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制冷设备市场持续扩张带动冷凝器需求放量 高效、智能、环保成行业发展新航向

一、行业相关定义、分类及产业链图解

冷凝器主要是指制冷与热泵系统与外界热源进行热交换的装置。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热交换实现介质的状态变化,广泛应用于制冷循环、工业冷却及能源回收等领域。冷凝器按制冷介质与冷却方式,可分为水冷式冷凝器、风冷式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三种。其中,风冷式冷凝器因适配中小型商用制冰机等场景,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

冷凝器行业种类及性能特点

/ 水冷式冷凝器 风冷式冷凝器 蒸发式冷凝器
传热驱动力 冷凝温度与冷却温度差 冷凝温度与空气干球温度差 冷凝温度与空气湿球温度差
换热系数 较大
冷凝温度 较低
用水量 循环水流里大 流量小
辅助功率消耗 大(水泵、风机) 大(风机) 小(水泵,风机)
核心特点 换热效率高,冷却稳定;需配套冷却水系统,初期投资较高 无需冷却水,安装便捷;换热效率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噪音较低 结合风冷与水冷优势,节水节能;需定期维护以防止结垢
适配场景 大型中央空调、工业冷却系统、高负荷制冷设备 中小型商用及民用制冷场景、缺水地区设备、移动制冷装置 钢铁、电力等工业领域、节水要求高的地区
典型应用 写字楼中央空调主机、化工反应釜冷却、火力发电厂凝汽器 家用空调室外机、小型商超冷柜、房车制冷系统 钢铁厂轧机冷却系统、啤酒厂发酵罐冷却、西部工业园区制冷站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业链来看,冷凝器行业构建了从‌上游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供应‌、‌中游设备研发与系统集成‌,到‌下游多元化应用场景‌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具体来看:

冷凝器上游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如铜管、铝板、不锈钢板、碳钢)、换热组件、控制系统、水泵、风机、喷淋系统、制冷配件及制冷剂等‌。这些原材料是冷凝器生产制造的基础,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中游产品的能效与稳定性。

中游环节聚焦于冷凝器的研发、生产与系统集成。

下游则为应用领域。冷凝器应用场景广泛,包括民用制冷(如家用空调、冰箱)、商用制冷(如冷链物流设备)、工业制冷(如化工、钢铁生产冷却)、电力与能源、数据中心等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5G基站等新兴领域,正成为行业新的需求增长点。‌

下游则为应用领域。冷凝器应用场景广泛,包括民用制冷(如家用空调、冰箱)、商用制冷(如冷链物流设备)、工业制冷(如化工、钢铁生产冷却)、电力与能源、数据中心等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5G基站等新兴领域,正成为行业新的需求增长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制冰机等制冷设备市场持续扩张,带动冷凝器需求放量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冷凝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制冷设备是指使用制冷剂在密闭空间内建立或维持低于环境温度的设备,包括空调、冷藏库、冰箱、冷水机、制冰机等。近年来,我国制冷设备市场呈现出持续扩张的蓬勃态势,从商用制冰机、冷链冷藏设备到家用冰箱冰柜、工业制冷系统,需求端的增长动力源源不断,而这一趋势正显著带动着核心零部件——冷凝器的需求放量。作为制冷循环中实现热量交换的关键部件,冷凝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制冷设备的能效、运行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其市场需求与制冷设备行业的发展深度绑定,在行业扩张浪潮中迎来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制冷设备是指使用制冷剂在密闭空间内建立或维持低于环境温度的设备,包括空调、冷藏库、冰箱、冷水机、制冰机等。近年来,我国制冷设备市场呈现出持续扩张的蓬勃态势,从商用制冰机、冷链冷藏设备到家用冰箱冰柜、工业制冷系统,需求端的增长动力源源不断,而这一趋势正显著带动着核心零部件——冷凝器的需求放量。作为制冷循环中实现热量交换的关键部件,冷凝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制冷设备的能效、运行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其市场需求与制冷设备行业的发展深度绑定,在行业扩张浪潮中迎来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数据来源:宁波惠康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以制冰机为例:制冰机作为制冷设备的核心产品,其生产制造离不开冷凝器这一关键组件。制冰机一般由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分离器、旁通阀等基本部件组成。其中,冷凝器是制冰机的主要换热零部件,成本占据5%左右。根据宁波惠康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资料显示,2025年1-6月,在公司主要原材料的采购金额中,冷凝器占比5.15%。

