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现状分析 无血清类为主流 国产化率有所提升

生物制药上游成本结构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细胞培养基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细胞培养基既是培养细胞中供给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生殖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培养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药行业研发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是生物制药最大的上游成本。

根据数据,细胞培养基占生物制药上游成本的比重为35%,高于色谱树脂(21%)、微载体(14%)、一次性生物反应器(16%)、滤器滤膜(14%)。

细胞培养基既是培养细胞中供给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生殖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培养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药行业研发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是生物制药最大的上游成本。根据数据,细胞培养基占生物制药上游成本的比重为35%,高于色谱树脂(21%)、微载体(14%)、一次性生物反应器(16%)、滤器滤膜(1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

细胞培养基广泛用于人用/兽用疫苗,蛋白/抗体药物以及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当中。近年来随着生物制药研发、生产速度加快,我国细胞培养基需求增多,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由12.5亿元增长至44亿元。

细胞培养基广泛用于人用/兽用疫苗,蛋白/抗体药物以及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当中。近年来随着生物制药研发、生产速度加快,我国细胞培养基需求增多,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由12.5亿元增长至44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细胞培养基细分市场

从细分市场看,按照培养基所含组分差异,细胞培养基分为含血清、无血清、低血清、无蛋白和化学成分确定五类。其中无血清培养基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批间差异小,同时成分确定有利于下游分离纯化,已经成为主流使用的细胞培养基品类,2021年占比超72.5%。

细胞培养基分类

类型 介绍 特点 应用
含血清 含10%-20%胎牛血清 营养物质丰富 疫苗
低血清 含1%-5%胎牛血清 营养物质丰富 疫苗
无血清 成分精确 可量产、方便分离和纯化、应用广泛 疫苗、重组蛋白/抗体
无蛋白 不含蛋白质 方便分离和纯化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的蛋白质
化学成分确定 仅含蛋白质和/或激素 减少生产可变性、易定制、分离成本低、应用广泛 重组蛋白/抗体、细胞基因治疗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细胞培养基产量

随着市场需求增多,我国细胞培养基产能持续上升,为下游应用端提供各类培养基产品。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细胞培养基产量由8411.13吨增长至2022年的19758.4吨,年复合增长率超20%。

随着市场需求增多,我国细胞培养基产能持续上升,为下游应用端提供各类培养基产品。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细胞培养基产量由8411.13吨增长至2022年的19758.4吨,年复合增长率超2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细胞培养基行业竞争

细胞培养基行业具有品牌、配方、生产工艺壁垒,竞争格局相对集中。欧美企业发展较早,占据全球及国内细胞培养基主要市场。2020年,三大进口品牌赛默飞、丹纳赫和默克在国内市占率为64.7%。

细胞培养基行业具有品牌、配方、生产工艺壁垒,竞争格局相对集中。欧美企业发展较早,占据全球及国内细胞培养基主要市场。2020年,三大进口品牌赛默飞、丹纳赫和默克在国内市占率为64.7%。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产细胞培养基发展较晚,但随着质量和性能的不断改善,国产企业竞争力逐渐增加,国产化率逐步提升。2021年我国细胞培养基市场国产化率由2017年的19.2%提升至33.7%。

国产细胞培养基发展较晚,但随着质量和性能的不断改善,国产企业竞争力逐渐增加,国产化率逐步提升。2021年我国细胞培养基市场国产化率由2017年的19.2%提升至33.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乙烯产能和产量增长速度放缓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正加速推进

我国乙烯产能和产量增长速度放缓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正加速推进

近年来我国乙烯产能和产量持续上升,但2024年增速均相较前期放缓。尽管产量提升,但其仍需要通过进口补充下游需求。而在政策推动下,我国乙烯行业正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形成“落后产能出清-先进产能扩张-整体能效提升”的良性发展路径。

2025年05月26日
我国丙烯行业自给能力显著提高 丙烷脱氢法产能占比上升

我国丙烯行业自给能力显著提高 丙烷脱氢法产能占比上升

我国丙烯消费市场呈现典型的单极结构特征,聚丙烯作为核心消费领域,2023年占比达66.85%。近年来我国丙烯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持续上升,同时丙烷脱氢法产能占比逐渐超越催化裂化、蒸汽裂解等方法,成为国内丙烯第一大生产工艺。

2025年05月23日
我国环氧乙烷行业产能结构调整明显 民营企业崛起 下游消费格局正转型

我国环氧乙烷行业产能结构调整明显 民营企业崛起 下游消费格局正转型

近年来我国环氧乙烷产能不断扩张,至2024年达到944万吨,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稳健增长。同时行业呈现两大显著特征:一是产能结构调整明显,民营企业产能占比持续提升;二是下游消费结构正经历重要转型,从相对单一的应用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甘油行业:成本与需求博弈 市场价格跌势显现但仍盘踞高位

我国甘油行业:成本与需求博弈 市场价格跌势显现但仍盘踞高位

进入2025年,虽然上游高价压力仍存,但由于下游市场需求不旺,新订单稀少,中间商们纷纷采取低价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不过对比2024年,市场价格仍旧盘踞高位。有数据显示,2025年3月19日,我国95%含量的甘油市场均价为6950元/吨,相较于上一周下降4.79%;与月初相比,价格下跌3.47%;而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上涨了

2025年05月19日
我国硬脂酸行业生产布局高度集中化 贸易逆差额连续三年大幅缩减

我国硬脂酸行业生产布局高度集中化 贸易逆差额连续三年大幅缩减

在主要原材料棕榈油价格上涨带动下,2024年我国硬脂酸市场年均价攀升至9269元/吨。而受制于高端产能不足和原料依赖双重瓶颈,我国硬脂酸实际产量无法完全满足下游行业的需求,仍依赖进口补充。不过随着产能释法和生产工艺的持续优化,2024年我国硬脂酸呈现“进口量减、出口量增”态势,贸易逆差额连续三年大幅缩减。

2025年05月15日
我国DMF行业开工率持续低于50% 产能过剩矛盾凸显 出口“量增价跌”

我国DMF行业开工率持续低于50% 产能过剩矛盾凸显 出口“量增价跌”

2022-2023年我国DMF行业经历扩能潮,2023年产能同比大增60.75%。不过到2024年其产能增长大幅放缓,同比增长仅2.91%。虽然我国DMF产能持续上升,但需求端却未能同步跟进,导致产能过剩明显,供需矛盾加剧。2023-2024年间,行业开工率持续低于50%,价格也一路下行。出口方面,我国DMF出口呈现“

2025年05月14日
我国脂肪醇行业供不应求 对外依存度超60% 产品价格或将继续高位震荡

我国脂肪醇行业供不应求 对外依存度超60% 产品价格或将继续高位震荡

截至2024年我国仅有圣德华星、嘉化能源、江苏盛泰、德源高科、恒翔化工等7家脂肪醇生产企业,合计产能维持在61万吨左右。

2025年05月14日
正丙醇行业:产量有所增加但仍存缺口 市场价格或上升 反倾销政策下进口量显著下降

正丙醇行业:产量有所增加但仍存缺口 市场价格或上升 反倾销政策下进口量显著下降

国内正丙醇主要用于生产醋酸正丙酯,其次是医药和农药中间体,相比之下,环保溶剂市场应用占比较小,但在绿色环保政策背景下,正丙醇在溶剂以及醋酸正丙酯领域需求均存在稳定增长空间。

2025年05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