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一、行业相关定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乙二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乙二醇简称EG,又名“甘醇”,化学式为(CH2OH)2,是最简单的二元醇,也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它的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合成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和防冻剂,此外还可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药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行业规模现状

1、市场规模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63亿元,基本和上年持平,相比于2021年的高价乙二醇年份来说市场规模明显回落,2024年随着需求增长,价格有所回升,市场规模增长至1058.72亿元,同比增长13%2025年上半年乙二醇价格出现大幅下跌,上半年市场规模为534.67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规模

近年来,中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变化态势。从产能角度来看,国内乙二醇产能持续扩张,2020 - 2024 年间,产能从 1566万吨增长至2984万吨 。这主要得益于多套新建或者扩建项目的建成投产,如盛虹炼化、海南炼化和三江化学等项目的落地,使得乙二醇产能基数不断上调 。截至 2025年 上半年,国内乙二醇产能已达3005万吨 。随着产能的增加,产量也相应提升,2024年国产量达到1873万吨,2024年上半年为1006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乙二醇产能快速增长,市场整体供应具有一定弹性。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乙二醇产能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华东地区产能分布占比超过40%,是乙二醇产能的主要分布区域;其次是西北地区,产能约为18%;华北地区产能分布约为14%;而其余地区的产能均不超过10%。在主要省市中,江苏、浙江和上海为乙二醇产能大户,其次新疆、内蒙古和山西等地配套煤化工项目,也有一些乙二醇项目分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5年预计乙二醇供应弹性较大,有新增供应压力。主要依据之一是新增产能,较2024年有增量。2025年乙二醇计划新增投产160万吨,预计到2025年底,乙二醇国内总产能达到3023万吨,产能增速6%

2025年国内乙二新增装置情况(不完全统计)

企业

产能(万吨)

裕龙石化

80

正达凯

60

宁夏鲲鹏

20

合计

16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4年529日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国家进一步节能降碳行动下,国内乙二醇工厂生产升级改造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现有装置来看基本达到或者优于国家节能降碳的指标,因此对现有装置影响有限。但未来新增装置提出了更高的环保等要求,变相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

另外,海外进口可能回升,是供应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受不可控因素影响,2024年中东和北美的进口下降,比如:中东因红海袭击导致乙二醇运输变难,沙特也确实因为经济性下调了开工;北美则是因为巴拿马运河阻塞,和本土开工不顺,导致出口至亚洲减少。抛除国内产能对进口需求的挤压,具备成本优势的中东、北美进口货源仍有回升的潜力。

3、需求规模

乙二醇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合成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和防冻剂,此外还可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药等。乙二醇行业的需求结构呈现出极为显著的特征,聚酯产业链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占比达到了90%。在聚酯应用中,2024 年,约 50% 的乙二醇被用于涤纶长丝的生产,20% 用于聚酯瓶片,11% 用于涤纶短纤,9% 用于聚酯切片等 。这种高度集中的需求结构,使得聚酯产业链的发展态势对乙二醇需求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纺织领域,涤纶长丝作为纺织行业重要的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服装面料、家纺产品以及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纺织品的品质、功能性和时尚性要求不断提升,推动了涤纶长丝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例如,在服装市场,具有吸湿排汗、抗紫外线、抗菌等功能的功能性服装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往往依赖于高品质的涤纶长丝,这就促使纺织企业加大对涤纶长丝的采购量,进而带动了对乙二醇的需求 。

聚酯瓶片在包装行业的应用同样广泛,主要用于生产各类饮料瓶、食用油瓶、化妆品瓶等包装容器。包装行业的发展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随着饮料行业的不断壮大,尤其是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茶饮料等产品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对聚酯瓶片的需求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需求方面,乙二醇需求的增长与下游聚酯产业链相关行业的产能扩张呈现出高度的关联性。2020 - 2024 年期间,涤纶短纤、涤纶长丝、PET 瓶片产能合计增长 1761 万吨,由此带动了乙二醇需求增长。这表明下游行业产能的增加直接转化为对乙二醇的增量需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乙二醇消费量方面,近年来,我国乙二醇的消费量不断增加,2008年我国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仅为703.6万吨,2020年我国乙二醇表观消费量为1922万吨,到2024年增加到了2487万吨,各时期均呈现增长势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随着我国乙二醇产能不断新增,自给率提高,对进口货源的依赖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4年乙二醇进口量714.8万吨,月均进口量60万吨,同比2022年进口量751.1万吨,下滑5.6%。用净进口量对比表观消费量,2019-2023年期间,进口依赖度从最高60%下滑至目前30%水平。

