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粮食仓储行业:新一轮粮仓投建周期将成为智能粮仓发展新机遇

1、我国粮仓类型及粮食库存构成

当粮食供给和需求节奏不一致时,即出现生产的产品不能及时消费或者存在需求不能被满足时,就需要建立粮食的储备来满足后来的需求。所以,仓储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国内粮食生产和需求在时间上的不一致,而为了保证粮食的安全储藏,要求粮食仓储环境需要具有一定的防潮性、隔热性和气密性。目前我国的储备粮仓主要有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和楼房仓等,在国内现有粮食仓储设施中,粮食仓房主要以平房仓为主。

当粮食供给和需求节奏不一致时,即出现生产的产品不能及时消费或者存在需求不能被满足时,就需要建立粮食的储备来满足后来的需求。所以,仓储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国内粮食生产和需求在时间上的不一致,而为了保证粮食的安全储藏,要求粮食仓储环境需要具有一定的防潮性、隔热性和气密性。目前我国的储备粮仓主要有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和楼房仓等,在国内现有粮食仓储设施中,粮食仓房主要以平房仓为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粮食仓储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发展战略评估报告(2022-2029年)》显示,我国粮食库存构成来看,其主要分三大类,分别是政府储备、政策性库存和企业商品库存,而政府储备粮包括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这是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压舱石”。此外国内还有一部分农户存粮,而这一部分通常是不统计在库存范围内。

2、粮食产量、进口量整体增长

我国作为第一人口大国,确保粮食有效供给对于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大意义,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使得国内饲料原材料的需求旺盛。在此背景下,我国粮食总供给整体实现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2021年我国粮食总供应量从775.12百万吨增长至847.39百万吨,其中国内粮食产量从2016年的660.4百万吨增长至682.9百万吨,粮食进口量则从2016年的114.7百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164.5百万吨。

<strong>我国作为第一人口大国,确保粮食有效供给对于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大意义,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使得国内饲料原材料的需求旺盛。在此背景下,我国粮食总供给整体实现增长。</strong>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2021年我国粮食总供应量从775.12百万吨增长至847.39百万吨,其中国内粮食产量从2016年的660.4百万吨增长至682.9百万吨,粮食进口量则从2016年的114.7百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164.5百万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和2021年,受到全球性的新冠疫情、严峻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的洪涝灾害影响,国内囤粮人数越来越多,使得市场粮食需求明显增长,近两年来国内粮食产量及进口量也因此屡创新高。在2021我国粮食产量同比增长2.0%,进口量则同比增长15.36%。而随着全球性粮食安全问题的凸显,以及国内粮食供应的不断增加,粮食仓储行业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

3、国家高度重视粮食仓储建设

粮食储备是我国粮食安全重大战略方针中的一环,在这一环中,做好储备粮仓储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而且还是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平衡国内粮食供应、确保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粮食储备是我国粮食安全重大战略方针中的一环,在这一环中,做好储备粮仓储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而且还是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平衡国内粮食供应、确保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发展粮食仓储行业既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也是保持国内政治经济稳定的关键所在。因此近些年来,为了促进我国粮食仓储行业发展,国家层面也颁布了多项关于支持、鼓励、规范粮食仓储行业的相关政策例如在2021年我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中,便提出要推进仓储设施节约减损,鼓励开展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和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升级修缮老旧仓房,推进粮食仓储信息化;在2022年我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高标准粮仓建设技术要点(试行)》中,明确了高标准粮仓建设的总体要求。由此可见,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仓储建设,这不仅为我国粮食仓储行业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方向。

