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锌锰电池制造行业发展有利及不利因素浅析

锌锰电池是以二氧化锰为正极,锌为负极,氯化铵水溶液为主电解液的原电池。俗称干电池。由于能重负载,大电流放电,电容量大,低温性能和防漏性能好,性能价格比高(价为干电池2-3倍,大电流工作电能是6-8)等优点而广泛用于民用和工业。

1、有利因素

(1)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带动本行业市场需求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锌锰电池制造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伴随着经济增长,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1年的6,860元增长至2021年的35128元,人均消费支出由2001年的5,309元增长到2021年的24100元。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拉动了视听设备、家用医疗器械、家用电器、电子数码产品、电动玩具等产品的需求,从而带动了电池行业的增长。

另一方面,我国锌锰电池厂商较大比例的产品进行出口,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亚欧沿线各国交流程度加深,国内外基础设施不断更新和完善,带动消费快速增长,为我国电池行业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

(2)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通过发布各类规划引导助力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如20217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推动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部分锌锰电池生产企业借助于先进的生产体系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实现了锌锰电池的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化生产,符合国务院提出的战略目标。未来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将借助生产装备的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和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引领整个行业在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工业互联网的兴起将进一步促进行业的转型与升级

工业互联网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的关键基础设施,其能够精准地优化生产和服务资源配置,通过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并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新动能。作为传统制造业,锌锰电池行业显著受惠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

工业互联网技术通过收集并分析工业生产和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优化生产过程、预判及诊断故障、优化物流网络、改进管理流程、优化整体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更重要的是,工业互联网技术能够推动本行业利用在智能制造领域长期积累的数据和专业技术,引领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新业态的转型升级。

(4)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随着全球锌锰电池制造行业逐步向中国转移,产业集群效应在中国已逐步显现,与行业配套的上下游供应链也日趋成熟。目前国内形成了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集群,围绕锌锰电池行业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已形成集聚效应。

一方面,借助于先进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成长起来一批为国外品牌商提供制造服务的锌锰电池制造服务商,制造服务模式已成为我国锌锰电池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的品牌商和制造服务商不断推广自有品牌产品,提升锌锰电池制造的中国品牌影响力。同时,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市场空间巨大,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人员素质逐渐提高,以上因素均加速推动我国成为锌锰电池的制造中心和消费中心。

(5)碱性电池相比其他电池产品更具安全性、经济性和便利性

碱性电池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小、连续放电能力强、工作电压平稳、防漏性能优良、贮存时间长、绿色环保等优点。与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相比,一方面碱性电池安全性更高,不易发生燃烧、爆炸等安全隐患,而且实现了无汞、无镉化,对环境友好;另一方面稳定性更好,质量更可靠,不易损坏,不存在因过放电造成电极活性物质损伤,失去反应能力,电池失效的问题,也不存在电池记忆效应。并且,碱性电池价格便宜,比同规格二次电池更有性价比优势,自放电低、即插即用、携带方便。因此,碱性电池自面世以来在各个领域获得广泛使用,多年来市场稳中有升,已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易耗品。优越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便利性保证了碱性电池具有稳定的市场需求。

(6)新技术、新材料的快速发展为电池行业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

电池产业是一个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为一体的产业。我国电池行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积淀,行业内企业不断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致力于提高锌锰电池性能的研究,与国外企业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如通过改进正、负极材料的活性,优化电解质的配方、含涂层隔膜或新型隔膜、功能粘合剂、降低电池内阻、使用添加剂、降低密封圈高度以及采用不等厚拉伸钢壳等措施,提高碱性电池的放电容量、延长电池的放电时间。而随着物联网、智能化生活的发展以及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高性能环保碱性电池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2、不利因素

(1)国内品牌在国际上知名度较低

由于行业内在国际市场上知名的品牌较少,出口电池大多以贴牌销售为主,必须依托国外品牌,企业盈利水平较低。从长远看,没有自己的品牌,将对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隐患。同时,随着日本、欧美电池转移的步伐减缓,国内中低端锌锰电池企业为了生存,必然加剧价格竞争,从而影响行业发展。

(2)少量原材料依赖进口

对于生产锌锰电池大部分的原辅材料和设备零配件,我国目前均已实现了国产化,但是仍有一些关键的原材料,比如电池隔膜纸、钢带,需要进口。由于材料运费、进口关税的额外负担,导致在生产材料成本方面,我国锌锰电池生产企业与国外先进同行企业相比较高。(YY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投影行业:近三年销售规模持续下降 1000元以下价格销量占比超50%

我国智能投影行业:近三年销售规模持续下降 1000元以下价格销量占比超50%

从销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智能投影销量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智能投影市场(不含激光电视)销量约为604.2万台,2019年到2024年CAGR约为13.71%

2025年09月05日
钛矿行业:中国钛矿产量全球占比最高 但国内进口量及金额仍远高于出口量及金额

钛矿行业:中国钛矿产量全球占比最高 但国内进口量及金额仍远高于出口量及金额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钛矿产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钛矿产量为304.4万吨,同比下降6.3%。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煤油行业:近三年产量较高速度增长 广东产量领先 出口市场向好

我国煤油行业:近三年产量较高速度增长 广东产量领先 出口市场向好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煤油产量为先降后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煤油产量为5565.7万吨,同比增长12.0%;2025年1-7月我国煤油产量为3375.6万吨,同比增长2.3%。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LCP薄膜行业供需及市场规模稳增 通信及电子电器领域为最大应用领域

我国LCP薄膜行业供需及市场规模稳增 通信及电子电器领域为最大应用领域

细分应用市场来看,我国LCP薄膜行业市场中通信及电子电器领域需求规模为29.82亿元,占比79.52%;军工及航空航天领域需求规模为4.87亿元,占比12.99%;医疗器械及其他领域需求为2.81亿元,占比7.49%。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电化学储能行业:装机量持续增长 锂离子电池为最主流项目

我国电化学储能行业:装机量持续增长 锂离子电池为最主流项目

从装机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约为27554MW/56216MWh。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三元锂电池行业:2020-2024年产量、销量复合增长率均超50% 且销量增速高于产量

我国三元锂电池行业:2020-2024年产量、销量复合增长率均超50% 且销量增速高于产量

从销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三元锂电池销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三元锂电池销量为263.9 GWh,年复合增长率为65.98%;2025年1-4月我国三元锂电池销量为82.2GWh,同比增长8.5%。对比产量增速来看,销量增速明显高于产量增速。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光伏行业: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 累计装机容量保持高速增长

我国光伏行业: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 累计装机容量保持高速增长

我国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近六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保持增长。2025年1-6月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110003万千瓦,同比增长54.2%,超2024年全年。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负极材料行业: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约37% 人造石墨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负极材料行业: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约37% 人造石墨为最大细分市场

出货量来看,受益于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等终端市场增长拉动,我国锂电池相关行业发展快速,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增大。近三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持续增长。2025年1-6月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37%。

2025年08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