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日用消费品行业相关政策 加强日用消费品监管

消费品是用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那部分社会产品。也可以称作“消费资料”或者“生活资料”。按满足人们需要层次分,有生存资料(如衣、食、住、用方面的基本消费品)、发展资料(如用于发展体力、智力的体育、文化用品等)、享受资料(如高级营养品、华丽服饰、艺术珍藏品等)。按使用时间长短分,有一次或短期使用的普通消费品和可供长期使用的耐用消费品。

我国日用消费品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日用消费品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日用消费品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1年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鼓励生产企业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日用消费品、大家电、家居、汽车等,促进农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

我国日用消费品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5年7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 建立产品信息溯源制度。对食品、药品、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特种设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产品加强监督管理,利用物联网、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信息链条,方便监管部门监管和社会公众查询。
2015年11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 适度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和日用消费品进口。健全进口管理体制,完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免税政策,积极扩大新技术引进和关键设备、零部件进口;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研究调整化妆品等品目消费税征收范围,适度增加适应消费升级需求的日用消费品进口。
2015年11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 深入开展价格诚信、质量诚信、计量诚信、文明经商等活动,强化环保、质检、工商、安全监管等部门的行政执法,完善食品药品、日用消费品等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2016年5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 赋予符合条件的原油加工企业原油使用和进口资质。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关税,引导境外消费回流
2016年11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 将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实施范围,由食品企业进一步扩大至日用消费品企业。
2017年1月 国务院 “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 加强日用消费品监管。强化服装、日用百货、家用电器、建材等质量监管,查处经销无商品名称、无厂名、无厂址等“三无”产品和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2018年4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积极扩大进口,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调汽车进口关税,对部分市场热销日用消费品及药品,较大幅度降低进口税率,抗癌药品力争降到零税率。
2018年7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意见的通知 适应消费升级和供给提质需要,支持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医药和康复、养老护理等设备进口。
2019年11月 中共中央 国务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支持日用消费品、医药和康复、养老护理等设备进口。促进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口。
2021年6月 商务部等17部门 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 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鼓励生产企业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日用消费品、大家电、家居、汽车等,促进农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
2022年1月 商务部 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指导意见 鼓励企业用好成员国降税承诺,结合各成员降税承诺和产业特点,推动扩大服装、鞋、箱包、玩具、家具、电子产品、机械装备、汽车零件、摩托车、化纤、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等进口,支持日用消费品、医药、康复设备和养老护理设备等进口。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日用消费品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日用消费品行业的发展,比如黑龙江省发布的《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推进区域电商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手段,聚合全系统线上、线下网络资源,把线下网点的日用消费品、生鲜农产品销售嫁接到网上,综合利用线上线下渠道,推动传统批发零售渠道网络化。

部分省市日用消费品行业相关政策

省份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江苏省 2020年7月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促进流通扩大商业消费的实施意见 推动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传统流通企业运用大数据开展精准营销和定制服务。实施信息消费产品、日用消费品等“提品质、创品牌、增品种”行动计划。
江西省 2020年2月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实施意见 以食品、小家电、洗化用品、五金电料等日用消费品为重点,开展农村市场的专项整治;
广东省 2019年3月 供销合作社新型乡村助农服务示范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完成建设初期,具备农资农技服务、冷链物流配送服务、农产品购销加工服务、日用消费品供应服务、农业机械服务、农村电商服务、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再生资源回收服务、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等功能中的两项及以上核心服务功能;
黑龙江省 2021年11月 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推进区域电商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手段,聚合全系统线上、线下网络资源,把线下网点的日用消费品、生鲜农产品销售嫁接到网上,综合利用线上线下渠道,推动传统批发零售渠道网络化。
河南省 2019年4额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实 施 意 见 扩大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医药康复、养老护理等产品进口,提升供给质量,满足消费需求。发挥医疗机构采购主体作用,提高医院在药品采购中的参与度。
天津市 2022年3月 关于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开展日用消费品、家电、家居、汽车等下乡活动,促进农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完善农村道路、水、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为消费升级提供配套保障。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供水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供水企业开展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供水行业相关政策:推动供水企业开展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供水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扎实做好2025年“三农”金融工作的通知》提出持续加大对乡村道路、医疗养老、物流通信、供水供电、清洁能源、人居环境整治等公共服务领域的金融支持。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主题公园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创建设立工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主题公园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创建设立工作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主题公园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在部分有条件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内依法依规开展户外运动,鼓励与特色生态旅游相结合。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废玻璃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废玻璃回收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废玻璃回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废玻璃回收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4年7月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发布本市低值可回收物目录,在生活垃圾分类中不断提高废玻璃、低值废塑料等低值可回收物分类准确率。

2025年04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气象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气象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为推动气象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加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预报,用好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等力量,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2025年04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家族信托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创新数据信托等金融服务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家族信托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创新数据信托等金融服务产品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家族信托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常态化推进清洁能源、养老、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2025年04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色金融行业相关政策: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色金融行业相关政策: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3月江苏省发布的《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绿色金融以及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评价等指标的研究应用,推动省属金融企业加强ESG建设,逐步实现省属金融企业ESG专项报告全覆盖。

2025年04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