以制冰机为例:制冰机作为制冷设备的核心产品,其生产制造离不开冷凝器这一关键组件。制冰机一般由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分离器、旁通阀等基本部件组成。其中,冷凝器是制冰机的主要换热零部件,成本占据5%左右。根据宁波惠康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资料显示,2025年1-6月,在公司主要原材料的采购金额中,冷凝器占比5.15%。

数据来源:宁波惠康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随着制冰机品牌方在主流销售渠道中大力推广,以及“冰块使用文化”在我国逐渐普及,我国制冰机的销售环境持续改善,带动其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并直接拉动了冷凝器采购需求。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统计,我国制冰机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9.6 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预计到2028年,我国制冰机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3.8亿元,2024-2028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0.1%。

近年来随着制冰机品牌方在主流销售渠道中大力推广,以及“冰块使用文化”在我国逐渐普及,我国制冰机的销售环境持续改善,带动其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并直接拉动了冷凝器采购需求。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统计,我国制冰机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9.6 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预计到2028年,我国制冰机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3.8亿元,2024-2028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0.1%。

数据来源: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三、我国冷凝器市场持续稳步扩张

随着制冰机等制冷设备市场持续扩张,我国冷凝器市场也随之不断扩张。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冷凝器市场规模达76.93亿元,较2023年增加6.63亿元,同比增长9.1%。预计2025年我国冷凝器市场规模将攀升至89.8亿元,同比增速提升至 16.7%。

随着制冰机等制冷设备市场持续扩张,我国冷凝器市场也随之不断扩张。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冷凝器市场规模达76.93亿元,较2023年增加6.63亿元,同比增长9.1%。预计2025年我国冷凝器市场规模将攀升至89.8亿元,同比增速提升至 16.7%。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四、技术驱动行业升级,冷凝器行业正迈入以高效、智能、环保为核心的全新发展阶段

不过从当前来看,冷凝器需求的放量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对产品性能与技术的高阶要求上。这一变化背后,是全球节能环保意识的觉醒、下游应用场景的严苛要求以及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共同驱动,正推动冷凝器行业迈入以高效、智能、环保为核心的全新发展阶段。

一方面,随着全球对节能环保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各国相继出台更为严格的制冷设备能效标准(如欧盟F-gas法规对高GWP值制冷剂的限制),而传统的铜管铝翅片冷凝器虽具备成本优势,但在换热效率与耐腐蚀性上的局限日益凸显,已难以满足新的能效要求。在此背景下,采用微通道技术、高效换热材料的冷凝器则凭借显著优势,正加速替代传统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据行业数据显示,这类新型冷凝器的节能率可提升15%-20%,体积更是缩小30%以上,在空间利用与能源消耗上实现了双重突破。

另一方面,制冰机等下游需求领域对能效的严苛要求正推动高效冷凝器技术快速产业化。以微通道铝制冷凝器为例,其通过结构创新实现重量减轻约35%、换热效率提升18%-22%,在制冰机市场的渗透率显著提升。同时,现代工业对冷凝性能提出更高标准,核心聚焦‌高效节能‌与‌稳定耐用‌两大维度:

‌能效突破‌:博维恩工业冷凝器通过优化翅片管设计与流体动力学分析,热交换效率提升超20%,热回收效率≥96%,单台设备年减排超500吨;

‌长效保障‌:采用航空航天级不锈钢材质与自清洁导流系统,抗腐蚀性提升60%,使用寿命延长至15年以上,年均故障率低于0.3%。

这类技术通过精细化优化翅片管设计与流体动力学特性,使制冷剂在冷凝器内部的流动更趋合理,热交换效率大幅提升,进而有效缩短了制冰机的制冷周期,降低了设备的运行能耗,为制冰机企业实现能效达标提供了关键支撑。‌

此外,制冰机等下游需求领域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也在倒逼冷凝器向智能化方向演进。随着工业4.0的深入推进,远程监控、自动检测等智能化功能已成为高端制冰机等的下游需求领域标配,这就对冷凝器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部分领先企业已率先推出搭载AI温控算法的智能冷凝器,该类产品可根据制冰机的实时运行工况自动调节风速,实现精准的温度控制;同时,通过嵌入多种传感元件与远程监控模块,能够对冷凝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潜在故障,并支持预测性维护,极大地提升了设备的运维效率与可靠性。

