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预制菜市场快速发展,相关政策鼓励行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预制菜发展迅速,B端市场发展更为领先

预制菜,又称预制调理食品,一般指以各类农、畜、禽、水产品为原辅料,配以调味料等辅料(含食品添加剂),经预选、调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半成品,通常预制菜需要在冷链条件下贮存或运输,供消费者或餐饮环节加工者简单加热或烹饪后食用。广义预制菜涵盖净菜、速冻面米、速冻火锅料等多种产品;狭义预制菜偏菜肴产品,主要包括调理肉制品、半成品菜肴及成品菜肴。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预制包装菜肴》规定,预制菜根据食用方式可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四大类。

预制菜产业链上游主要为食品包装加工制造企业和食品原料来源和食品初加工企业(禽畜水产养殖屠宰企业、农作物种植企业、米面粮油和蔬菜初加工企业,以及调味品制造企业等),上游养殖、种植等标准化程度高的企业参与预制菜生产可有效降低成本。产业链中游主要为预制菜加工企业,以净菜、半成品菜的生产加工为主,可以分为自产自销的预制菜企业和委托代工生产预制菜的企业,常以冷链物流配送至下游。产业下游主要为各类消费端口,如经销商和线上电商等。

预制菜行业产业链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预制菜最初是为餐饮企业提升备菜效率而催生的产品,当前预制菜市场主要以B端为主,2022年预制菜在B端市场占比约为77%,如连锁餐厅、乡厨、酒店等,核心价值是餐饮端标准化以及后厨烹饪便捷化,B端核心诉求在于通过预制菜实现后厨降本增效,价格敏感度较高,同时注重品牌的履约能力。预制菜C端渠道指食品企业或者餐饮企业在工厂完成预制菜加工后,通过餐饮门店、电商平台、商超等渠道销售给顾客,核心价值是购买及烹饪便捷、性价比、食材品质,常应用于家庭餐桌和一人食场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近年来,预制菜行业发展迅速,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保持高速增长,《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提到,至21年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只有10%—15%,预计在2030年将增至15%—20%,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预制菜主要通过B端进入消费者口中,C端具备驱动力但占比相对B端较小。究其原因,一是国内外卖行业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且相对发达,在推动预制菜B端发展的同时,一定程度抑制C端规模扩大,二是目前处于预制菜发展初期,存在口味、价格等要素难以触动消费者的问题,三是消费者认知不足,对预制菜的认知存在偏差,且存在较多反面案例进一步降低消费者信任。

事实上,预制菜C端市场具备较大潜力,一是C端潜在客群庞大;二是消费者愈发重视健康升级,预制菜可以替代部分外卖需求及填补外卖未触达场景,C端市场有望扩大;三是随技术升级预制菜品质提高,减少消费者不满;四是随着消费者认知强化,叠加行业标准完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上升。

国外预制菜发展普遍成熟,集中度较高

日本预制菜除常见的冷冻类即配型预制菜的肉类水产,以及即烹或即热型预制菜的冷冻调理食品外,主食类预制菜也有较大市场规模。日本C端冷冻食品中最受欢迎的冷冻炒饭和冷冻饺子等,可视为广义上的即热型或即烹型预制菜。“主食+菜品”类的便当产品,包括冷冻储存以及冷藏储存的品类,可作为正餐的替代,在日本发达的便利店系统中广泛销售。

从日本预制菜发展的驱动因素来看,主要可分为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两大类:

(1)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首先带来就业人口的增长。就业人口相比居家人口,在外饮食的场景相对更多,也会带动餐饮业发展,对应的B端预制菜需求增长。其次,就业人口回家做饭的时间少,烹饪的时间成本提高,也推动预制菜在C端居家消费场景的渗透率提升。此外,1960s日本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以及1970s冰箱等家电的基本普及,给B端和C端预制菜发展提供基础。包括连锁餐饮企业的发展、连锁便利店的扩张,也在持续扩张对预制菜的需求。

(2)从人口结构层面看,老龄化、少子化的趋势下,老年人口及单身独居人口占比均有提升。日本老年人群体对预制菜的使用频率更高,预制菜也能满足老年人囤积食品的需求。单身独居人口相对也更偏向于使用预制菜减少烹饪流程。从而推动C端预制菜的需求持续提升。此外,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以及带来的人工成本上升,也在促使餐饮企业增加B端预制菜的使用。

