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均冷库占有面积低,冷库建设前景广阔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商业制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商用制冷设备包括轻型商用和大型商用制冷产品,面向食品速冻、冷链物流、果蔬保鲜、酿酒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领域;我国是全球工商制冷设备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市场,全行业规模以上的制造企业超过千家。大型商业制冷业务主要包括了冷库、冷链物流、产地预冷、传播冷冻冷藏等多种品类。
大型商业制冷产品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冷库容量大,人均拥有量较低,提升空间较大。根据2018年全球冷链联盟(GCCA)的数据,全球冷库容量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为印度、美国和中国。尽管我国冷库总容量位居全球前列,但从人均角度来看仍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美国人均冷库拥有量是我国的四倍,日本人均冷库拥有量约是我国的三倍,我国冷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资料来源:GCCA,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趋势上来看,我国冷库容量和人均冷库容量持续增长。2022年,我国冷库容量将达2.1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7%,我国冷库容量在十年间实现将近翻两番增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结构上看,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提升,冷链物流需求增长,果蔬库占比不断增加。按照储藏物细分结构,我国冷库可大致分为果蔬库、肉类库、水产库以及其他库。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食品多样性以及新鲜度等要求进一步提高,生鲜电商等业务不断扩大。2018-2022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从2158亿增长至6831亿元,食品领域对冷链物流需求量逐渐增加。由于受国内消费升级以及生鲜电商市场规模扩张影响,果蔬库占比持续上升,2022年占比达到34.0%,首次超过肉类库。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政策推动新一轮冷链建设周期:打造“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通道网络
政策推动冷链物流建设,有助于商业制冷快速发展。我国当前冷链物流“断链”、“伪冷链”等问题突出,相关的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较多。为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提高医药产品品质管控能力,保障食品安全等需求,近年来国家关于冷链物流发展政策频繁出台,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以实现冷链物流温度达标率全面提高,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达到85%、30%、85%的目标。
我国冷链物流相关政策
时间 | 政策 | 重点内容 |
2019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 支持产地建设农产品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设施 |
2019 | 多渠道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营销渠道实施方案 | 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冷链设施建设,补齐“最先一公里”冷链物流短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
2019 | 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 | 聚焦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加强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利用产地现有常温仓储设施改造或就近新建产后预冷、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开展分拣、包装等流通加工业务。 |
2020 | 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 | 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支持 |
2021 |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 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四、夯实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五、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六、完善销地冷链物流网络;七、优化冷链物流全品类服务... |
2022 | 交通运输部铁路局民航局邮政局国铁集团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完善产销冷链运输设施网络。支持有条件的县级物流中心和乡镇运输服务站拓展冷链物流服务功能,为农产品产地预冷、冷藏保鲜、移动仓储、低温分拣等设施设备提供运营场所,改善农产品产地“最初一公里”冷链物流设施条件 |
2023 | 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 | 明确建设以仓储保鲜和烘干为主的现代物流设施等4方面重点任务;部署实施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等6大工程 |
2023 | 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专项实施方案(2023—2030年) | 到2025年,重点建设3.5万座仓储保鲜设施、250座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实现新增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库容1000万吨以上;到2030年,累计建成6万座仓储保鲜设施、500座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带动全国累计新增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库容4400万吨以上,鲜活农产品产后损失率显著降低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在宏观层面建设“四横四纵”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串接农产品主产区和19个城市群,形成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打造“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的“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总体布局
资料来源:《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国政府网,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观研天下整理
消费升级带动内生性商业制冷需求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运输率低、农产品腐损率较高。发达国家已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欧美的冷链流率可达95%以上。冷链运输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还提高了农业效益。我国农产品冷链运输率相对发达国家偏低,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分别仅有35%、57%、69%,生鲜产品腐损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我们认为随着消费者对于食材新鲜程度要求的提升,供应商、物流商和经销商各方对于冷链物流的质量、容量都将有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资料来源:中物联冷链委,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国家信息中心,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除了消费者对于产品新鲜度要求提高带来的冷链物流行业升级需求,近几年一些新的行业生态也催生了更多对于冷链物流的新需求——如预制菜、中央厨房等应用场景,预制菜是指对农、畜、禽、水产品等原料进行前期处理后,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后所制的成品或半成品。2023年2月,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在今年7月“扩消费”20条中,也明确提出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随着“懒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政策的推进,预制菜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2024年将达到6972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预制菜的火热,众多品牌纷纷入局预制菜,预制菜企业数量快速增加。2022年9月,格力电器便宣布拟跨界入局预制菜。同年12月,格力投入5000万元成立珠海格力预制菜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冷链设备和技术为抓手,正式入局预制菜。此外,顺丰、京东、中通等冷链物流企业也纷纷入局预制菜,助推预制菜行业发展。
预制菜及其原材料在制作、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离不开冷链物流的支持。预制菜所需的畜牧、水产等原材料或半成品大多需要冷冻、冷藏存储;预制菜生产需要急速冷冻,以及冷冻、冷藏存储;制作完成,进入流通环节后,预制菜需要冷链运输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新鲜度,减少营养成分流失,保证产品口感。预制菜的兴起将带动冷冻车间、冷库等冷链物流设施的需求,带来冷链物流发展新机遇。
我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