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20岁至79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达5.89亿,催生庞大血糖监测市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血糖监测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由于胰腺产生不足够的胰岛素或人体无法有效利用已产生的胰岛素而引发。高血糖或血糖升高是糖尿病失控的常见结果,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人体的多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并把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联合国糖尿病日”。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升级、缺乏运动等问题日益突出,叠加遗传因素与环境诱因的共同作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4月发布的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24年全球20岁至79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89亿,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每4人就有1人患病,总人数达1.58亿。预计到2050年,全球20岁至79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的总数将攀升至8.53亿。
而聚焦中国市场,糖尿病患病形势同样严峻。2024年我国20-79岁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1.48亿,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增至1.68亿。
数据来源: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观研天下整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治疗与管理是长期课题。除了胰岛素、降糖药等药物干预外,日常血糖检测与科学管理更是控制病情的关键。而作为贯穿糖尿病诊疗全程的核心环节,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患者日常自查、医生评估治疗效果,还是调整个性化治疗方案,都离不开精准血糖数据的支撑。可见,5.89亿全球患者的刚性需求,直接催生了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二、指尖采血血糖仪稳步扩容,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正成为血糖监测领域的主流方向
血糖监测是指系统、定期测量血糖水平以跟踪和管理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以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他们使用血糖监测来评估他们的身体如何处理葡萄糖,并就药物、饮食和生活方式做出明智的决定。
当前主流的监测方式分为传统常规监测方式和新型持续监测方式两大类。其中传统常规监测包括指尖采血血糖仪、实验室核心检测等。新型持续监测包括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等。当下,指尖采血血糖仪增长平稳,而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凭借技术优势,正快速成为血糖监测的重要变革方向。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指尖采血血糖仪是通过采集指端末梢血监测血糖水平的便携式设备,更是糖尿病患者日常自我管理的核心工具。在我国血糖监测市场发展中,这类设备凭借技术成熟、价格亲民、操作便捷的优势,始终稳固占据基础监测市场的核心地位,2024年其销量在血糖仪市场中占比高达82%,且持续保持稳步扩容态势。作为家用血糖监测的经典选择,它覆盖场景广泛,既满足普通糖尿病患者日常自我监测的核心需求,也适配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诊疗场景,市场需求持续稳定释放。据预测分析,2030年我国包含指尖采血血糖仪在内的血糖仪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0亿元,2020-2030年对应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9.1%。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因其在准确性、便利性和适用性上的优势,正逐渐取代传统“间断点测”方式,满足市场对全天候血糖波动趋势监测的需求,成为血糖监测领域的主流方向。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是指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监测技术。与传统指尖采血血糖仪相比,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无需反复针刺采血,可实现7×24小时连续血糖数据采集,不仅能精准捕捉血糖波动曲线、发现隐匿性高血糖或低血糖,还能为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撑。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近年来随着技术迭代推动产品稳定性提升、国产替代加速带来的价格下探,以及医保政策扶持与患者健康管理意识的升级,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的应用场景正从三甲医院内分泌科逐步向基层医疗机构、家用市场延伸,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成为驱动血糖监测行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力量。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持续血糖监测系统规模为5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全球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市场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至365亿美元。其中,我国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市场有望于2030年增长至26亿美元,2020-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4%。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三、企业相继布局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赛道,国产企业正逐步打破海外巨头(雅培、德康)技术垄断