日本持续促进老年人及女性就业以补充劳动力缺口

措施 详情
2021年修改《高年龄者雇用安定法》 要求企业确保70岁以内人员的就业机会,实施推迟领取养老金激励机制
“福冈100”行动计划 定期给高龄者举办上网培训、网络就诊指导、再就业支持
设立“70岁现役支援中心” 帮助70岁以上的老年人介绍工作,进行业务培训
成立“银发人才中心” 为老年人提升职业素养和从业适应性提供重要支撑
“老年人创业者支援资金” 日本政策金融公库给老年人创业提供最高7200万日元贷款
2015年出台《女性活跃促进法》 让想要工作但因孩子或家务等原因而无法工作的约300万女性实现就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日冷公司业务是日本冷冻食品龙头,C端预制菜的冷冻炒饭和鸡肉产品连续多年畅销,近年来预制菜业务利润水平持续提升。公司有以下关键发展策略:(1)规划C端战略大单品,持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力,优化产品结构带动利润率提升;(2)布局上游产业,保障生产稳定及产品质量,并获得成本端改善;(3)在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公众活动,通过营销提升消费者认知及公司品牌形象;(4)自建下游物流运输,对下游有更强的掌控力。

7-Eleven是世界最大的连锁便利店集团,在日本门店超过两万家,公司在C端零售预制餐行业市占率位列第一,7-11便利店通过高密度分布的门店方便消费者购买预制菜产品,并通过高效的配送体系,保障预制菜产品的及时供应和新鲜度。消费者粘性较高,并持续复购预制菜产品。在7-11便利店于日本发展的过程中,对食品配送、店内设施布局方面持续优化,给预制菜的发展打下基础。1976年即对对供应商采取集约化管理,开创共同配送的模式;1987-1988年持续优化米饭类产品的配送和供应管理;1994年在门店中开始布局冷柜和冷藏柜。2001年7-11推出独创快餐品牌,目前7-11已成为日本零售预制菜的龙头企业。

相比于日本,美国早在1920年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快速冷冻机。1926年伯宰对冷冻技术进一步加以完善,1928年成功发明了双带式冷冻机,并于1930年开始销售冷冻食品,1937年冷冻食品的销售便已非常可观。二战期间,糖、油脂、肉类、罐头食品与蔬菜实现配额制,冷冻食品被鼓励购买,消费习惯被进一步培养。到20世纪50年代,“冷冻快餐”(TVdinners)以及冷冻蔬菜已成为家庭主食。此后伴随人口增加、餐饮连锁业发展、物流便捷性提升等因素,行业迎来快速成长期。直至80年代后,冷冻食品已经开始逐渐步入成熟阶段,行业发生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为产品多样性的增加。

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预制菜行业集中度非常高。2021年美国冷冻食品行业的CR3、CR6分别为31.8%、45.8%,头部企业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包括康尼格拉(ConAgra)、施万(Schwan)、雀巢(NestléSA)、通用磨坊(GeneralMills)等知名大型企业。而从美国预制食品(ReadyMeals)的零售端格局来看,2022年行业CR3、CR6分别为34.2%、45.0%,同样呈现出较高的市场集中度。

美国预制菜代表性企业对比

Sysco 雀巢 泰森食品
渠道类型 B端为主 C端为主 BC兼顾
主要品类 以净菜等初加工产品为主 冷冻披萨、三明治等偏主食类产品为主 鸡肉等肉类产品为主
市场地位 餐饮供应链行业第一 预制食品零售端占比第一 最大的肉类蛋白供应商
核心优势 渠道(B端)优势 品牌及研发优势 原料资源优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人力成本提升和相关政策鼓励共同推动我国预制菜发展

就国内而言,当下餐饮企业也面临着“三高一低”(高房租、高人力、高食材成本以及毛利低)的困扰,亟需缓解盈利压力。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配套来看,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要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形成“四横四纵”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温度达标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根据国际冷藏仓库协会数据统计,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为0.13立方米/人,只占美国和日本人均冻库容量的27%和41%。

人口方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人口则出现了数十年来未有过的人口总量下滑情况。而从人口结构方面,老龄化问题也日趋严重,在抽样调查数据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已接近20%。国内银发经济也在逐步兴起,城市老年人的经济实力较强,且愿意接触网购、直播等新鲜事物。而这部分城市老年人简化C端饮食制作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或将按照近似日本的趋势发展,即老年人会更加高频次购买预制菜,尤其方便囤积的产品,促进C端预制菜规模的发展。