冷凝器行业的一系列技术升级,不仅提升了冷凝器的能效与可靠性,还拓宽了其应用边界‌。除了在高端制冰机领域的深度渗透,高效、智能、环保的冷凝器还逐渐进入智能家居、商用制冷、新能源汽车空调等新兴场景,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部件支持。

未来,随着制冰机等下游需求市场对性能要求的持续提升,冷凝器技术将进一步向高效、智能、环保方向演进。

未来,随着制冰机等下游需求市场对性能要求的持续提升,冷凝器技术将进一步向高效、智能、环保方向演进。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W)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空调量质双赢撬动我国旋转式压缩机行业需求 国产主导全球供给格局 美芝领跑

空调量质双赢撬动我国旋转式压缩机行业需求 国产主导全球供给格局 美芝领跑

从空调市场看,国内空调保有量超7亿台,进入“以旧换新”的存量时代,特别是北方大部区域如东北、华北出现的高温天气推动空调市场持续增长,根据数据,2024年中国家用空调销量为18977万台,同比增长20.9%;2025上半年中国家用空调销量规模12310.8万台,同比增长8.3%。同时,随着节能趋势的推进,我国变频空调市场

2025年11月14日
掘金电子制造核心环节 我国PCB钻孔设备行业乘风起 国产企业加速突围

掘金电子制造核心环节 我国PCB钻孔设备行业乘风起 国产企业加速突围

印制电路板是电子产品的基石,而精密钻孔是PCB制造中决定多层板互联可靠性和线路精细度的关键环节。中国作为全球PCB制造中心,其钻孔设备市场的发展,正是中国半导体及电子制造装备国产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当前,这一市场正经历着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在外部技术压力与内部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高端市场的国产替代已成为行业最

2025年11月12日
工业机器人赋能 我国RV减速器行业增长确定性高 政策助推国产力量崛起

工业机器人赋能 我国RV减速器行业增长确定性高 政策助推国产力量崛起

得益于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深入应用,我国RV减速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14-2017年,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迅速增长背景下,我国RV减速器市场规模维持较高增速;2018-2019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增速的放缓导致RV减速器市场规模增长停滞;2020年以来,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再度

2025年11月11日
我国数控机床潜力足、应用广 国产化分层显著 高端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数控机床潜力足、应用广 国产化分层显著 高端替代空间广阔

数控机床下游应用多点开花,汽车为第一大应用市场,其中新能源汽车持续催生新增量。近年来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规模稳步扩容,且因机床数控化率仍落后于发达国家,未来增长空间广阔。当前行业格局清晰,形成三大竞争梯队,不同档次产品国产化水平差异显著,高端领域国产化率不足20%。在利好政策护航、技术进步与产业链协同加持下,行业从上

2025年11月10日
我国跑步机出口“量额齐升”、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行业积极向智能化转型

我国跑步机出口“量额齐升”、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行业积极向智能化转型

我国跑步机行业已构建完整高效的产业链体系,发展势头强劲。健身人群扩容与居民收入提升形成双重驱动,持续释放家用、商用领域需求。作为全球最大生产国,行业凭借产业链与规模化优势,出口量额齐升、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国际竞争力稳步增强。同时,大数据、AI 等前沿技术推动行业向智能化转型,国内企业积极创新,推出多款功能丰富的智能产品

2025年11月10日
全球低压电器市场稳步复苏 中国借“双碳”东风迎千亿规模 “双雄”领跑竞争格局

全球低压电器市场稳步复苏 中国借“双碳”东风迎千亿规模 “双雄”领跑竞争格局

自疫情后,全球低压电器市场在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扩张与用电需求稳步提升的双重驱动下,呈现稳步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低压电器市场规模突破了4000亿元,2024年这一规模进一步增长到了4284亿元。从区域分布看,亚太地区以近4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2025年11月08日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国内人形机器人技术快速跟进国际前沿。2023年,中国已累计申请6618件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成为申请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以有效发明专利计算,中国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99件,仅次于日本的1743件,排名全球第二。从申请人所持有的有效技术专利数量来看,优必选科技已经在人形机器人的有效专利储

2025年11月07日
商用车强劲拉动我国多缸柴油机需求回暖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商用车强劲拉动我国多缸柴油机需求回暖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多缸柴油机凭借功率大、运行稳、噪音低等优势,长期占据我国柴油机市场八成以上份额,其需求与商用车市场走势高度同步。2025年1-9月多缸柴油机销量回升,需求回暖态势明显。近四年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CR4从2022年的43.86%逐步升至20251-9月的49.44%。同时,在“双碳”战略与环保政

2025年11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