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市场扩张蓄势待发

可穿戴医疗设备是指可以直接穿戴在身上的便携式医疗或健康电子设备,在软件支持下感知、记录、分析、调控、干预甚至治疗疾病或维护健康状态,具有可穿戴性、智能移动性、人机交互性优势。

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分类

序号

分类方式及种类

1

常见的设备形态包括头带、项链、眼镜、马甲、衣服、腰带、手表、手环、脚环等。其中,以手表、手环最为常见,大多用于监测健康情况,如运动、睡眠、心率及周围环境相关参数等。此外,还有少数手环、手表融入了先进技术,实现了基于光学传感器的血压水平与血液成分的监测

2

按采集模式分类,可穿戴设备分为三种,包括定时采集、需要时采集、不间断采集。这主要由用户需求与应用场景来决定。可穿戴设备采集的数据主要有血压、心电、心率、呼吸、运动步数、卡路里等生理参数,血液、尿液、泪液、血红蛋白、白血球等生化数据,身体各部位照片与便携式B超等影像数据

3

按设备功能用途来分,可穿戴设备可分为健康监测、筛查、诊断、治疗、干预等多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特点及优势

特点

优势

可穿戴性

用户长时间“穿戴”,应用各种传感器采集用户体外数据或生理参数,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智能移动性

长久有效采集数据,并最终传输到移动终端和网络云端。再加上无 线通信技术的多样化发展使得智能穿戴设备更具智能性和移动性

人机交互性

实现人机互动,更精准采集和分析用户数据,在云存储、大数据等技术支持下,精准评估用户生理状况,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传感器、操作系统等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功能逐渐丰富,形态更加多样化,各项生理指标精度逐步提升。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有部分企业已经成功开发出相关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产品,如华米的AMAZFIT是一款经过CFDA认证的医疗级可穿戴动态心电记录仪,支持手环测量和胸贴两种测量方式,其基于二代心率引擎RealBeats 2的ECG心电图精准度达到了94.76%。

目前全球相关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产品及简介

企业

产品名称

简介

华米

AMAZFIT

AMAZFIT是一款经过CFDA认证的医疗级可穿戴动态心电记录仪,支持手环测量和胸贴两种测量方式,其基于二代心率引擎RealBeats 2ECG心电图精准度达到了94.76%

AliveCor

KardiaMobile

KardiaMobile是一款结合智能手机使用的无线单导联移动心电图仪,大小与两块口香糖相当,其表面拥有两个3cm x 3cm电极,内置 3V CR2016 纽扣电池,可以像手机壳一样贴在手机上,使用时再用手指按压在上面

KardiaBand

是一款搭配Apple Watch使用的表带式心电图仪,是首个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可用于Apple Watch的医疗配件,同样拥有两个电极,一个位于表带内侧,另一个则在表带外部

联想

智能动态心电记录仪Lenovo H3

由主机、心电导联线、绑带、充电底座、移动终端软件组成,其利用四个肢体导联电极对成人进行心电数据的采集和存储,移动终端软件(安心宝APP)通过蓝牙和网络将相关心电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显示,可AI辅助识别42种心律异常,支持15秒实时心电和72小时长程心电记录,配套在线视频医生咨询服务

Withings

ScanWatch

可以执行诸如跟踪心跳不规则和在睡眠期间测量血氧饱和度等新颖功能,同时保留了 Withings以前的健康和健身跟踪功能,通过手表背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向腕部发射红光和红外光,另一侧的光电二极管接收反射光线,通过发射与接收的光强差来计算出血氧度

iHealth Lab Inc

iHealth 血糖仪

通过耳机插孔与智能手机相连接,支持安卓和iOS手机,搭配iHealtGluco-Smart应用使用,这个应用可以显示血糖水平度数,并且储存用户的血糖记录。除血糖仪本身外,该套件还包括10条测试条,10条刺血针,对照溶液,刺血装置和一个提包。使用者提取血液样本后,设备上的试纸将会显示血糖水平,并且将度数同步到应用上,进行显示和储存

东华原医疗

DHD-6000

由主机、显示器、PPG 光电容积传感器和打印机组成,用于对患者的心率进行测量和分析并可监测患者的血流情况。实现抗压能力评测,包括压力指数,疲劳指数,压力自动分析报表,输出精神压力、疲劳度、抗压能力及抗压指数、平均心率、心率稳定性、异常心博、自主神经活性、自主神经平衡性等数值

