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相关定义、分类及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汽车零部件行业为汽车整车制造业提供相应的零部件产品,通常情况下是指除汽车机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根据功能不同,汽车零部件可分为燃油动力系统零部件、通用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动力系统零部件几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链较为完整,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具体来看,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包括钢铁、橡胶、塑料、电子元器件等;中游是发动机、传动、转向等核心系统的制造环节;而下游则包括汽车制造商、维修店以及电商平台等销售和服务渠道。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共同推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持续进步。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汽车行业持续繁荣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汽车制造业作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下游行业,其繁荣程度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再上新台阶,产销双超3100万辆,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保有量达到3.53亿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升级的推进,居民对汽车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使得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这一市场变化吸引了众多国际汽车制造企业以及对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加大对我国市场的投资力度,从而为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业务机会。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节能环保问题逐渐引起各国的重视。传统燃油汽车作为主要的能源消耗源和污染排放源,未来将被新能源汽车代替已经形成共识。为了应对能源与环保问题,各国纷纷发布汽车电动化并跟进发布补贴政策以推广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升级、实现汽车强国战略而大力扶持。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为688.7万辆,同比增长95.6%,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为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为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2020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76.59%。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三、数字化转型与“AI+”专项行动,智能化升级重塑竞争格局
目前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处于技术变革与商业模式迭代的十字路口。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和“AI+”专项行动,将制造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至战略高度。随后国务院国资委在2025年初明确表示,以制造业为重点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数字化转型与“AI+”专项行动,旨在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跃迁。对汽车零部件行业而言,这一政策导向意味着三方面变革,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当下在汽车零部件领域,5G、AI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正从三个维度重构市场竞争壁垒:其一,生产环节的智能化管控。例如,某企业引入AI视觉检测系统,将缺陷识别准确率从92%提升至99.5%,人工复检成本下降70%;其二,研发模式的颠覆。基于大模型的仿真系统可快速生成设计方案,结合虚拟测试环境,使新部件验证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周;其三,服务模式的延伸。预测性维护系统通过实时采集车辆运行数据,提前预警零部件损耗,推动企业从“产品供应商”向“服务方案商”转型。
四、轻量化是未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重要方向
近年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和能源成本的不断提高,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研究显示,传统汽车整车重量的降低,例如每降低10%,将直接导致油耗的下降,降幅可达6%-8%。而这一趋势也推动着汽车零部件轻量化发展,同时相关制造业向更高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型,从而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汽车零部件轻量化设计能够有效的降低汽车零部件的重量,不仅可以提高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也能提升燃油车的节能减排效果。
汽车零部件轻量化作用
作用 | 相关情况 |
轻量化是解决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的有力措施 | 影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主要因素有动力电池、汽车的整备质量等。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总电量、比能量、放电效率及放电深度等参数会影响汽车续航里程。电池总电量与汽车续航里程成正相关,在整车尺寸和整车设计整备质量目标大致确定的情况下,其电池质量目标有限,电池的比能量尤为重要。比能量是单位质量电池所提供的电量,即电池可用电量与质量的比值(W·h/kg),电池的比能量越大,单位质量的电池可利用的能量越多。汽车整备质量越高,对电机输出功率要求越高,续航里程越低。轻量化是降低汽车整备质量的有效措施,汽车轻量化是在保持原有的行驶安全性、耐撞性、抗震性以及舒适性等性能不降低的情况下,有目标地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 |
轻量化可以有效应对燃油车节能减排要求 | 节能减排是汽车行业长期发展的主题。随着汽车性能和配置不断提升,总质量也随着汽车性能和配置不断提升。汽车总质量上升将会提高汽车油耗、影响汽车操控性能。从工信部2017年颁发的双积分管理办法中可知:轻量化是汽车节能的最佳选择。此外,轻量化对汽车操控性能的提升十分显著。加速方面:一定范围内,汽车重量每减轻10%,百公里加速时间可以降低5%;制动方面:对于一辆整备重量1,600kg,百公里加速时间8s的家用车,若汽车重量减轻50kg,保持其他系统不变,百公里制动距离可以降低1.25米。一般家用车辆的制动距离为36~42米,1.25米的差距可以显著降低发生事故的概率。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五、铝制汽车零部件等轻量化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在汽车零部件轻量化下,铝制汽车零部件等轻量化产品市场空间广阔。资料显示,在汽车发展史上,普通钢铁材料在汽车中占有统治地位。但在汽车轻量化过程中将使用轻量化材料来代替传统普通钢材料,目前主要使用的轻量化材料有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其中铝合金材料的综合性价比要高于高强度钢、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且由于其工艺成熟,生产效率高且比较容易适应汽车结构件对性能、价格、质量稳定性和供货响应等多重因素的要求,因此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轻量化材料。
不同轻量化材料性能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材料 | 密度(g/cm3) | 抗拉强度(MPa) | 比强度(MPag/cm3) | 减重效果 |
普通钢(低碳钢) | 7.8 | 551.6 | 70.72 | — |
高强度钢(双相钢) | 7.85 | 1379 | 175.67 | 10%-20% |
铝合金(6061-T6) | 2.7 | 310.28 | 114.92 | 30%-60% |
镁合金(AZ31) | 1.74 | 255.12 | 146.62 | 30%-70% |
碳纤维 | 1.55 | 2068.5 | 1334.52 | 50%-70% |
数据来源:上海友升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尽管我国汽车产量已连续13年稳居全球榜首,但在汽车铝化率方面,我国仍存在显著的差距。目前,中国乘用车平均用铝量约为130千克/辆,而北美地区计划到2025年将这一数字提升至250千克/辆。为在2025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内汽车用铝量预计将实现年均11%以上的增长,即便在汽车铸件市场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因此当前,轻量化零部件的应用趋势已愈发明显,铝制汽车零部件等轻量化产品不仅市场空间广阔,而且市场发展势头良好,相关行业也将在这一趋势中获益显著。(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