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禾本目禾本科稻属植物)一般指稻(禾本科稻属植物),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已有多年生稻品种)。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无毛、松弛;叶舌披针形;叶片线状披针形,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
我国水稻种植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稻种植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等发布《关于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突出种业发展支撑。支持以丰产优质、抗病抗逆为目标性状的水稻品种和以适应浅水环境、速生、抗病抗逆为目标性状的水产品种培育,加快育繁推一体商业化水产育种体系建设。
我国水稻种植行业部分相关政策情况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5年7月 |
农业农村部 |
关于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
突出种业发展支撑。支持以丰产优质、抗病抗逆为目标性状的水稻品种和以适应浅水环境、速生、抗病抗逆为目标性状的水产品种培育,加快育繁推一体商业化水产育种体系建设。 |
2025年5月 |
农业农村部 |
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 |
推进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建设高通量资源鉴定平台,以大豆、玉米、水稻、小麦、油菜和花生为重点,部省协同开展种质资源基因型和三年多点表型鉴定,2025年底前完成库存大豆、玉米资源精准鉴定,加快推进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等作物资源鉴定,挖掘一批优异种质和基因资源。 |
2025年2月 |
农业农村部 |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 |
调优品种结构,扩大强筋弱筋小麦、优质水稻等生产。 |
2025年2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
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 |
2024年12月 |
农业农村部 |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 |
推广稻鱼鸭、鱼菜等复合种养模式,提高水稻和水产综合生产能力。 |
2024年10月 |
农业农村部 |
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 |
以蔬菜和水稻生产大县(农场)为重点,推进育苗催芽播种等智能装备应用,推动集约化种苗工厂数字化建设。 |
2024年9月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 |
关于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补充通知 |
报废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播种机并新购置同种类机具,按不超过50%提高报废补贴标准,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不超过3万元。 |
2024年3月 |
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部门 |
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 |
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标准制修订。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制定农产品品牌评价、主要粮油作物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减损增效及乡村旅游标准。制修订农业领域标准700项,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
2023年7月 |
商务部等9部门 |
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
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先导性作用,加强农商互联,推动农业生产围绕市场需求,优化品种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 |
2023年6月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 |
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 |
依托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对粮食烘干、设施农业生产、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畜禽规模化养殖和屠宰加工、水稻集中育秧中心、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等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
2023年5月 |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关于加快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东北地区:以烘干中心为主,玉米、大豆产区烘干中心按服务面积10000亩、20000亩、50000亩以上三种规模布局;水稻产区烘干中心按服务面积5000—8000亩布局。 |
2023年3月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 |
推广水稻侧深施肥、种肥同播等高效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各省市水稻种植行业相关政策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水稻种植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水稻种植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福建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我国部分省市水稻种植行业相关政策(一)
省市 |
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上海市 |
2025年6月 |
2025年上海市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
按照“先建后补”的原则,在水稻收获前,由区农业农村部门统一组织专家进行测产验收,达到设定的水稻单产底线,按照单产(或单产增幅)由高到低原则,将实施主体分类排序,并通过查阅档案记录和不定期检查,按照关键技术措施到位、单产目标实现等情况,确定奖补对象并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按奖补标准、数量、程序及时兑付奖补资金。 |
河南省 |
2025年5月 |
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 |
推进豫中豫东优质强筋小麦、豫南沿淮优质弱筋小麦、豫中优质中强筋小麦生产基地,以及豫南等水稻种植区建设,培育蔬菜产业带和设施蔬菜区,建设优质水果基地,布局生猪、牛羊及畜禽等养殖基地。 |
2024年3月 |
河南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案 |
重点是“集中育秧、机械插秧、节水灌溉、侧深施肥、‘一喷多促’”。在品种上,选育推广耐高温、抗倒伏、抗稻瘟病等优质高产品种。在技术上,集成推广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增密减氮、侧深施肥、节水好氧灌溉等关键技术。在豫南适度发展再生稻,突出抓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 |
|
福建省 |
2025年3月 |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
推进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提升全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水平,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 |
2024年10月 |
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实施方案 |
推广应用水稻精准播种、工厂化育秧机插秧等关键节本增效技术,提升粮食单产和机收减损潜力。 |
|
吉林省 |
2024年6月 |
关于加快推进种业振兴的政策措施 |
依托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三江”实验室,统筹建设玉米、水稻、大豆、人参、菌物、肉牛六个关键品种创新平台。省级研发资金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支持省内外育种优势单位整合资源要素,利用生物育种等先进技术,通过“揭榜挂帅”“军令状”等方式,开展突破性种源协同攻关,加快培育生产急需的玉米、水稻、大豆优异新品种10个以上,人参、菌物优势新品种5个以上,肉牛优良新品种1个以上。 |
天津市 |
2024年4月 |
天津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
推进老旧农业机械更新。持续用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淘汰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机装备,积极推广应用高效低耗智能农机装备,扎实推进拖拉机、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调整。 |
安徽省 |
2024年2月 |
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 |
充分发挥皖北优质小麦、水稻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太和板面、低GI炒粉、冷冻炒饭、速冻食品等主食预制菜产品。重点布局在阜阳、蚌埠、宿州、亳州等市。 |
黑龙江省 |
2023年12月 |
黑龙江省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大力支持乡村产业提质升级。围绕省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加大对玉米、大豆、水稻、乳品、肉类5大重点产业和食用菌、森林食品、中药材、冷水鱼、鲜食玉米、预制菜和鹅7个特色产业融资支持力度。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部分省市水稻种植行业相关政策(二)
省市 |
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海南省 |
2025年5月 |
海南省科技创新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5—2027年) |
支持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创新联合攻关机制。 |
2025年4月 |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
打造“海南好米”品牌,种植推广高产优质水稻品种60万亩以上、“海南好米”品种30万亩以上。 |
|
云南省 |
2025年4月 |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
推广旱地优质稻40万亩,因地制宜推广多年生水稻。 |
2025年3月 |
关于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行绿色循环种养模式,推广“烟叶+玉米、豆类”、“水稻+油菜、豆类”、“水稻+鱼、虾”、“果+豆”等套作轮作。 |
|
广东省 |
2024年9月 |
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 |
推动航天育种技术与中草药、水稻、花卉等作物种植相结合,支持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形成现代农业新业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2024年9月 |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
优化水稻、玉米和马铃薯等主产区布局,形成以浔郁平原、南流江三角洲、右江河谷、桂中盆地和桂北地区为主的优质稻优势产区,以右江河谷、桂中盆地地区为主的玉米优势产区,以南流江三角洲地区为主的秋冬马铃薯优势产区。 |
重庆市 |
2024年4月 |
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
全力稳定粮油生产。挖潜拓展粮食生产空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总体稳定。集成配套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推动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打造水稻、玉米整建制单产提升重点区县。 |
湖南省 |
2023年9月 |
湖南省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 |
稳定水稻生产空间。以永久基本农田和水稻生产功能区为基础,划定水稻种植空间,确保水稻播种面积。引导水稻生产功能区至少种植一季水稻,支持一季稻区发展再生稻,大力开展早稻集中育秧,稳定双季稻播种面积。提高科技投入,加快旱生水稻品种研究,拓宽水稻种植空间。逐步形成以洞庭湖平湖双季稻种植区为核心,湘中南丘岗单双季稻并重,大湘西中稻生产区同步发展的水稻生产空间布局,提升应对极端天气、地区冲突等外部环境变化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到2025年,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5800万亩左右,确保水稻生产功能区3850万亩底线不突破,早稻播种面积稳定在1800万亩。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水稻种植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