2019-2024年中国乙二醇进出口情况

年份

进口量(万吨)

出口量(万吨)

贸易差额(万吨)

2019

994.7

1.2

993.5

2020

1054.8

6.1

1048.7

2021

842.6

12.4

830.3

2022

751.1

4.0

747.0

2023

714.8

10.2

704.6

2024

655.4

16.7

638.7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5年410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接连发布多项对美反制措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中国是乙二醇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较高,近几年随着国内产能提升,年度进口总量由2021年的842.6万吨下降至2024年的655.4万吨,其中来源美国的进口乙二醇数量为82万吨左右,位列进口来源国前三。未加关税前,国内乙二醇进口关税5.5%410日加税之后,美国乙二醇进口价格将突破5000/吨,预计来源美国的进口乙二醇将锐减。

目前,我国乙二醇行业整体处于供需调整阶段。从供应端看,尽管 2025 年是投产小年,但国内产能基数大,存量装置在利润修复预期下有提负空间,且进口量在中期预计维持较高水平 。从需求端看,下游聚酯产业链虽有新增产能规划,但当前终端织造行业处于淡季,新单下达情况一般,聚酯企业库存持续累积,需求端表现疲软 。

从库存角度也能反映当前供需状态,乙二醇港口总库存处于近 4 年最低水平,但随着进口量增加和国内产量提升,港口库存有低位抬升趋势。整体来看,当前供需维持去库格局,但行业通过低开工率实现脆弱的供需匹配,产能利用率偏低意味着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油制乙二醇

根据乙二醇制备工艺的不同,主要分为油制乙二醇和煤制乙二醇,其中油制工艺又分为石脑油原料法以及乙烷原料法(天然气制),均是通过生产乙烯经环氧乙烷进而生产乙二醇;煤制工艺包括草酸酯法、甲醇合成法以及直接合成法。油制乙二醇产能最多,且应用最广,但受制于原油的价格;煤制乙二醇流程短,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但环境负荷大,且装置前期投入金额巨大,成本较高。

从产能角度来看,油制乙二醇是我国乙二醇行业当前的产能主体,比例接近60%2024年,我国油制乙二醇产能约为1761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市场规模方面,近年来,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我国油制乙二醇市场规模达到了686.4亿元,随着市场价格下降,2022-2023年,我国油制乙二醇市场规模连续两年下降,2024年市场价格有所回升,市场规模达到624.64亿元,同比增长12.5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煤制乙二醇

一直以来国内煤制乙二醇装置开工率不高,主要包括其项目投产过多、产品供过于求,并且还和蒸汽消耗高以及无上下游产业链正相关,或是项目建在西部,导致运输费用过高等,同时还受到国家“双碳”战略以及企业安全问题、高成本等因素影响。由于煤制乙二醇在生产过程中,副产了不同于石油路线的醛、酸、醇、酯类微量杂质,可能会对高档纺丝产品染色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下游聚酯纺丝企业更倾向于油制乙二醇,大大压缩了煤制乙二醇装置的生存空间。基于我国“煤多油少”的能源结构,我国大力推广煤制乙二醇的生产路线,油制技术和煤制技术已成为我国可以进行规模化制备乙二醇的技术,在“双碳”的大背景下,绿色、环保、节能将成为乙二醇行业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煤制乙二醇产能在国际油价的压力下增长更快,2023年煤制乙二醇产能达到1134万吨,相比于疫情初期的产能已经翻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市场规模方面,2024年,我国煤制乙二醇市场规模约为402.31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203.17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行业竞争情况

长期以来乙二醇装置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其技术提供方主要是美国科学设计公司Halcon-SD、壳牌Shell和陶氏化学Dow,近年来,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煤基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的推广,民营企业产能占比不断增加,目前乙二醇产能较高的代表性企业有中国石化、东方盛虹、卫星化学、恒力石化、桐昆股份、荣盛石化,上述企业的乙二醇生产能力均超过100万吨/年。

