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驱动与降本需求共振 我国内河港口航道建设行业迎来万亿级投资纪元

前言:

目前,我国拥有庞大的内河航运网络,但高等级航道占比偏低,与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和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矛盾。数据显示,我国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已超过1600吨,但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占比仅12.4%,部分主干航道拥堵问题时有发生,升级扩容需求极为迫切。

在此背景下,国家政策聚焦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从《“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到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一系列顶层设计明确了以“五纵四横两网”为骨架的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蓝图,并设定了到2025年新增2500公里高等级航道的具体目标。巨大的市场空间随之开启,预计至2035年,我国内河港口航道建设行业相关投资规模将高达3.9万亿元。

1、内河港口航道建设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内河港口航道建设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中国拥有丰富的水系资源,长江、珠江、淮河、黑龙江等大河及其支流构成了庞大的内河航运网络。内河港口航道建设行业是指为提升内河通航能力而进行的航道疏浚、整治、渠化,以及港口码头、护岸、装卸设施等水工建筑物的建造和维护的综合性产业。在经济环保、国家战略支撑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因素影响下,内河港口航道建设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内河港口航道建设战略地位凸显原因

<strong>内河港口航道</strong><strong>建设战略地位凸显原因</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大吨位船舶运输成本更低,内河港口航道等级提升必要性强

近年来,随着水运单位运输成本和能耗随船舶吨位逐渐下降,高等级航道发展必要性充足。运输成本方面,与100吨级船舶比较,1000吨级船舶运输成本可下降62%,显著低于铁路等方式。能耗方面,300-1000载重吨的船舶单位运输能耗呈现快速下降趋势,1000-3000载重吨能耗下降速度趋势减缓。而欧洲以IV级航道作为欧洲内河航道网标准,航道水深2.5米,对应1350载重吨机动船。

航道等级分类标准

航道等级

I

II

III

IV

V

VI

VII

船舶吨级(t

3000

2000

1000

500

300

100

50

航道水深(m

3.5-4.0

2.6-3.0

2.0-2.4

1.6-1.9

1.3-1.6

1.0-1.2

0.7-0.9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高等级内河港口航道发展空间足、建设需求迫切

同时,2024年,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87万公里,比2023年末增加528公里。等级航道通航里程6.84万公里,占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比重为53.2%,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通航里程1.60万公里、占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比重为12.4%。

2024年末各等级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别为:一级航道2192公里,二级航道4470公里,三级航道9304公里,四级航道11811公里,五级航道7380公里,六级航道16248公里,七级航道16992公里。等外航道6.03万公里。

2024年末各等级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别为:一级航道2192公里,二级航道4470公里,三级航道9304公里,四级航道11811公里,五级航道7380公里,六级航道16248公里,七级航道16992公里。等外航道6.03万公里。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

但是,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我国内河货运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平均吨位已超过1600吨,目前国家高等级航道承担全国80%以上内河货运量。根据中国砂石协会资料,西江航道存在严重滞航堵船问题,2023年2月28日,桂平船闸上下游滞航船舶总数每日均超过400艘,高等级航道建设需求迫切。

4、国家聚焦重点航道,高等级内河港口航道等级里程剩余增量清晰

因此,2021年1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规划到2025年新增及改善内河航道里程5000公里左右,其中新增国家高等级航道2500公里左右,纵向重点航道方面新增平陆运河,至此水运高等级航道规划可概括为“五纵四横两网”布局。

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展内河水运网络货运平台。有序发展集船货撮合交易、联运服务等功能的内河水运网络货运平台,推动运输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先行探索,鼓励相关港航企业开展网络平台水路货物运输业务。研究建立适应新业态发展的管理制度,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完善“长江e+”等流域、区域航运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加强港口、航道、船舶、海事等公共数据资源支撑。

“五纵四横两网”布局中五大运河分布图

<strong>“五纵四横两网”布局中五大运河分布图</strong>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2024-20256月我国内河港口航道建设行业相关政策情况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56

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

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发展内河水运网络货运平台。有序发展集船货撮合交易、联运服务等功能的内河水运网络货运平台,推动运输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先行探索,鼓励相关港航企业开展网络平台水路货物运输业务。研究建立适应新业态发展的管理制度,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完善“长江e+”等流域、区域航运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加强港口、航道、船舶、海事等公共数据资源支撑。

20253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

以“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为方向,提出着力优化主干线大通道、全面畅通高等级航道网、巩固提升港口枢纽能级、提高运输组织化智能化水平等重点任务,更好发挥内河水运大运量、低成本比较优势,更好服务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202411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研究推进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加快“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挖掘长江、珠江等干线航道通行潜力,加快推进平陆运河建设,加快长江中游荆江河段二期工程、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二期工程等前期工作。

20248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国家铁路、公路、水运网络,推动不同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有效衔接,降低空载率和不合理客货运周转量。

20246

交通运输部

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

提高水运组织化、智能化水平。强化科技引领、数据赋能,全面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开展有组织的科技攻关,推动港口装卸、库场作业等自动化、智能化运营技术研发应用和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加强重点港口航道监测视频和生产运行数据采集汇聚。加强长江、西江等国家高等级航道智慧化建设。

