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褐煤行业市场现状与进出口情况:进口量远高于出口量

褐煤又名柴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也是一种介于泥炭与沥青煤之间的棕黑色、无光泽的低级煤,通常有土状褐煤、暗色褐煤两种。

一、市场发展现状

褐煤是我国煤炭的四大种类之一,占据 12.7%。虽然由于化学反应性强,在空气中容易风化,不易储存和运输,燃烧时对空气污染严重。但是由于优质煤几乎被采空,褐煤已成为我国主要使用的煤。

褐煤是我国煤炭的四大种类之一,占据 12.7%。虽然由于化学反应性强,在空气中容易风化,不易储存和运输,燃烧时对空气污染严重。但是由于优质煤几乎被采空,褐煤已成为我国主要使用的煤。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素有“黑金”之称,主要分为烟煤和无烟煤、次烟煤和褐煤等四类。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年产量世界第一,整体维持在30亿—40亿吨。近年来我国原煤产量总体比较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2021年我国原煤产量分别为39.02万吨和41.26万吨,实际增速分别为1.46%、5.7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和新疆是我国原煤主要产地。2021年1-10月,山西原煤产量为98231.0万吨,陕西原煤产量为57211.7万吨,内蒙古原煤产量为83233.5万吨,新疆原煤产量为24280.1万吨。

消费方面,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给。2020年,石油占据能源结构31.2%,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7.2%,天然气占比24.7%。而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占比为60%-70%,决定了煤炭作为中国基础能源的战略地位,预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矿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2020年中我国煤炭能源整体消耗情况稳定,基本在27-28.5亿吨标准煤中,其中2020年我国煤炭能源为28.3亿吨标准煤,同比2019年增长0.6%,达到近十年消费量的最大值。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2020年中我国煤炭能源整体消耗情况稳定,基本在27-28.5亿吨标准煤中,其中2020年我国煤炭能源为28.3亿吨标准煤,同比2019年增长0.6%,达到近十年消费量的最大值。

注:消费量=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占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但同时受我国煤炭产业去产能政策推动,我国煤炭能源占比总能源消耗逐年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煤炭能源占总能源消耗比重从2011年的70.2%下降到55.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整体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使得煤炭产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同时工业绿色转型、清洁能源带来新的挑战。因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成熟,我国的煤炭将会向更加清洁、和绿色的方向转型。

二、下游需求市场

褐煤热解后,所得产物为半焦、煤焦油及煤气。

其中半焦又名低温焦、兰炭,是泥煤、和高挥发分的等经低温(500~700℃)干馏得到的固体产物。近年来,随着能源消费结构逐渐优化调节,以及环保监管日渐趋严,兰炭行业成为承接原煤生产、煤化工、载能工业的特色产业。我国兰炭行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国内兰炭行业产能也已经超过亿吨。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兰炭行业正处于供需大体平衡的局面,产销率高达92%。在2020年我国兰炭产量为6100万吨,市场需求量为6089万吨。近五年我国兰炭产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2016年我国兰炭产量为3400万吨左右,近五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2.4%。

煤焦油是煤炭干馏时生成的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按干馏温度可分为低温煤焦油、中温煤焦油和高温煤焦油。

煤焦油一般作为加工精制的原料以制取各种化工产品,(见煤焦油加工)也可直接利用,如作为工业、和煤质用的粘结剂的配料组分,还可用作燃料油、以及和烧炭黑的原料。

随着近几年高温煤焦油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改进,我国高温煤焦油加工技术水平已进入国际深加工行业的先进行列。受益于煤焦油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煤焦油产能整体呈增长状态,其中高温煤焦油产能占比最高。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煤焦油产业实现产能约达3677万吨。其中高温煤焦油产能为2627万吨,占比达到了71.44%。

从地区分布来看,受原料分布的影响,目前我国煤焦油深加工的区域主要集中华北,华东两个地区,因此,煤焦油需求也主要集中在在这两地区,其中华东主要分布在山东地区,占18%,而华北主要集中在山西和河北,分别占24%和16%。

煤气是由多种可燃成分组成的一种气体燃料,是以煤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根据加工方法、煤气性质和用途分为煤气化得到的是水煤气、半水煤气、空气煤气(或称发生炉煤气)。

近年来我国煤气产量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煤气产量为807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7%。其中华北地区煤气产量占比最高,达到了34.3%。