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布局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赛道,从早期海外巨头雅培、德康,到如今国内医疗器械企业集体发力,三诺生物、鱼跃医疗、微泰医疗、硅基仿生等头部玩家相继涌入,使得竞争日渐激烈。而在此过程中,三诺生物、鱼跃医疗、微泰医疗等国产企业通过持续研发投入,逐步打破海外巨头(雅培、德康)的技术垄断。
如鱼跃医疗新一代CGM产品Anytime4系列和Anytime5系列同步问世。其中,借助AI升级算法,Anytime5系列的核心技术指标已达到全球头部水平。三诺生物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葡萄糖传感制备技术,在精准性、稳定性及抗干扰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同时,该企业创新地将AI技术深度融入慢病管理全流程,其自主研发的SinoGPT系统结合DeepSeek大模型,构建了“血糖监测—数据分析—行为干预”的完整数字化闭环管理体系。
NMPA批准国产CGM产品列表(部分)
| 公司名称 | 获证时间 | 型号 |
| 江苏鱼跃凯立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5/4/1 | Anytime5、Anytime5Pro、Anytime5P、Anytime5HPro、Anytime5H、Anytime5h、Anytime5hPro、Anytime5HSE |
| 江苏鱼跃凯立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5/1/24 | Anytime4H、Anytime4HPlus、Anytime4h、Anytime4hPlus、Anytime4SE、Anytime4Pro、Anytime4 |
|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 2024/12/13 | H6,h6,i6、i6s、i6Pro |
| 上海移字科技有限公司 | 2024/5/10 | MD-MY-008 |
| 苏州中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2024/4/30 | TG-IA,TG-IB,TG-IC,TG-ID |
| 南通九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2024/2/21 | GN-2 |
| 北京深纳普思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2024/2/5 | M8 |
| 微泰医疗器械(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2024/2/5 | GX-01、GX-02、GX-03、GX-01S、GX-02S、GX-03S |
| 深圳硅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2023/8/1 | GS1-P1、GS1-P2 |
|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 2023/3/31 | i3、H3、13、h3 |
| 浙江凯立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2023/3/15 | CT3、CT3A、CT3B、CT3C、CT15 |
| 圣美迪诺医疗科技(湖州)有限公司 | 2023/3/14 | CGM-303 |
| 普林斯顿医疗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 2023/2/20 | CGMS-2009 |
| 圣美迪诺医疗科技(湖州)有限公司 | 2022/4/1 | CGM-S203、CGM-T203、CGM-SF203 |
| 微泰医疗器械(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2021/11/3 | G7、G7-A、G7-B |
| 深圳硅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1/3 | GS1、GS1-7、GS1-10 |
| 南通九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0/26 | GN-I |
| 湖州美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2021/9/26 | RGMS-I、RGMS-II、RGMS-II |
| 浙江凯立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2021/2/7 | CT2、CT2A、CT2C、CT2D、CT14 |
资料来源:NMPA,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技术壁垒的逐步攻克,本土企业近年来纷纷崭露头角,国产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品牌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如2025年前三季度,三诺生物营业总收入达34.53亿元,同比增长8.5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37亿元,同比增幅达33.25%。鱼跃医疗营收达65.45亿元,其中CGM系列产品成为重要的新增长极。
目前国产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正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打开下沉市场:当前主流产品终端售价集中在300-600元/套(传感器单价),较雅培同类产品(约800-1200元/套)低30%~50%,叠加医保集采政策对创新医疗器械的倾斜(如部分地区已将CGM纳入门诊特殊病报销目录),进一步推动渗透率提升。
不过,虽然当前国产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企业在技术、产品与市场三个维度均已取得实质性突破,并形成“技术验证-产品落地-市场放量”的初级发展链条。三诺生物、鱼跃医疗、硅基传感等头部企业关键指标也已达国际水平,推动国产替代的步伐明显加快。不过,要实现从“国产替代”到“全球竞争”的跨越,本土企业还面临着“基层医疗人员专业能力不足、院外数据与院内诊疗脱节”等问题,仍需在多个维度持续发力、攻坚克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四、我国血糖监测市场竞争格局呈现进口品牌与本土企业并存的态势
我国血糖监测市场竞争格局呈现进口品牌与本土企业并存的态势。从血糖仪市场来看,我国血糖仪院内市场主要被罗氏等海外龙头占据,院外市场国产产品凭借性价比优势,市占率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13年外资品牌院外占据50%以上市场份额,但到2020年,随着院外占比的提升以及国产占比的提升,外资品牌整体销售占比降至40%。
从葡萄糖监测系统(CGM)市场来看,我国国内市场主要分为两大阵营:
第一阵营为以雅培、德康等进口企业为代表;这些凭借先发技术优势曾长期垄断市场,其产品定价较高,终端售价约800-1200元/套。
第二阵营则以三诺、九诺、凯立特、微泰、硅基等国产厂商为代表。这些本土厂商通过降低成本、实施差异化策略、抢占医院渠道、提升研发到生产的稳定性以及增强批量生产能力,与雅培等跨国企业竞争市场份额。目前,国产主流CGM产品终端售价集中在300-600元/套,性价比优势显著,且在2024年集采中斩获超50%的公立医院采购份额。(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