20245

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

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

加强监督考核,将交通运输设备更新换代情况纳入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评价体系和铁路、公路、水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评估体系。

20244

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效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提升服务保障能力。聚焦安全生产监管、新业态监管、工程质量监管、公路水运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全面提升执法办案能力,促进行政执法与交通运输业务工作相融合,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20243

国家能源局

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

进一步发挥临港和开放平台优势。支持有关新区把握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以及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广州港等建设国际枢纽港的机遇,重点发展临港产业和现代航运服务业,提升港口枢纽、水运通道功能,促进要素集聚,拓展陆海内外联动和向海经济发展空间。

20241

交通运输部

关于做好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推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推进工程环境保护技术应用。推动公路选线、水运工程选址等方法创新发展,科学合理的有效避让不良地质地段,增强工程本质安全水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国家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稳步推进,重点干线航道扩能升级进展顺利

当前,我国内河形成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18条主要干支流高等级航道(“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和28个主要港口的布局。以平陆运河工程为代表的重大水运进展顺利。

“十四五”水运通道项目“五纵四横”推进情况

类别

项目名称

规划/建设/完工情况

五纵

江淮运河

2027年,江淮干线通航能力全面提升,新增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210公里,江淮运河总水运量超过1.5亿吨;港口功能布局基本成形,沿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5万标箱,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现代化江淮干线水运大通道基本形成。

江淮运河支线航道建设。淠淮航道工程:按三级标准建设航道39公里。丰乐河—杭埠河航道工程:按三级标准整治丰乐河、杭埠河35公里,按四级标准整治杭埠河20公里。

平陆运河

2022M8开工,2023318日一期工程提前完工,523日全线动工建设,111日进入船闸主体建设阶段,1231日青年枢纽泄洪闸实现通水。开工建设两年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86.3亿元,开挖土石方约2.2亿立方米,顺利实现“双过半”。

京杭运河

20176月,京杭运河湖西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江苏段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京杭运河苏北段全线达到二级通航标准,2000吨级船舶可畅行无阻。2023M6,京杭运河苏南段航道“三改二”暨谏壁船闸扩容改造工程在江苏镇江启动,2025年工程完工后,212公里京杭运河苏南段提升至二级航道标准,实现2000吨级船舶全天候畅行京杭运河江苏段。

浙赣粤通道

浙赣粤运河由赣粤运河、浙赣运河组成,其中赣粤运河规划全长约1228公里(江西境内全长758公里),规划投资匡算约1500亿元;浙赣运河规划全长约760公里(江西境内全长410公里),规划投资匡算约1700亿元,对完善全国高等级航道网布局,形成内河水运新格局,高效连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家战略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汉湘桂通道

2021-2022年,湖南、广西交通运输厅委托院士专家对湘桂运河线路方案、通航标准、水资源配置、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将进一步落实国家要求,推进生态环境影响、水资源配置、投融资模式等专题深化研究工作,为湘桂运河技术决策夯实研究基础。

四横

长江干线

截至2023年,长江干支线高等级航道里程达上万公里,实现5万吨级海轮直达南京、万吨级船舶直达武汉、3000吨级船舶直达重庆、2000吨级船舶直达宜宾,形成了一条“联通川渝湘、畅行鄂赣皖、通达江浙沪”的水上高速路,长江干线亿吨大港已达15个。

西江航运干线

2018年,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开工建设。2021年,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行,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连续两年超过1.5亿吨,成为全国天然河流过坝货运量最大的船闸。2019年,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二期主体工程开工建设,2022M12,交工验收。2024M4,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建设任务完成,项目起于长洲水利枢纽下游引航道出口,止于梧州界首,航道里程24公里,建设规模为通航3000吨级船舶。

松花江/黑龙江航道

2024M8,召开松花江下游重点浅滩航道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协调会议,安排部署松花江下游重点浅滩航道建设工程下步工作,该工程为“内河水运‘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表”项目。

淮河干流等干线

2024M6,淮干项目全线完工。淮河干流航道安徽段西起豫皖省界三河尖,东至苏皖省界红山头,全长363.9公里。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2025年6月4日,中国三峡电子采购平台发布《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勘察设计招标公告》。根据公告,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可研阶段项目静态总投资约766亿元、总工期100个月(不含筹建期12个月,项目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包含三峡枢纽新通道工程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两部分,项目实施主体为三峡水运新通道(湖北)有限公司,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三峡枢纽新通道工程位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已建三峡船闸北侧,采用双线连续五级船闸方案,包括上游引航道、下游引航道及船闸主体段三部分,线路总长约6680米。工程航道等级为I级,设计通航船舶吨级为10000吨级,工程等别为I等。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位于已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左侧,采用拆除现有三号船闸并新建两线船闸方案。工程航道等级为I级,设计通航船舶吨级为10000吨级,工程等别为I等。

自2025年以来,水利部聚焦国家水网建设精准发力,加快“两重”建设水利重大项目实施,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工程加快建设,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正在全线加速推进。全国新开工10项重大工程,广西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安徽江巷灌区、宁夏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和浙江老石坎水库扩容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而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其勘察设计招标标志着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6、高等级内河港口航道投资空间广阔,重点省市水运建设加快推进