资料来源:中国通信院

目前,国内部分人群已经拥有智能手表,但用途主要集中在健身、减重等领域。随着软硬件、APP及软件技术不断成熟与完善,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的覆盖范围日益扩大,再加上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对其应用需求逐渐向个性化健康方向发展,不在满足于测量跑步速度等功能需求。

新冠疫情的蔓延及反复的不确定性,使得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健康监测价值进一步凸显,比如美国拥有智能穿戴设备的人群中,使用其监测新冠症状的人群占比超过10%,并且拥有智能手表的美国消费者中,有15%的人是在疫情爆发后购买的。

新冠疫情的蔓延及反复的不确定性,使得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健康监测价值进一步凸显,比如美国拥有智能穿戴设备的人群中,使用其监测新冠症状的人群占比超过10%,并且拥有智能手表的美国消费者中,有15%的人是在疫情爆发后购买的。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能帮助用户全天候监测自身健康状况,若其功用得到医生信赖,数据安全性也受到认可,则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因此,未来随着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以及新产品上市及医疗人员接受度的提升,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规模扩张蓄势待发。

根据德勤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出货量将为4.4亿台,其中智能手表及健身追踪设备出货量2.8亿台,可穿戴医用传感器及设备约为1.6亿台,(这些数据既包含面向消费者销售的智能手表,也包含医疗级可穿戴设备,通常被称为“智能贴片”)。

根据德勤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出货量将为4.4亿台,其中智能手表及健身追踪设备出货量2.8亿台,可穿戴医用传感器及设备约为1.6亿台,(这些数据既包含面向消费者销售的智能手表,也包含医疗级可穿戴设备,通常被称为“智能贴片”)。

数据来源:德勤(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资源整合并购活跃 市场逐渐下沉且可挖掘空间大

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资源整合并购活跃 市场逐渐下沉且可挖掘空间大

近年来我国口腔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和市场规模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在多重因素推动下,未来行业发展前景依旧广阔,预计市场规模将稳步上升。

2025年05月21日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分析:年轻人成消费新生力 未来向专业化、年轻化升级

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分析:年轻人成消费新生力 未来向专业化、年轻化升级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下降,会出现免疫力减弱、营养吸收下滑等情况,且老年人往往会有一些慢性疾病,服用营养保健食品能够降低部分疾病的发病率,如补钙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并发症,老年高血压患者补充叶酸能够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等,所以老年群体对保健食品有相对刚需。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数由

2025年05月19日
麝香行业:天然麝香供需矛盾突出 人工麝香市场空间广阔 片仔癀头部地位稳固

麝香行业:天然麝香供需矛盾突出 人工麝香市场空间广阔 片仔癀头部地位稳固

麝香具有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香水、化妆品等领域。随着麝香应用不断渗透,近年来我国麝香需求持续增多。但受麝科动物种群数量减少、国家实行配额制影响,我国天然麝香供需矛盾突出,在此背景下,国家鼓励开展林麝养殖,促进麝香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工麝香迎来广阔空间。

2025年05月19日
MRI设备超导磁体行业:国产品牌不断发力推动国产化 市场呈无氦化、高场化发展

MRI设备超导磁体行业:国产品牌不断发力推动国产化 市场呈无氦化、高场化发展

超导 MRI 设备是国内市场的主流机型,2024 年全年装机总量占比超过 90%。近年我国MRI设备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MRI设备市场规模从104亿元增长至1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3%。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28亿元。

2025年05月14日
我国MRI设备行业国产化不断推进 3.0T MRI设备核心部件已实现100%自主研发

我国MRI设备行业国产化不断推进 3.0T MRI设备核心部件已实现100%自主研发

近年我国RI设备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MRI设备市场规模从104亿元增长至1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3%。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28亿元。从设备主磁体类型来看,超导 MRI 设备是国内市场的主流机型,2024 年全年装机总量占比超过 90%。

2025年05月13日
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国产化空间广阔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

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国产化空间广阔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近年来,在生命科学研究投入持续加大、生物医药和体外诊断产业蓬勃发展以及政策支持、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生物试剂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快速扩容,且增速显著领先全球。从竞争来看,我国生物试剂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赛默飞、

2025年05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