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发展现状: 均价持续下跌 企业加速产能布局

与六氟磷酸锂相比,双氟磺酰亚胺锂在导电率、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低温性能、循环寿命等方面性能更优,更契合高性能、宽温度和高安全的锂离子电池发展方向。因此,其也被认为是六氟磷酸锂的良好替代品,有望成为下一代电解液主流锂盐,应用前景广阔。不过,由于双氟磺酰亚胺锂合成工艺复杂、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高,现阶段主要作为电解液中的添加剂与六氟磷酸锂配比使用,因此其在总体锂盐中添加比例不超过10%,整体生产规模也还比较小。但在下游需求推动下,2023年其产能和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3.89%和138.71%。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产能增加,我国双氟磺酰亚胺锂生产成本逐渐降低,价格也持续回落。目前,我国双氟磺酰亚胺锂企业加速产能布局,在建、拟建产能超过20万吨。如若顺利投产,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产能将不断提升。

1.双氟磺酰亚胺锂性能更优,应用前景广阔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是一种新型锂盐,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抗水解性、热稳定性和导电性,既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添加剂使用,也可以单独作为电解质使用。目前六氟磷酸锂已成为我国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最主要电解质锂盐,但其存在化学性质不稳定、低温环境下效率受限等问题,逐渐无法跟上锂电池发展需求。与六氟磷酸锂相比,双氟磺酰亚胺锂具有高导电率、高化学稳定性、高热稳定性、低温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可显著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倍率性以及安全性,更契合高性能、宽温度和高安全的锂离子电池发展方向。因此,其也被认为是六氟磷酸锂的良好替代品,有望成为下一代电解液主流锂盐,应用前景广阔。

双氟磺酰亚胺锂与六氟磷酸锂性能对比情况

对比项目 双氟磺酰亚胺锂 六氟磷酸锂
分解温度 >200℃ >80℃
氧化电压 ≤4.5V >5V
水解性 耐水解,无 HF 产生 易水解,产生 HF
电导率 略低
化学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热稳定性
低温性能
循环寿命 一般
耐高温性能
气胀 抑制电池气胀 会发生气胀
合成工艺 复杂 简单
成本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双氟磺酰亚胺锂整体生产规模较小,均价持续下跌

由于双氟磺酰亚胺锂合成工艺复杂、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高,现阶段主要作为电解液中的添加剂与六氟磷酸锂配比使用,尚未得到大规模应用,因此其在总体锂盐中添加比例不超过10%,整体生产规模也还比较小。不过,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我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不断上升,2023年达到113.8万吨,同比增长27.72%。这为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促使其产能和出货量不断增长,2023年分别达到4.82万吨和1.4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3.89%和138.71%,其产能仅有六氟磷酸锂产能(2023年约为33.9万吨)的14%左右。

由于双氟磺酰亚胺锂合成工艺复杂、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高,现阶段主要作为电解液中的添加剂与六氟磷酸锂配比使用,尚未得到大规模应用,因此其在总体锂盐中添加比例不超过10%,整体生产规模也还比较小。不过,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我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不断上升,2023年达到113.8万吨,同比增长27.72%。这为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促使其产能和出货量不断增长,2023年分别达到4.82万吨和1.4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3.89%和138.71%,其产能仅有六氟磷酸锂产能(2023年约为33.9万吨)的14%左右。

数据来源:EVTank、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EVTank、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EVTank及其他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能增加,我国双氟磺酰亚胺锂生产成本逐渐降低,价格也持续回落。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双氟磺酰亚胺锂均价持续下跌,由2018年的52万元/吨下降至2023的21万元/吨左右,为双氟磺酰亚胺锂大规模应用创造了有力条件。未来,随着双氟磺酰亚胺锂生产工艺和技术成熟、生产成本降低以及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对锂离子电池性能要求不断提高,预计其应用规模将逐渐扩大。根据预测,到2030年,其出货量有望达到37.5万吨,2023-203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8.69%。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能增加,我国双氟磺酰亚胺锂生产成本逐渐降低,价格也持续回落。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双氟磺酰亚胺锂均价持续下跌,由2018年的52万元/吨下降至2023的21万元/吨左右,为双氟磺酰亚胺锂大规模应用创造了有力条件。未来,随着双氟磺酰亚胺锂生产工艺和技术成熟、生产成本降低以及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对锂离子电池性能要求不断提高,预计其应用规模将逐渐扩大。根据预测,到2030年,其出货量有望达到37.5万吨,2023-203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8.69%。

数据来源:石大胜华、观研天下整理

3.多家企业布局天赐材料生产规模领先

在广阔前景吸引下,天赐材料、多氟多、永太科技、时代思康、康鹏科技、如鲲新材等企业纷纷布局双氟磺酰亚胺锂赛道。其中,天赐材料为国内生产双氟磺酰亚胺锂的领先企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其产能占比达到54.56%,比第二名的时代思康(约为20.75%)高出33.82%。从出货量来看,2023年天赐材料的双氟磺酰亚胺锂出货量超过0.7万吨,占比超过45%,国内排名第一。