此外,我国水运投资显著提速。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完成水路固定资产投资2208亿元,比上年增长9.5%。内河航道方面,2024年末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8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28公里。等级航道通航里程6.84万公里,占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比重为53.2%,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通航里程1.60万公里、占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比重为12.4%。

此外,我国水运投资显著提速。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完成水路固定资产投资2208亿元,比上年增长9.5%。内河航道方面,2024年末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87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528公里。等级航道通航里程6.84万公里,占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比重为53.2%,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通航里程1.60万公里、占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比重为12.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高等级航道里程剩余增量方面,截至2023年底,国内高等级航道里程1.54万公里,相较于2020年底增长1000公里,到2025年尚有1500公里预计增量,到2035年有9600公里预计增量。以平陆运河、荆汉运河、江淮运河、湘桂运河为参考标准(均为I、II级河道),每公里运河河道投资额达4.06亿元,2025-2035年国内投资空间分别达6094亿元、39001亿元。

2025-2035年我国高级航道投资空间预测前景

名称

里程(公里)

投资额(亿元)

平陆运河

134.2

727

荆汉运河

236

784

江淮运河

355

1154

湘桂运河

300

1500

单位里程投资额(亿元/公里)

4.06

2025年增量空间(公里)

1500

2035年增量空间(公里)

9600

2025年投资空间(亿元)

6094

2035年投资空间(亿元)

39001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驱动与降本需求共振 我国内河港口航道建设行业迎来万亿级投资纪元

政策驱动与降本需求共振 我国内河港口航道建设行业迎来万亿级投资纪元

目前,我国拥有庞大的内河航运网络,但高等级航道占比偏低,与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和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矛盾。数据显示,我国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已超过1600吨,但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占比仅12.4%,部分主干航道拥堵问题时有发生,升级扩容需求极为迫切。

2025年09月10日
低渗透率、高增长率 我国智能床垫行业发展空间大 产品技术持续进阶

低渗透率、高增长率 我国智能床垫行业发展空间大 产品技术持续进阶

当前,我国居民睡眠问题日益突出,平均每晚睡眠时长仅为6.75小时,且该时长呈下降趋势。2025年我国睡眠市场消费中智能电动床和智能床垫占比分别仅有4%,并且市场渗透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智能床垫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大。同时,龙头公司也开始针对市场需求加速布局,目前部分床垫产品已经实现对睡眠质量进行主动干预,提供助眠、防止打鼾

2025年08月27日
我国岩土工程行业数字化显著发展 “一带一路”出海机遇下市场或将由分散到集中

我国岩土工程行业数字化显著发展 “一带一路”出海机遇下市场或将由分散到集中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内大中型专业岩土工程企业迎来出海机遇,未来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我国岩土工程行业或将由分散到集中。“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大量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站、工业园区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几乎所有的基建项目均涉及岩土工程业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较大需求仍持续存在。2025年H1,我国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智能门锁市场增速放缓但线上销量强劲增长 出厂和零售均价下跌

我国智能门锁市场增速放缓但线上销量强劲增长 出厂和零售均价下跌

自2021年起我国智能门锁市场增速放缓,销量增长持续减速,至2024年出现负增长,全年销量同比下降3.00%。其市场结构显著变化:B端市场份额从2019年65%降至2024年44.1%,C端则提升至54.6%。同时随着C端市场的快速发展,智能门锁行业加速向线上渠道转型,线上销量实现强劲增长。

2025年07月03日
量价齐升 我国床垫行业前景可期 市场长期处于分散竞争状态

量价齐升 我国床垫行业前景可期 市场长期处于分散竞争状态

国内床垫需求市场庞大。随着我国城镇化稳步推进,新增住房交易以及存量房再装修将形成更多的床垫消费需求。随着国内消费者健康睡眠及换新意识的逐步提升,国内床垫使用年限有望逐渐缩短,将带动床垫更换需求的增长,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量空间。

2025年05月14日
我国户外家具市场需求潜力大 跨境电商正成为重要销售渠道 未来品牌是经营重点

我国户外家具市场需求潜力大 跨境电商正成为重要销售渠道 未来品牌是经营重点

户外家具起源于欧美国家。近年来随着全球消费者对户外生活空间的重视,以及对高质量户外家具产品的需求增加,推动全球户外家具市场不断增长。2020-2023年全球户外家具市场价值从171亿美元增长到了193.8亿元左右。预计到2027年全球户外家具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29亿美元,显示出市场的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三大核心引擎驱动发展 市场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三大核心引擎驱动发展 市场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每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这为工程设计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0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1%,带动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稳步增长。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现状分析:园区智慧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巨大潜力待释放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现状分析:园区智慧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巨大潜力待释放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发展环境良好,在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等因素推动下,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19-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26%。目前,我国大多数智慧园区还处在1.0阶段,仅有少部分达到2.0阶段,距离3.0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由此可见,我国智慧园区市场远未达到饱和状态,仍有充足潜力有待释放。

2025年04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