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城轨云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IAAS是当前最主要细分市场

一、行业相关定义

城轨云由一个平台(云管平台)两个中心(生产中心、灾备中心)和三张网络(安全生产、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组成。云管平台对两个中心三张网络的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等资源统一管理。两个中心采用双活架构设计,保证业务服务连续性。三张网络承载城轨交通的全部业务系统。城轨云平台支撑运营生产信息系统、乘客服务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三大业务系统。云平台系统架构有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等。它的特点是高可用性、可靠性及可维护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城轨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城轨云网络安全总体策略为系统自保,平台统保,边界防护,等保达标,安全确保。网间分级隔离主要按照外部服务网、内部管理网和安全生产网构建安全域,并从外层到内层形成纵向隔离,以多层安全保护措施实现南北向边界防护;在网内分类防护方面分别在外部服务网、内部管理网和安全生产网的安全域内按应用系统定制应用安全区,在应用安全区之间实现东西向边界保护;边界强化防护方面,在外部服务网、内部管理网和安全生产网安全域边界,应在物理链路层、网络层、应用层自下向上的防护策略。

二、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城轨云行业有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上半年,我国城轨云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7.7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需求情况

根据交通运输部,截至202312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5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06条,运营里程10165.7公里。

2023年12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250.1公里,新增运营线路6条,为武汉地铁19号线、重庆地铁18号线、天津地铁11号线、郑州地铁12号线、贵阳地铁3号线、南通地铁2号线;新增运营区段11个,为北京地铁11号线西段剩余段、北京地铁16号线剩余段、北京地铁17号线北段、广州地铁5号线东延段、广州地铁7号线二期、深圳地铁8号线二期、武汉地铁5号线调整工程、南京地铁7号线南段、合肥地铁2号线延长线、合肥地铁3号线延长线、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半环(中华巴洛克街区站至北马路站)。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312月,55个城市轨道交通实际开行列车333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6.7亿人次,进站量16亿人次。客运量环比增加0.8亿人次,增长3.2%;较2019年月均客运量增加6.8亿人次,增长34%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行业细分市场

1IAAS

IaaS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资源。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硬件资源,并按需付费。‌应用场景‌:适用于对基础设施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如企业级应用、大数据处理等。‌技术特点‌:用户需要关心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而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由云服务提供商负责。IAAS是当前城轨云行业最主要的形式,2024年上半年城轨云行业IAAS市场规模约为8.04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PAAS

‌PaaS提供应用开发和部署的平台,包括中间件、数据库等服务。用户无需关心底层基础设施,只需关注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应用场景‌:适用于需要快速开发和部署应用程序的场景,如电商平台、在线办公等。‌技术特点‌:PaaS平台通常提供开发工具、库和API,以方便用户快速构建应用程序。PAAS相对而言在城轨云行业发展滞后一些,因其商业化场景较少,城轨对于PAAS的需求相对而言更低,2024年上半年,城轨云PAAS市场规模约为4.65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SAAS

‌SaaS提供应用程序服务,用户通过网络访问,无需安装和维护软件。‌应用场景‌:适用于对应用程序使用便捷性有较高要求的场景,如在线教育、企业邮箱等。‌技术特点‌:用户无需关心应用程序的底层实现,只需关注其使用。同样的,在城轨领域,SAAS的需求也不是特别高,由于软件迭代开发的场景不多,更多是少数专业性软件,使得SAAS适用面较窄,2024年上半年,城轨云行业SAAS市场规模约为5.01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五、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信息化建设已覆盖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管理、安全、服务等各个方面。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城市轨道交通由单线运营向网络化运营模式转变,在新业务模式下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与大数据平台,实施互联网战略,推进信息化与智能化,可有效实现业务管理的标准化,提高运营生产及管理效率,提升运营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预计2031年中国城轨云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55.7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轨道交通存量优化 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稳步上量 国产化提速但高端短板仍待突破

轨道交通存量优化 轨道交通连接器行业稳步上量 国产化提速但高端短板仍待突破

预计我国轨道交通连接器将稳步上量,2027年市场规模达19.6亿美元,2023-2027年CAGR为4.4%,较2018-2022年增速有所放缓。

2025年11月23日
我国大宗商品物流行业规模已达万亿级 数智化探索脚步加快 市场迈向集群新时代

我国大宗商品物流行业规模已达万亿级 数智化探索脚步加快 市场迈向集群新时代

目前大宗商品物流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处于割裂状态,使得各方运力资源无法协同优化;货主、客户、承运方无法信息共享,物流过程无法透明化;单证无法统一互认,物流环节之间衔接不顺畅,运力资源利用率与整体作业效率低,导致大宗商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2025年11月21日
全球火箭发射市场快速增长 中国星座组网引爆需求

全球火箭发射市场快速增长 中国星座组网引爆需求

近年来全球火箭发射服务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轨道发射次数达259次,创历史新高,平均每34小时发生一次,比2023年增加了5小时。这一显著增长反映了市场对发射服务的强劲需求。另外在市场规模方面,2024年全球发射服务市场收入约 186.8 亿美元,预计到 2034年将增长至 642.5 亿美

2025年11月19日
我国卫星制造行业向“批量生产”跃迁  市场呈“国家队”主导、商业航天日渐兴盛趋势

我国卫星制造行业向“批量生产”跃迁 市场呈“国家队”主导、商业航天日渐兴盛趋势

但近年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与革新,制造成本逐步降低,不断推动卫星批量生产进程。例如,相控阵TR组件、芯片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单星成本从数亿元降至千万元级;航天电子等企业通过智能总装线将生产周期缩短至3个月,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提升10倍以上。有数据显示,我国低轨通信卫星制造成本从早期的3000万元/颗降至当前的

2025年11月18日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受益于政府为降低碳排放和城市拥堵推动的电动滑板车基础设施建设、电池技术进步带来的性能提升、共享出行市场扩容、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等因素的推动,预计全球电动滑板车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扩张,2033年达550.1亿美元,2024-2033年CAGR达4.6%。

2025年11月16日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发展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循环、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运输结构以及提升产业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政策在内贸集装箱航运领域持续发力:国家政策强调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公转水”,内河航运凭借成本低、运量大的优势成为关键抓手;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是物流大通道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式联运实现一票到底的运输服

2025年11月13日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气力输送技术始于十九世纪末的英国,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及实践,气力输送已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达到357.6亿美元,其中北美、欧洲合计占比65.4%。预计2027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05.0亿美元,2022-2027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5.80

2025年11月11日
降碳促绿色船舶成新主角 出口领先地位持续提升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经营业绩拐点初现

降碳促绿色船舶成新主角 出口领先地位持续提升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经营业绩拐点初现

船舶制造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既得益于全球经济后周期的“红利”,又将享受造船自身大规模“新旧迭代”周期的开启。近年来,中国和亚洲经济发展带动全球贸易量复苏,同时已交付船只到达更换寿命催生替换需求,新一轮船舶周期已至,行业景气向上。

2025年11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