近年来我国煤气产量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我国煤气产量为807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7%。其中华北地区煤气产量占比最高,达到了34.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三、进出口市场情况

我国煤及褐煤进口量较大。有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我国煤及褐煤进口3539万吨,远高于出口量的60万吨。

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煤及褐煤进口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煤及褐煤进口量由2016年的25551万吨增长到32322万吨;进口金额从2016年的14151百万美元增长到35896.4百万美元。2022年1-2月我国煤及褐煤进口3539万吨,同比下降-14%;进口金额5860.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1.5%

具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煤及褐煤进口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煤及褐煤进口量由2016年的25551万吨增长到32322万吨;进口金额从2016年的14151百万美元增长到35896.4百万美元。2022年1-2月我国煤及褐煤进口3539万吨,同比下降-14%;进口金额5860.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出口方面,近年来我国煤及褐煤出口量走势较为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煤及褐煤出口量从879万吨下降到260万吨。2022年1-2月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量60万吨,同比下降1.2%。

出口方面,近年来我国煤及褐煤出口量走势较为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煤及褐煤出口量从879万吨下降到260万吨。2022年1-2月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量60万吨,同比下降1.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金额方面来看,2019-2020年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金额明显下降,特别是2020年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金额同比下降5成;但进入2021年出现回升。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金额504.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5.7%。2022年1-2月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金额177.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0.9%。

从金额方面来看,2019-2020年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金额明显下降,特别是2020年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金额同比下降5成;但进入2021年出现回升。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金额504.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5.7%。2022年1-2月中国煤及褐煤出口金额177.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0.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预焙阳极已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产量低位增长 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我国预焙阳极已实现自给自足 产能产量低位增长 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机遇

近年来我国预焙阳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低位增长态势。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预焙阳极行业不仅实现自给自足,更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从贸易数据来看,2019-2024年间,我国预焙阳极进口量始终保持在0.45万吨以下的微量水平;与此同时,出口量、净出口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此外,我国预焙阳极行业正迎来重要出海

2025年07月01日
食品消费升级助BOPA薄膜行业扩容 海外老旧产能退出下国产迎出海机遇

食品消费升级助BOPA薄膜行业扩容 海外老旧产能退出下国产迎出海机遇

BOPA薄膜是食品保鲜、保香的理想材料,2020年食品领域对BOPA薄膜的需求占比高达70%。随着市场对包装美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哑光、朦胧美或高透明度反映内物光泽的包装逐渐受到青睐;同时,健康饮食和少量多餐的消费趋势也推动了易分装、便携的小包装需求激增,进而扩大了BOPA薄膜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B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近年来,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关键矿产需求快速增长,带动矿山服务需求增多。2023年,我国采矿运营管理和矿山工程建设市场容量约为854.98亿元,其中采矿运营管理业务市场容量约为767.60亿元,占比90%;矿山工程建设业务市场容量约为87.38亿元,占比10%。

2025年06月29日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需求趋于稳定,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随着镍含量的增加,三元正极材料比容量也逐渐增加,但镍含量的增加也会带来三元材料的循环性能下降,热稳定性减弱。近年来我国高镍三元产量占比呈下降趋势,中镍高电压则凭借性价比与安全性优势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一方面,我国低端炭黑同质化竞争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高端炭黑产品供给不足,仍需要依赖进口补充。虽然行业保持净出口,但进口量从2020年的8.7万吨快速上升至2024年的29.97万吨,年均增速高达36.24%。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软磁铁氧体材料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损耗、高加工性,广泛应用于通信、传感、音像设备、开关电源和磁头工业等方面。2023年,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销量及销售额有所下滑。不过,受益于智能消费电子、新能源、通信、数据中心及储能等领域发展的共同推动,软磁铁氧体将在该等新兴产业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市场前景可观。

2025年06月23日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储能锂电池是专门应用于储能领域的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安全性高等特点‌。锂电池全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实现充放电的二次电池,近年得益于自身优势、成本下降,叠加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以及电力自发需求上升,已逐渐成为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储能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了市场90%以上份额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随着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我国白刚玉行业不仅成功摆脱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更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华丽转身。近年来其出口市场表现抢眼,出口量从2020年的23.54万吨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44.5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26%。然而,自2023年起,我国白刚玉行业产量和国内消费量均进入

2025年06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