2021年我国粮食仓储行业部分相关政策

时间 部门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2016年11月 国家粮食局 关于印发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 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企业,应当拥有或者通过租借具有必要的粮食仓储设施。
2017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 统筹利用粮食仓储设施资源。通过参股、控股、融资等多种形式,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扩展粮食仓储业服务范围。
2021年1月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政府储备粮食仓储管理办法 加强政府储备仓储管理,确保政府储备在仓储环节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
2021年5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粮食和储备局 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举资推动重要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安排粮食、棉花、食糖以及其他重要农产品仓储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
2021年10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粮食节约行动方案 推进仓储设施节约减损,鼓励开展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和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升级修缮老旧仓房,推进粮食仓储信息化;推动粮仓设施分类分级和规范管理,提高用仓质量和效能。
2021年11月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发布“六大提升行动”,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建设一批高标准粮仓、改造提升仓房的气密和保温隔热性能、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发展多参数多功能粮情测控系统、提升清理净粮能力、推动粮仓分类分级六项重点任务。到2025年,新增高标准粮仓仓容2000万吨,优质粮食增加量年均增长10%以上。
2022年1月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高标准粮仓建设技术要点(试行) 明确了高标准粮仓建设的总体要求、仓房建筑、接发与储粮工艺、电气与自控、信息化系统与综合布线等内容,重点提升仓房建筑、进出仓工艺、绿色储粮工艺、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要求。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仓储技术提升、仓储容量得到扩大

在国内粮食总供应量整体实现增长,国家高度重视粮食仓储建设背景下,我国粮仓规划建设不断推进,仓储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仓储技术得到提升,粮食仓储容量进一步扩大,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国内粮食仓储能力总体上也已经达到了世界较先进水平。

仓储技术方面,目前我国各地粮库在广泛采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和粮情监测“四合一”储粮技术的基础上,还在不断加强智能化粮库建设,并采用氮气气调技术、内环流控温技术等绿色储粮新技术,有效降低了国内粮食损失损耗,其中中央储备粮仓容完好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仓储容量方面,根据数据显示,在2018年全国粮食有效仓容便到达9.1亿吨,相比1996年增幅达31.9%;而且到“十三五”期间末,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达到6.8亿吨,较“十二五”期间末增加1.2亿吨。

仓储技术方面,目前我国各地粮库在广泛采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和粮情监测“四合一”储粮技术的基础上,还在不断加强智能化粮库建设,并采用氮气气调技术、内环流控温技术等绿色储粮新技术,有效降低了国内粮食损失损耗,其中中央储备粮仓容完好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仓储容量方面,根据数据显示,在2018年全国粮食有效仓容便到达9.1亿吨,相比1996年增幅达31.9%;而且到“十三五”期间末,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达到6.8亿吨,较“十二五”期间末增加1.2亿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十四五”迎来粮仓高质量发展机遇

当前尽管我国仓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仓储技术得到提升,粮食仓储容量进一步扩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现有粮食仓房大都是在20年前建设,而且还有一部分仓房是在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存在仓房老旧、条件差不能安全储粮的问题,因此,在“十四五”期间,我国迎来新一轮粮仓投建周期。据悉我国中储粮已经开始启动了最大规模建仓工程,其在2021-2023年计划增加储备仓容3000万吨,约是“十三五”新增仓容罐容730万吨的4.1倍。除中储粮外,我国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做出了“十四五”期间的粮食仓储建设规划,具体如下表所示:

我国部分省份“十四五”期间粮食仓储建设规划

地区 “十四五”净增量
黑龙江 新增绿色仓储仓容50万吨、砖混结构完好仓容635万吨。
河南 新增立简仓、浅圆仓464万吨、应用绿色储粮技术仓容427万吨,新增培育10个以上20亿元的大型粮食物流产业园区。
山东 新建、扩建粮食仓储设施200万吨以上,仓容升级改造320万吨以上新增国有仓容500万吨、高标准粮仓80万吨。
内蒙古 新增粮食储备仓容100万吨、国有仓容85万吨,2025年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500万吨以上,其中国有新增230万吨。
湖北 新增应用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
吉林 新增应用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318万吨、应用气调储粮仓容346万吨。
广东 新增仓容110万吨。
河北 全省完成绿色储粮提升改造350万吨,新增国有仓容128万吨、低温准低温库容560.1万吨。
湖南 新增(准)低温仓容230万吨、高标准粮仓300万吨、粮食物流产业园7个。
四川 新增仓容64万吨。
陕西 新增仓容38万吨、高标准粮仓仓容50万吨、升级改造仓容240万吨、粮食物流产业园3个。
云南 新建高标准粮食储备仓容100万吨以上、低温准低温仓容164万吨,三星级以上粮库11个。
浙江 新增仓容134万吨、高标准生态粮库仓容170万吨。
天津 新增地方粮食储备仓容35万吨,改造准低温粮食仓容及配套设施30万吨。
宁夏 新增仓容202万吨,其中新增地方粮食储备仓容80万吨。
辽宁 新增地方国资企业、国有参股企业可用于政府储备粮仓储的低温准低温仓仓容78.39万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仓储行业不仅近是迎来新一轮粮仓投建周期,同时也是我国粮食仓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根据我国各地方政府的“十四五”期间的粮食仓储建设规划,可以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国净增仓约容约3238万吨约,其中绿色、低温等改造仓容约3793万吨。而且今年1月19日,我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更是确定中央储备粮秦皇岛直属库有限公司、北京市京粮潞河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大杜社粮库等59家粮食储备企业为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单位,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28家单位为指导单位。由此可见“十四五”期间,我国迎来粮仓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6、智能粮仓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粮食储备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粮仓建设需求,而且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凸显,国家不断增加粮食战略储备,新建粮食储备设施数量不断增加, “十四五”期间,我国更是迎来粮仓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当前我国中储粮公司早已启动了智能化粮库建设工作,且其利用4年时间已经实现了全系统980多个直属库、分库智能化建设的全覆盖在粮库一共部署了432万个温度传感器和8万多个监控摄像头建成粮食仓储行业最大的一张物联网,引领国内粮食仓储行业向现代化、智能化全面转型。

