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解液添加剂为锂离子电池关键原材料,常用的有VC、FEC、PS等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的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其性能的发挥离不开四大关键材料——正极、负极、隔膜与电解液。其中,电解液作为电池的“能量传输载体”,主要由锂盐(溶质)、溶剂及添加剂三部分组成。
尽管在电解液中,添加剂的质量占比一般仅在2%-10%,但成本占比却达到约10%-30%。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添加剂虽仅占电池总成本约5%,却是提升电池性能的核心要素。如VC能提升电导率,FEC可增强电池循环寿命等。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电解液添加剂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对电池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具体可通过优化电极-电解液界面(SEI膜)的稳定性、抑制电解液分解,进而有效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目前行业内常用的电解液添加剂主要有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丙烷磺酸内酯(PS)等。其中VC和FEC凭借优异的性能表现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两类添加剂,二者合计占据添加剂市场65%的份额,应用占比位居行业前列。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二、电解液添加剂市场正迎来强劲反弹,核心添加剂价格大幅上涨
进入2025年9月以来,受储能和动力电池需求增长推动,电解液添加剂市场正迎来强劲反弹,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核心添加剂价格大幅上涨。数据显示,碳酸亚乙烯酯(VC)作为关键成膜添加剂,其价格从2025年9月初的4.75万元/吨飙升至2025年11月12日的7.75万元/吨,涨幅达63%;而据鑫椤锂电数据,当日电池级VC散单价格单日跳涨68%,突破10-12万元/吨。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价格亦从2025年5月28日的3.3万元/吨升至2025年11月12的5.4万元/吨。这一波动凸显电解液添加剂“用量小、成本占比高”的特性——尽管质量占比仅2%-10%,但其技术壁垒显著支撑了价格弹性。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当前我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普遍采取“一单一签”的随行就市交易模式,价格调整极为频繁。这种定价方式反映出供应紧张的市场现状。
三、行业景气度提升或将加快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建设速度,目前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在VC/FEC领域布局相应产能
行业的景气度提升或将加快电解液添加剂行业的建设速度,目前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在VC/FEC领域布局相应产能。如海科新源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拥有碳酸酯系列、丙二醇、添加剂产品的产能分别为38.69万吨、5.24万吨及2083吨,碳酸酯系列、添加剂在建产能分别为2.3万吨、8200吨;华盛锂电在业绩说明会中表示,公司正积极推进“年产6万吨碳酸亚乙烯酯(VC)项目(一期3万吨)”。
目前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在VC/FEC领域布局相应产能
| 企业名称 | 相关情况 |
| 富祥药业 | 在子公司富祥(山东)和富祥科技分别投资建设了“年产6,000t锂电池添加剂项目”和“年产10,000吨VC和2,000吨FEC项目”。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形成年产8000吨VC产品及3700吨FEC产品的产能,位居行业前列。 |
| 华盛锂电 | 作为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市场领先的供应商之一,拥有VC、FEC产品年产能达14000吨,其中VC产能为9000吨。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年产6万吨碳酸亚乙烯酯(VC)项目(一期3万吨)”。 |
| 新宙邦 | 通过子公司江苏瀚康负责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研发、生产和销售,其FEC和VC添加剂产品稳定供应国内外电池客户。公司当前拥有VC、FEC产能合计超1万吨。 |
| 永太科技 | 生产碳酸亚乙烯酯(VC),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添加剂。 |
| 天赐材料 | 作为全球电解液龙头,已实现垂直一体化布局,整合了电解液关键原材料完整价值链的生产。公司LiPF6、LiFSI、添加剂等关键原料自供比例极高,抗成本波动能力强。 |
| 海科新源 |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拥有碳酸酯系列、丙二醇、添加剂产品的产能分别为38.69万吨、5.24万吨及2083吨,碳酸酯系列、添加剂在建产能分别为2.3万吨、8200吨。 |
| 孚日股份 | VC精制项目与VC合成项目已全面投产,年产能达1万吨。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四、我国电解液添加剂供需紧张或持续至2026年,头部企业凭借产能和技术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
分析认为,对于本轮电解液添加剂涨价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我国市场供需错配的持续发酵。
进入2025年以来,下游锂电池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储能市场的强劲表现。目前,储能市场已成为超级增量。有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94.91GW,5年增长了将近30倍,相当于给新型电力系统配上了“巨型充电宝”。而仅上半年,我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23.03GW/56.12GWh左右,功率规模和能量规模均同比增长68%。另外,2025年1-9月国内储能项目新增招标255.8GWh,同比增长97.7%。即使保守看待第四季度,全年招标量至少可达361.6GWh。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储能市场爆发带动储能电池出货量猛增。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430GWh,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28%。其中第三季度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165GWh,同比增长65%。
数据来源:ICC鑫椤储能数据库,高工锂电,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而面对需求的快速攀升,电解液添加剂的供给端却未能及时响应,使得供需错配凸显,且这一现象短期难改。
一是,此前电解液添加剂市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期,部分中小企业因盈利不佳而选择停产或减产,导致行业整体产能有所下降。
二是,停产产能复工缓慢。停工产能复工需3个月以上时间爬坡,难以迅速缓解当前供应紧张局面。
三是,添加剂生产过程中涉及到较高的技术壁垒和环保要求,新产能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一般是12-18个月),短期内难以快速释放。
四是,部分二、三线VC厂家由于未在头部客户中进行验证,供应范围或受限于二、三线企业。
对此,分析认为,电解液添加剂供需紧张局面可能持续至2026年年中,价格在这一时期或居高不下。而随着添加剂价格快速上涨,产业链利润重新分配,头部企业凭借产能和技术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目前在我国电解液添加剂市场上,山东亘元新材料、韩国天宝产业、江苏华盛、永太科技、新宙邦等厂商占据主要市场。(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