国内家电的普及情况,冰箱已经达到接近100%渗透率,而微波炉约为60%,相当于日本1980s时期水平。按照每年约7000万台的销售数量,国内微波炉普及率有望迅速提升。而这类家用电器的普及也给C端预制菜的消费带来较大空间,各企业也在持续推出微波加热即食等针对性产品,有望享受到家电普及的发展红利。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预制菜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C端预制菜消费认知仍较落后,多地政府出台政策提供背书,叠加预制菜高曝光用途有望持续改善认知。

部分省市预制菜相关政策

省市 主要政策内容
广东 22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建设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培育预制菜示范企业、培养预制菜产业人才、推动预制菜仓储冷链物流建设、拓宽预制菜品牌营销渠道、推动预制菜走向国际市场、加大财政金融保险支持力度、建设广东预制菜文化科普高地。
山东 22年11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全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山东省将培育10家以上百亿级预制菜领军企业,建设具有山东特色的预制菜产业园30个。省政府公布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三批),涉及支持技术改造、支持线上推广、举办预制菜美食专享周优惠活动、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等多项支持预制菜发展政策措施。
河南 22年10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以基地培育、标准创设、单品突破、品牌宣传等为激励重点,充分运用财政金融支持政策促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引导产业基金加大对预制菜产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推动财政、金融、科技、投资、招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政策与预制菜产业政策有效衔接,形成政策合力。11月制定《河南省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Y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生物育种政策持续推进,种业发展迎良机

生物育种政策持续推进,种业发展迎良机

2023年一号文件的第一项内容即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004年我国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09年开始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近年来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逐渐走高。2022年我国进口粮食14689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1.4%,且近三年我国粮食进口占比始终高于20%。

2023年09月28日
过度加工小麦年损耗超650万吨 深加工拓宽行业边界

过度加工小麦年损耗超650万吨 深加工拓宽行业边界

小麦深加工的产品高达500多种,对于企业而言,应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更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健康和饮食需求,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需求,推出特色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拓展市场份额,这同时也有助于品牌建设。

2023年09月11日
厄尔尼诺+黑海协议引发市场动荡 转基因技术为粮食安全添砖加瓦

厄尔尼诺+黑海协议引发市场动荡 转基因技术为粮食安全添砖加瓦

在不同的时期,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不同,行业发展方向也应做出调整,在新时代,国际局势中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提升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和水平,这要求粮食企业加强产业链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

2023年09月06日
核污染水排海引发水产行业危机 淡水养殖蕴含商机

核污染水排海引发水产行业危机 淡水养殖蕴含商机

当前我国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占比较低,常年处于3%左右。相反,化妆品/护肤品进口份额较大,该事件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了众多品牌,从今年5月份开始,日本进口的化妆品出现了显著下降。具体来说,6月份的进口金额同比下降了8.4%,7月份的进口金额更是大幅下滑了30%。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内化妆品/护肤品、淡水养殖等行业将迎来商机。

2023年09月05日
一号文件出台生物育种产业化政策加码 玉米、大豆发展前景广阔

一号文件出台生物育种产业化政策加码 玉米、大豆发展前景广阔

日前,通用型生物育种平台博瑞迪与阿里云达成合作协议,这是我国首个针对农业领域的高通量、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智慧育种平台,这次合作将助推我国动植物生物育种产业化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生物育种行业要想破除“卡脖子”的状况,还需要更多跨界者和资本的支持,才能合力打好“翻身仗”。

2023年08月24日
众多农业保险公司转型  巨灾保险体系将逐步完善 承保主体也将多元化发展

众多农业保险公司转型 巨灾保险体系将逐步完善 承保主体也将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保险发展高度重视,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不断扩围增品提标,与农业价格支持、农业直接补贴等国家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工具相比,农业保险是发展速度最快、财政补贴增长最快、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的政策工具,预计未来农业保险将会成为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的核心工具。

2023年08月18日
预制菜市场快速发展,相关政策鼓励行业高质量发展

预制菜市场快速发展,相关政策鼓励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预制菜行业发展迅速,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保持高速增长,《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提到,至21年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只有10%—15%,预计在2030年将增至15%—20%,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

2023年08月14日
普洱茶品牌建设卓有成效 未来将乘政策“东风”加速数智化转型

普洱茶品牌建设卓有成效 未来将乘政策“东风”加速数智化转型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普洱茶市场规模已超200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311亿元,2022-2026年间CAGR为11.7%。其中,2022年普洱熟茶市场规模为55亿元,同比增长10%,占比27.5%,普洱生茶市场规模为145亿元,同比增长7.4%,占比72.5%,预计普洱熟茶市场有望成为普洱茶市场未来主要增长动力

2023年06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