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前言: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1、肿瘤发病人数高居不下,肺癌是主要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

全球肿瘤的发病人数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环境恶化及社会压力增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居高不下,其中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以及胃癌等为主要高发癌种。美国癌症协会的旗舰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于2024年发布的全球前十大癌症发病和死亡数据中,肺癌是最高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分别为248万人、182万人。

全球肿瘤的发病人数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环境恶化及社会压力增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居高不下,其中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以及胃癌等为主要高发癌种。美国癌症协会的旗舰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于2024年发布的全球前十大癌症发病和死亡数据中,肺癌是最高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分别为248万人、182万人。

数据来源:《临床医师癌症杂志》

数据来源:《临床医师癌症杂志》

数据来源:《临床医师癌症杂志》

2、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超过两千亿美元

抗肿瘤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缓解恶性肿瘤(癌症)的一类药物,通过不同机制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是癌症综合治疗的基石手段之一。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为2621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600亿美元。

抗肿瘤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缓解恶性肿瘤(癌症)的一类药物,通过不同机制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是癌症综合治疗的基石手段之一。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为2621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600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以及胃癌等为我国主要高发癌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生活方式、环境污染及早期诊断能力提升共同导致了癌症发病率的持续上升。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数位居全球第一,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甲状腺癌是主要高发癌种。癌症已成为中国居民的首要死因之一,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生活方式、环境污染及早期诊断能力提升共同导致了癌症发病率的持续上升。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数位居全球第一,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甲状腺癌是主要高发癌种。癌症已成为中国居民的首要死因之一,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数据来源:国家癌症中心

数据来源:国家癌症中心

数据来源:国家癌症中心

4、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从传统化疗时代迈入精准靶向和免疫治疗的新纪元

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是全球增长最迅速的市场之一,已从传统化疗时代迈入精准靶向和免疫治疗的新纪元。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新发和存量患者基数巨大,构成了市场的刚性需求基础;二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入ICH,实施优先审评、突破性治疗药物等政策,极大缩短了创新抗肿瘤药的上市时间;三是,每年一次的医保谈判,将大量临床价值高的抗肿瘤新药纳入目录,通过“以价换量”实现快速市场渗透,让更多患者用得上药;四是,“健康中国2030”战略将癌症防治作为重要目标,提升了全社会对肿瘤治疗的投入和关注;五是,从“有药可用”到“用得起好药”,患者和医生对精准、高效、低毒的创新疗法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也补充了支付体系。

基于此,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万亿元。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676亿元。同时,我国抗肿瘤的治疗方式也经历巨大变化,2018年化疗占比高达78.0%,但2024年已下降至43.8%,而靶向治疗占比由2018年的21.4%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47.1%,也已成为中国最主流的抗肿瘤治疗方式。

基于此,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万亿元。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676亿元。同时,我国抗肿瘤的治疗方式也经历巨大变化,2018年化疗占比高达78.0%,但2024年已下降至43.8%,而靶向治疗占比由2018年的21.4%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47.1%,也已成为中国最主流的抗肿瘤治疗方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长远来看,从广谱抗癌向“精准化、个体化”深入,伴随诊断的价值日益凸显,肿瘤治疗也将越来越像“慢性病管理”。同时,人工智能将广泛应用于新药发现、临床试验设计、真实世界研究及个性化治疗方案推荐。而在医保基础上,商业健康保险、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如“惠民保”)将共同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支撑创新药的市场回报。此外,ADC、双抗、细胞与基因治疗、mRNA肿瘤疫苗等将是未来十年的核心竞争战场。(WYD)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行业井喷 童颜针、少女针竞争激烈 羟基磷灰石迸发活力

再生材料类型日益丰富,成为注射类医美赛道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55亿元,2021-2024年CAGR为109%。预计2030年我国医美注射类再生材料市场规模约151亿元,2024-2030年CAGR达18%。

2025年10月02日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迎来广阔蓝海市场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其核心耗材——血液透析管路,直接关乎百万患者的“生命线”。当前,在庞大且持续增长的ESRD患者基数、远未饱和的透析治疗率、以及国家层面对基层血透服务普及的大力推动下,中国血液透析管路行业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30年将超过60亿元。

2025年10月01日
科技创新大爆发、政策战略机遇显现 国内智慧中医行业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科技创新大爆发、政策战略机遇显现 国内智慧中医行业千亿级市场加速成型

中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医学体系之一。与西医相比,中医副作用小、更注重预防保健和长期健康管理,尤其是慢性病的管理和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慢性病率上升,截至2025年,中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35%-45%,管理人群规模约5-6亿。

2025年09月30日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小核酸药物主要具备靶标可及性广、靶向性/特异性强、研发效率高、给药间隔长等优势,在精准靶向给药的同时,显著提升慢病患者依从性,打开潜在临床需求。2024年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达到52.47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

2025年09月26日
原料产能狂飙的隐忧:我国GLP-1市场价值将重构 行业迈入多靶点、口服新纪元

原料产能狂飙的隐忧:我国GLP-1市场价值将重构 行业迈入多靶点、口服新纪元

全球超重与糖尿病人群迅猛增长,催生了GLP-1药物千亿市场,也推动其上游原料药行业进入黄金时代。国内企业利润暴增、产能狂飙的背后,却隐藏着技术代差、专利围城与产能过剩三重险境。当市场红利见顶,一场以多靶点、口服化、长效化为方向的价值重构已然开始。

2025年09月25日
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生物制剂可挖掘空间较大 中国企业强势入场

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生物制剂可挖掘空间较大 中国企业强势入场

随着特应性皮炎患者数量增多,特应性皮炎药物迎来良好增长机遇。2024年全球特应性皮炎患者约6.59亿人,国内达6740万人;预计2030年全球特应性皮炎患者数量达7.55亿人,国内达8170万人。

2025年09月18日
政策集采降价将刺激种植牙行业需求井喷 国产以高性价比优势跻身市场前列

政策集采降价将刺激种植牙行业需求井喷 国产以高性价比优势跻身市场前列

种植牙行业主要分为韩国、欧美及国产三个企业群体,行业集中度较高。以四级纯钛种植牙产品系统、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为统计范围, CR2为45.78%,CR5达69.94%。

2025年09月17日
患者数量增长+集中采购推动 我国人工晶体市场需求释放 国产化进程不断推进

患者数量增长+集中采购推动 我国人工晶体市场需求释放 国产化进程不断推进

人工晶体是白内障手术中的必备耗材。当前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最新数据表明,白内障仍是全球首位致盲眼病,占可避免盲的51.5%。而规范化的白内障手术成功率已达98%以上,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治疗方案。其中目前常见的白内障手术方式是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或飞

2025年09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