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中国水电行业首个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流域规模化应用项目——澜沧江流域上游水电站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在四川成都正式投运。该项目由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建设,标志着我国自主北斗系统在重大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突破。
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北斗系统的高精度、高可靠服务已深度融入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运维全流程,推动行业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转型。此次投运的参考站系统覆盖澜沧江上游22个站点,攻克了高寒、高海拔(平均海拔超3000米)、复杂地形等技术难题,试运行期间系统稳定性与数据精度均达设计要求。
作为国家清洁能源战略要地,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首次实现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规模化部署。华能澜沧江水电副总经理段川表示,该系统可提供全天候厘米级定位服务,支撑水电站建设安全监测、库区地质灾害预警、智能建造等核心业务,精度较传统手段提升50%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评价称,此举验证了北斗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为能源行业树立了智能化新标杆。
数据显示,北斗系统目前已在电力调度、灾害预警等关键领域建成超过3000个基准站。此次项目创新性构建流域级服务网络,未来可扩展至金沙江、雅砻江等西部能源基地。专家指出,随着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其与5G、物联网的融合应用将加速水利水电行业数字化转型,预计到2025年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千亿元。
该项目的投运不仅提升我国水电工程全球竞争力,更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难度基建项目提供了中国导航解决方案范例。下一步,建设方计划将系统接入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网,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水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