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相关定义及产业链图解
城市园林绿化行业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的行业。其涵盖了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和绿化养护等多个方面,旨在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同时也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功能。从分类上看,城市园林绿化行业主要可以分为市政园林和地产园林两大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城市园林绿化行业产业链是一个涵盖多环节的综合性系统,其结构可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大板块,各环节紧密关联并形成完整生态链。具体来看,城市园林绿化行业上游为基础物料及相关设备供应,包括苗木、花卉、草坪等植物材料,石材、水电管材、景观灯具等硬质材料,割草机、灌溉系统等机械设备。中游为核心服务环节,包括设计规划、工程施工及技术支撑等。下游为应用与维护,其中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市政与地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城镇化推动叠加旧城改造,给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提供可持续需求空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城镇化的建设发展情况及水平有较强的联系。一方面,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带动了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持续扩大。在城市建成区面积中,生态环境居住区域对于绿化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促进了城市景观绿化的需求不断上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观研天下整理
另一方面,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存在面积较大的旧城区域,这些旧城绿地系统萎缩、生态功能退化问题突出,需对其进行改造,通过采取系统性策略,结合规划、技术与管理手段,实现生态修复与城市功能提升的协同。而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对城市景观的更新改造需求也不断提升。
当下,在城市更新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旧城区域绿地系统修复与生态功能提升已成为政府统筹协调的重点领域。因此,在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的过程中,旧城改造也为城市景观建设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包括旧城改造在内的城市更新相关政策(部分)
时间 | 部门 | 政策文件 | 主要内容 |
2023年7月 |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 加强部门协调,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与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等工作相衔接,同谋划、同选取、同推进,加强政策集成,形成工作合力。 |
2023年7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 | 结合推进城市更新,强化存量片区改造与支持消费新场景发展的硬件功能衔接。 |
2023年11月 | 住房城乡建设部 | 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 | 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依据城市体检报告,制定城市更新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生成城市更新项目库,统筹推进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活力街区打造、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城市生态修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城市更新工作。 |
2024年3月 | 国务院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 围绕建设新型城镇化,结合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以住宅电梯、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环卫、城市生命线工程、安防等为重点,分类推进更新改造。 |
2024年3月 | 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部门 | 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 | 开展城市标准化行动,研究制定城市体检评估标准,完善城市更新相关标准,推进城市设计、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风貌塑造、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标准化建设。 |
2024年5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 | 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 加强城市数字化转型与城市更新、空间优化、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信用等重大战略与政策衔接协同。 |
2024年7月 | 国务院 | 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 | 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落实相关税费优惠减免政策。研究完善城市更新的土地和规划政策,允许土地用途兼容、建筑功能混合。 |
2024年8月 |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关于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结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重点工作,对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整治。 |
2024年10月 | 民政部、商务部、中央网信办 | 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 | 结合完整社区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危旧房改造和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等城市更新工作,同步推进补齐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 |
2024年12月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 | 建立房屋建筑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强化数据共享,在城市建设、城市更新过程中同步更新房屋建筑的基础信息与安全隐患信息,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面、功能完备、信息准确的城市房屋建筑综合管理平台。 |
2025年3月 | 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 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方案 | 放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就业增量。跟踪政府投资建设重点项目,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加大城市更新领域投资,加快释放带动就业效果。 |
2025年4月 | 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 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 | 各城市要按照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原则,突出本次城市更新的重点内容,聚焦城市老城区,集中打造城市更新的样板项目,形成样板片区。同时,应与现有支持政策做好统筹衔接,具体项目上不得重复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车购税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其他渠道中央资金,防止交叉重复。 |
2025年5月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 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效果、巩固提升的工作路径。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城市体检评估结果,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确定城市更新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建设项目和实施时序,建立完善“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强化城市设计对城市更新项目实施的引导作用,明确房屋、小区、社区、城区、城市等不同尺度的设计管理要求。不断完善适应城市更新的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管理制度。 |
2025年7月 |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 新建居住区要落实托育服务设施与新建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的要求,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要结合城市更新工作加快补充托育服务设施。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综上所述,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所带来的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为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提供可持续的需求空间。
三、政策红利推动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向生态修复、智慧管理等方向升级
城市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应对气候变化、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城市绿化条例》《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将城市绿化纳入国家战略体系,并将绿化目标从“面积指标”转向“生态功能提升”,推动“公园城市”“海绵城市”等试点工程,强调绿化与城市韧性建设的融合。
如《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当前行业政策趋势正从“量”向“质”转变,强调生态功能、公众参与和智慧化管理,各地通过立法细化标准,推动绿色宜居城市建设。对此,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也正逐渐向生态修复、智慧管理等方向升级。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相关政策(部分)
时间 | 政策文件 | 相关内容 |
1992年 5月 | 《城市绿化条例》 | 对园林绿化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 |
2015年4月 |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 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
2021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提出:“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绿环绿廊绿楔绿道,推进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样板。” |
2021年6月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 | 提出“加大城乡公园绿地建设力度,形成布局合理的公园体系。提升城乡绿地生态功能,有效发挥绿地服务居民休闲游憩、体育健身、防灾避险等综合功能。” |
2021年10月 | 《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 提出促进区域和城市群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碳减排扎实推进;到2035年,城乡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发展,碳减排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和乡村品质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更加美好,城乡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
2022年10月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 提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
2024年1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 确定工作目标: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一批实践样板,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国家生态安全更加稳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展望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重点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生态环境健康优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美丽中国全面建成。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四、需求与政策驱动下,我国城市绿地面积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断增长
在需求与政策驱动下,近年我国城市绿地面积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5-2023年我国城市绿地面积从267万公顷增长到365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40.1%增长到43.3%。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五、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市场参与者众多,整体上呈现“大行业、小公司”格局
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市场参与者众多,包括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其中,大型企业通常拥有更强的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能够承担大规模的园林绿化项目,如城市公园、市政绿化等,这类企业因其资金雄厚、经验丰富,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中小企业则更多地集中在特定领域或提供专业服务,比如绿化苗木、花卉、草坪及相关的养护服务。总体来看,虽然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市场参与者众多,但整体上仍呈现“大行业、小公司”格局。(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