在国内物联网、商业智能、云计算、SOA和ETL 等技术发展下,发展智能粮仓,利用绿色储粮、现代物流、新装备等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粮食质量,大幅度降低仓储物流成本,降低了仓储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其还可以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收储能力,大大便利了农户的销售,也为广大的种粮农户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因此预计未来智能粮仓将成为我国粮食仓储行业的发展趋势。(LQ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生物育种政策持续推进,种业发展迎良机

生物育种政策持续推进,种业发展迎良机

2023年一号文件的第一项内容即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004年我国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09年开始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近年来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逐渐走高。2022年我国进口粮食14689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1.4%,且近三年我国粮食进口占比始终高于20%。

2023年09月28日
过度加工小麦年损耗超650万吨 深加工拓宽行业边界

过度加工小麦年损耗超650万吨 深加工拓宽行业边界

小麦深加工的产品高达500多种,对于企业而言,应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更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健康和饮食需求,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需求,推出特色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拓展市场份额,这同时也有助于品牌建设。

2023年09月11日
厄尔尼诺+黑海协议引发市场动荡 转基因技术为粮食安全添砖加瓦

厄尔尼诺+黑海协议引发市场动荡 转基因技术为粮食安全添砖加瓦

在不同的时期,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不同,行业发展方向也应做出调整,在新时代,国际局势中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提升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和水平,这要求粮食企业加强产业链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稳步推进。

2023年09月06日
核污染水排海引发水产行业危机 淡水养殖蕴含商机

核污染水排海引发水产行业危机 淡水养殖蕴含商机

当前我国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占比较低,常年处于3%左右。相反,化妆品/护肤品进口份额较大,该事件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了众多品牌,从今年5月份开始,日本进口的化妆品出现了显著下降。具体来说,6月份的进口金额同比下降了8.4%,7月份的进口金额更是大幅下滑了30%。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内化妆品/护肤品、淡水养殖等行业将迎来商机。

2023年09月05日
一号文件出台生物育种产业化政策加码 玉米、大豆发展前景广阔

一号文件出台生物育种产业化政策加码 玉米、大豆发展前景广阔

日前,通用型生物育种平台博瑞迪与阿里云达成合作协议,这是我国首个针对农业领域的高通量、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智慧育种平台,这次合作将助推我国动植物生物育种产业化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生物育种行业要想破除“卡脖子”的状况,还需要更多跨界者和资本的支持,才能合力打好“翻身仗”。

2023年08月24日
众多农业保险公司转型  巨灾保险体系将逐步完善 承保主体也将多元化发展

众多农业保险公司转型 巨灾保险体系将逐步完善 承保主体也将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保险发展高度重视,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不断扩围增品提标,与农业价格支持、农业直接补贴等国家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工具相比,农业保险是发展速度最快、财政补贴增长最快、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的政策工具,预计未来农业保险将会成为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的核心工具。

2023年08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