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转基因育种商业化即将开启,玉米供给能力有望提升

全球种业市场保持稳定,转基因种子规模持续提升

现代种业始于19世纪,兴盛于20世纪中叶,主要历经了从政府主导时期到全球化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而生物科技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种子产业,自1990年以来,美国的玉米和大豆单产提高了45%至50%。

育种方面,开发新品种的成本十分昂贵,育种公司将在每个新品种上获得知识产权(即植物新品种权),并向使用者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因此,专利保护机制保护了生物科技公司的知识产权,也促进了公司在生物种子技术方面的不断研发和创新,并使得具有领先研发实力的种业集团建立极高的竞争壁垒。

资料来源:Kynetec,先正达,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全球来看,随着转基因播种面积的增加,全球转基因种子的市场规模也在持续增加。2022年,全球转基因种子市场规模约为285亿美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政府持续出台转基因育种政策,商业化即将落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转基因育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种业市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初步建立并缓慢发展。育种技术方面,我国杂交育种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对于目前国际种业研发中主流的生物育种技术,我国目前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大规模商业化虽仍需时日,但市场空间巨大。

与国际领先种企相比,我国种业发展仍然存在劣势和挑战。首先,国内种企在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上远远落后于国际种企,且我国种子产业格局过于分散,单一种企难以形成国际竞争力;其次,部分先进性状种子存在明显的进口依赖性,尤其是具有先进性状的玉米种子、部分高端麦种以及优质蔬菜种子严重依赖进口;并且,我国对新性状研发产权的保护力度仍然不足,目前全球范围内共75个国家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其中大部分国家加入1991年文本,我国仅加入1978年文本,导致在保护育种原始创新、扩大品种权人的权利范围、延长保护期限、规范农户特权等方面均存在差距。

2021年,为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草地贪夜蛾和草害问题,我国对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开启种植示范试点,进展良好,2022年试点面积进一步扩大。2023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最新一批转基因生物安全(生产应用)证书,新增2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个转基因大豆品种。至此,我国已发放13张转基因玉米生物安全(生产应用)证书和4张转基因大豆生物安全(生产应用)证书(同品种、不同生产应用区域的生物安全证书不重复计数)。2022年6月8日,农业农村部颁布《国家级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2022年12月底正式召开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会议,2023年有望成为转基因商业化元年。

我国转基因育种相关政策

时间 文件 主要内容
2020年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 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大力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实施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程,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
2021年1月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 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等
2021年7月 《种业振兴行动方案》 提出了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五大行动,一要全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二要大力推进种业创新攻关、三要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四要提升种业基地建设水平、五要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
2021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修订案 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转基因植物品种的选育、试验、审定和推广应当进行安全性评价,并采取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
2022年2月 《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 贯彻落实种子法,实行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2022年4月 《2022年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方案》 加强研究试验监管;严格南繁基地监管;严格品种审定管理;强化种子生产经营监管;严格进口加工监管;做好种植区域跟踪监测
2022年6月 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 发布了转基因玉米、大豆的品种审定标准,即转化体真实性要求;转基因目标性状有效性要求;对回交转育的转基因品种的要求
2023年2月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 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培育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YM)

截至2023年1月,我国共批准13张转基因玉米、4张转基因大豆和2张转基因水稻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仅归属于5家公司、2家研究所和4所大学(其中2所大学和1家研究所通过与公司合作研发转基因性状),其中仅隆平高科与大北农为上市公司(先正达为筹备上市),这些企业先发优势明显,有望在转基因商业化落地后快速抢占市场份额,享受成长红利。

中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需经历约8-10年。

(1)中间试验:将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一起种植在小于4亩的试验地中,投放草地贪夜蛾,测试抗虫性的差异。

(2)环境释放试验:包括生物多样性试验、荒地竞争试验等,环境释放试验报告,需要说明转基因作物对环境中的非有害昆虫不会造成影响,试验数据获得农业部批准后即可生产试验。

(3)生产试验:大规模的转基因作物试验,种植面积需大于30亩,没有上限,试验中引入了更多的土壤微生物,用于检测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复时间一般为1-2年。2019年起,中国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进程进入快车道,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时隔10年重新获批,生物育种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19年和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均强调要加强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研发,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种子和耕地作为年度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单独列出。

