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是指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以及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兽药种类繁多,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诊断试剂、微生态制剂、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以及用于外用的杀虫剂和消毒剂等。
一、畜牧业稳定发展+宠物经济崛起下,我国兽药需求市场持续扩大
1、畜牧业领域:中央一号文件为兽药带来新挑战与机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兽药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兽药在畜牧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健康的畜群是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而兽药则是守护畜群健康的重要保障。从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到疾病的治疗康复,兽药都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兽药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其质量和安全性也受到了更高的关注。因此,畜牧业的发展对兽药的影响比较大。
中央一号文件对畜牧业的重视,必然会对兽药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其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也就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份文件在我国“三农”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其围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部署,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文件中着重强调了“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这一举措意义深远。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肉类等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以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近年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畜牧业迎来了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到了9779.9万吨,禽蛋产量达到3588.5万吨,奶类产量达到4155.5万吨,且预计在未来几年,这些数据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这无疑为兽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规模化养殖企业如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等不断涌现,它们对兽药的采购量巨大,且需求稳定,成为推动兽药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规模化养殖是指畜禽存栏量达到政府或行业制定标准的集约化养殖方式。近年随着畜牧行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养殖已成为主流趋势。例如2024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已超70%,头部猪企完全养殖成本进入“6元/斤区间”;奶牛牧场存栏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76%,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2、宠物经济领域:市场崛起为兽药行业开辟新增长赛道
近年在我国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单身少子化趋势下,人们越发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养宠物作为情感寄托的需求上升,使得养宠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宠物数量为12411万只,较2023年增长2.1%。其中,宠物犬数量为5258万只,较2023年增长1.6%;宠物猫数量为7153万只,较2023年增长2.5%。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与之相对应的是,随着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宠物主人对宠物健康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愿意在宠物医疗保健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使得宠物用药的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宠物药市场规模从93.9亿元增长至209.5亿元,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到达22.2%。预计到2029年,我国宠物药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54.1亿元。这一数据表明了当前我国宠物用药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从而也将给宠物用兽药带来了发展机会。
数据来源:动保视界,观研天下整理
二、监管趋严下合规成本飙升,兽药企业正面临严峻挑战
在面对市场机遇的同时,当前我国兽药市场也正面临着挑战。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兽药行业的监管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生产、经营到使用,各个环节都被纳入了严密的监管体系之中。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也于2025年3月18日印发的《2025年规范兽药使用专项整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旨在通过全链条监管解决兽药使用中的突出问题,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而这也是在2023年以来专项整治基础上的深化与升级。据了解,方案聚焦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全链条,明确八大整治方向,具体如下:
方案聚焦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全链条,明确八大整治方向
整治方向 | 具体情况 |
违规用药行为 | 重点打击“超范围、超剂量、超时限”用药,特别是地塞米松在养殖、调运、屠宰环节的违规使用,以及停用兽药和禁用药物的非法添加。例如,养猪场若违规使用地塞米松,可能导致猪免疫力下降,且产品因残留超标无法上市。 |
饲料与兽药混淆问题 | 坚持“料是料、药是药”原则,严查饲料冒充兽药或非法添加兽药的行为,例如可饲用天然植物产品违规标注治疗功效。 |
兽药生产标准乱象 | 针对兽药生产企业擅自变更工艺或质量标准的行为,结合抽检核查批生产记录和标签说明书,确保产品质量可控。 |
处方药与追溯管理 | 要求兽药经营企业严格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并100%上传追溯二维码信息,杜绝选择性上传或离线销售。 |
网络经营乱象 | 整治无资质网络销售、拆零销售原料药、虚假宣传等行为,督促电商平台严格审核资质,防止假劣兽药通过网络流通。 |
特殊药品监管 | 加强兽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全链条管控,要求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落实双人双锁、专柜保存等措施,防止流弊。 |
体外诊断制品规范 | 查处未经批准生产经营兽医体外诊断制品的行为,特别是以“科研用”名义规避审批的典型问题。 |
水产用兽药治理 | 打击假劣水产用兽药,纠正水质改良剂等非兽药产品违规标注治疗功能的现象。 |
资料来源:《2025年规范兽药使用专项整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观研天下整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强化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兽药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检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控质量关。
不过,上述严格的监管措施虽然有助于提升兽药行业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设备升级、人员培训、质量检测等方面,以满足监管要求。这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甚至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因无法承受高昂的合规成本而被迫退出市场。截至2025年6月12日,我国兽药行业已经只有远不到1700家的兽药生产企业通过新版兽药GMP认证。
在此背景下,兽药市场的集中度将得到提升,头部企业有望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完善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三、兽药企业亟需加快技术革新步伐,但目前仍面临诸多困难
从整个市场来看,曾经随养殖业高速扩张而疯涨的兽药行业,如今却陷入了“增长停滞、内卷加剧、生死洗牌”的困局,迫使行业亟需转型升级,尤其是技术革新方面。一是当前行业同质化竞争到了“离谱”程度:氟苯尼考粉剂批文超2500个,替米考星预混剂超1200个,恩诺沙星注射液超1100个——一个产品有上千个“孪生兄弟”,除了包装不同,成分、效果几乎一样。
二是近年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兽药的要求也日益严苛。绿色、高效、安全的兽药成为了市场的主流需求,这促使兽药企业必须加快技术革新的步伐,以适应市场的变化。然而,技术革新并非一蹴而就,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困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