中国乙二醇行业主要品牌

企业名称

品牌

简介

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并已深入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业务的能源化工企业,是世界500强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虹集团”)的核心上市子公司。20188月,公司作为盛虹集团化纤资产经营主体成功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实现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的重组上市。公司拥有190万吨/年乙二醇产能。

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原创”上市企业,1992年开始创业,始终坚守“化工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坚持“立足轻烃一体化,打造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的发展战略,聚焦在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氢能利用、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等方面持续研发与创新,产品广泛应用于“新三样”、航空航天、电子芯片、医疗卫生等领域,致力于用不断拓展化学新材料“生态圈”。公司拥有182万吨/年乙二醇产能。

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恒力集团始建于1994年,立足主业,坚守实业,是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型企业。集团现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PTA工厂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和织造企业之一,员工达21万,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品牌价值均列国际行业前列。公司拥有180万吨/年乙二醇产能。

荣盛石化有限公司

总部位于中国杭州,是世界500强企业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旗下的重要支柱企业,是中国民营石油化工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从事石化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多年来已形成炼油—芳烃、烯烃—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聚酯(纤维、瓶片、薄膜)上下游完整产业链。我们在PTAPX等关键化工品的产能上,展现出卓越的竞争力,同时在聚乙烯、聚丙烯、EVAABS 等多个产品的也拥有强大的生产力。目前荣盛石化在ICIS发布的“世界化工企业1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11位,在美国《化学周刊》发布的“全球化工公司十亿美元俱乐部排名”中名列第6位。在英国著名品牌价值评估与战略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 发布的“全球化工最具价值品牌25强排行榜”中位列第6位。公司拥有240万吨/年乙二醇产能。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投资石油炼化,以PTA、聚酯和涤纶长丝制造为主业,兼跨铝加工、包装新材料、装备制造、房地产、物流、金融、商贸、新能源等领域的大型民营企业。企业前身是成立于1981年的桐乡县化学纤维厂,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集团现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百余家,包括制造业事业、房地产事业部,总资产超千亿元,员工近4万人。公司拥有120万吨/年乙二醇产能。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磷肥产业等的蓬勃发展,对磷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内企业加大生产投入,提高供应能力,近年来,我国磷行业供应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磷行业主要产品黄磷、磷酸产量分别达到了85万吨、331万吨。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近年来,中国纯碱市场规模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波动。2023年中国纯碱市场规模约为853.36亿元,较2022年増长约14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国内部分大型纯碱企业的产能释放以及下游光伏等产业需求的増长。2025年上半年受市场供给过剩影响,纯碱价格持续下滑,使得市场规模远低于往年同期。

2025年10月04日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在我国甲醇的下游应用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作为化工原料制烯烃、甲醇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制甲醛,其中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橡胶、塑料和纤维等;燃料方面,甲醇可以直接使用或与其他燃料混合使用,近年来,甲醇作为燃料的需求呈显著上升趋势;甲醛用于制造胶黏剂和涂料,广泛应用在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和建筑行业。

2025年10月02日
人形机器人利好聚醚醚酮(PEEK)发展,上游原材料实现自主突破

人形机器人利好聚醚醚酮(PEEK)发展,上游原材料实现自主突破

高性能聚合物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从1960年最初问世的聚酰亚胺到80年代初问世的聚醚醚酮(PEEK),欧美等各大公司先后对这类高性能聚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尽管研发出了几十个品种,但最终真正有应用价值并实现产业化的品种较少,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商业价值上都处于工程塑料尖端。

2025年10月02日
技术升级+应用持续拓展,3D打印行业或将引领消费电子制造新变革

技术升级+应用持续拓展,3D打印行业或将引领消费电子制造新变革

目前金属3D打印玩家包括第一梯队的EOS、SLM Solutions、3DSystems;第二梯队的Desk top Metal、GE Additive、铂力特;第三梯队的Velo3D、DMGMori和TRUMPF。华曙高科、EPlus3D等国内玩家也在扩大市场份额。

2025年09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