我国玉米供给承压转基因技术引入提升玉米供给水平

2010-2015年期间,国家大力鼓励玉米种植,补贴力度较大,另外保持每年4000-5000万吨的国储轮入量,导致玉米价格居高不下。2015-2016年,国储玉米库存达到2.3亿吨巅峰库存,随即开始轮出,玉米价格出现高台大跳水行情。2016-2018年,国家大力发展深加工企业,产能扩张速度较快,保持每年1000-1500万吨的产能增速,对玉米库存形成有效消化,玉米价格中枢缓慢上行。2019年因受非洲猪瘟影响,饲料端需求出现下滑,价格小幅回落;2020年至今,主要因为国储玉米退出历史舞台,叠加生猪产能有效复苏,玉米价格居高不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3年,中国转基因玉米由大田试验转为部分区域试销,参考美国转基因玉米推广经验,2023年中国转基因玉米渗透率约为1.5%,预计未来2024-2026年,渗透率分别为10%、20%、30%。预计到2030年,转基因玉米种子渗透率达到70%,市场规模达到270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Y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工业气体产业飞速发展,电子特气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工业气体产业飞速发展,电子特气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石化、化工、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在国防建设和医疗卫生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工业气体下游行业占比分比为:钢铁24.0%、石油化工13.2%、其他化学品10.2%、电子产品10.6%。工业气体下游应用领域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诸多基础行业,是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08月14日
医美类玻尿酸终端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大 食品级玻尿酸或将成为下一轮风口

医美类玻尿酸终端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大 食品级玻尿酸或将成为下一轮风口

虽然我国在玻尿酸原料市场占据优势,但从医美市场渗透率来看,相较于日韩、欧美等医美产业发达的国家,我国医美市场的渗透率尚低于5%。另外,尽管国内获批的注射用玻尿酸制品已超过50款,竞争激烈,但相较于韩国超过百家生产商,仍存在不少市场空间,在此背景下,玻尿酸的国产替代空间非常广阔。

2023年08月11日
纯碱市场应用广泛, 光伏及房地产行业带动需求增长

纯碱市场应用广泛, 光伏及房地产行业带动需求增长

全年光伏压延玻璃累计产量1606.2万吨,同比增加53.6%;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光伏压延玻璃累计产量1156.5万吨,同比增加68.7%,未来光伏装机量会维持增长趋势,光伏玻璃需求有望持续上涨,从而拉动纯碱需求上行。

2023年08月11日
尼龙材料应用广泛,复合材料有望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尼龙材料应用广泛,复合材料有望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相较于尼龙6,尼龙66在耐磨、熔点和热变形温度等方面性能都更为优异,尼龙6主要用于民用纺织领域,而尼龙66主要工程塑料领域。具体而言,尼龙66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材料,同时广泛应用于下游轨道交通及电子电气领域,民用用途中尼龙66也是瑜伽服、冲锋衣等高端服饰及中高端电器的理想材料,难以被其他材料替代。

2023年07月17日
PCB电子专用化学品行业分析,未来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PCB电子专用化学品行业分析,未来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由于PCB 专用电子化学品的性能高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 PCB 产品在集成性、导通性、信号传输等特性和功能上的优劣,因此高端 PCB 厂商对于 PCB 专用电子化学品供应的选择较为谨慎,因此高端 PCB 专用电子化学品长时间被欧美、日本等地区品牌所占领。

2023年07月17日
可降解塑料行业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行业前景较为广阔

可降解塑料行业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行业前景较为广阔

2018年我国PLA产量为11.7万吨,2022年增长到24.6万吨,五年间复合增长率为20.42%。由于市场普遍看好PLA发展,预测未来中国PLA产能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23年06月27日
合成橡胶企业在中国及亚太市场大有可为 未来高性能环保化的产品将会迎来大发展

合成橡胶企业在中国及亚太市场大有可为 未来高性能环保化的产品将会迎来大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合成橡胶产量达823.3万吨,占全球产量的29%左右,七大胶种都可生产,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高端的溶聚丁苯橡胶、溴化丁基橡胶主要以进口为主,我国目前还不能生产高门尼黏度乙丙橡胶的牌号。

2023年06月06日
供需错配下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驱动企业扩产  非氢氟酸高纯度工艺成未来方向

供需错配下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驱动企业扩产 非氢氟酸高纯度工艺成未来方向

目前我国六氟磷酸锂生产企业数量较少,仅为48家,主要有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江苏新泰材料)、永太科技等。其中头部企业优势突出,CR3超五成,市场集中度高。

2023年06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