在广阔前景吸引下,天赐材料、多氟多、永太科技、时代思康、康鹏科技、如鲲新材等企业纷纷布局双氟磺酰亚胺锂赛道。其中,天赐材料为国内生产双氟磺酰亚胺锂的领先企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其产能占比达到54.56%,比第二名的时代思康(约为20.75%)高出33.82%。从出货量来看,2023年天赐材料的双氟磺酰亚胺锂出货量超过0.7万吨,占比超过45%,国内排名第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企业加速产能布局,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产能将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双氟磺酰亚胺锂企业加速产能布局,在建、拟建产能超过25万吨。其中,永太科技、多氟多、天赐材料等企业均规划了上万吨级的产能。如若顺利投产,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双氟磺酰亚胺锂行业产能将不断提升。同时,随着后续新增产能加速释放,双氟磺酰亚胺锂价格有望进一步回落,行业格局也或将重塑。

截至2025115日我国部分双氟磺酰亚胺锂企业扩能情况

企业简称

项目名称

新增产能(万吨)

进度

永太科技

年产134000吨液态锂盐产业化项目

6.7

2024年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试生产方案已经专家评审通过,进入试生产阶段。

多氟多

年产4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

4

预计2025年底建成。

湿法磷酸配套无水氟化氢(一期)项目

1

2024年下半年已开工

天赐材料

年产40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改扩建项目

2

20241219日,其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

年产24.3万吨锂电及含氟新材料项目

2

202312月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审批通过该项目。

年产9.5万吨锂电基础材料及10万吨二氯丙醇项目

3

20239月九江市生态环境局审批通过该项目。

科莱博

高性能精细氟化工及新材料项目

1

202411月,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审批通过该项目。

福邦新材料

年产4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改扩建项目

0.28

202410月,衡阳市生态环境局审批通过该项目。

华神科技

山东凌凯一期双氟锂盐项目

0.1

20249月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盛美锂电

年产3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

0.3

一期500吨项目已经进行试生产阶段,建设及生产正在积极推进中。

巨化新材料

甘肃巨化高性能硅氟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

1

20241月正式开工。

祥云股份

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1

建设中,一期项目装置预计明年5月份达产达标。

福氢氢能新材料

湖南福氢含氟新材料项目

1

20242月已开工。

卓邦新能源

年产2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

0.5(一期新增产能)

20249月拟先进行一期项目建设,放弃二期、三期项目建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酚酮市场供需错配、产能扩张放缓  “反内卷”政策下利润空间或迎向上修复

我国酚酮市场供需错配、产能扩张放缓 “反内卷”政策下利润空间或迎向上修复

酚酮是由纯苯和丙烯加工得来的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包括苯酚、丙酮和中间产物异丙苯。自2012年以来,我国酚酮产能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2023年由于年内7套新建及1套扩建酚酮产能集中释放,国内酚酮产能年度增长率高达51%,总产能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023万吨/年。截止到2025年7月,我国酚酮产能已达到1126万吨。但

2025年09月18日
全球乙烯行业:中国产能贡献核心增量但产品结构仍需优化 供给压力促原材料轻质化

全球乙烯行业:中国产能贡献核心增量但产品结构仍需优化 供给压力促原材料轻质化

乙烯行业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研究将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乙烯生产技术也得到了改进和完善,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生产乙烯的国家。近年来,在需求刺激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乙烯生产国。

2025年09月18日
乘半导体与新能源东风而起 我国全氟烯醚行业国产进程加速

乘半导体与新能源东风而起 我国全氟烯醚行业国产进程加速

目前,全球全氟烯醚市场被少数国际化工巨头所垄断,是我国不折不扣的“卡脖子”环节。然而,当前两大强劲动力正在驱动中国全氟烯醚行业迎来历史性拐点:一是下游需求的井喷,如国内晶圆厂前所未有的产能扩张与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二是国产替代的迫切性,在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的国家战略下,国内领军企业正奋力突破技术

2025年09月18日
扩能潮持续但增速放缓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 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

扩能潮持续但增速放缓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 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

近年来由于行业发展好、产品利润高,导致大企业扩产,新企业陆续计划进入该行业,使得环氧树脂产能迅速扩张。据不完全统计,2021-2023年我国环氧树脂产能从188万吨/年增至320万吨/年,产能年均增长约19%。到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总产能约为334万吨/年,同比增长4.5%。随着产能迅速扩张,我国环氧树脂产量也在不

2025年09月18日
汽车、船舶等下游推动我国工业涂料行业快速发展 环保化、高性能化成未来趋势

汽车、船舶等下游推动我国工业涂料行业快速发展 环保化、高性能化成未来趋势

工业涂料行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上游原材料(如环氧树脂、钛白粉)的稳定供应。近年来,随着国内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环氧树脂、钛白粉等关键原材料的产量持续增长,为工业涂料行业提供了坚实的成本与供应链保障。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磷酸二铵产能收缩且向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迈进

我国磷酸二铵产能收缩且向头部企业集中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持续迈进

受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近年来我国磷酸二铵行业新增产能有限,且产能变化主要以存量装置的淘汰与调整为主。在此背景下,行业产能不断收缩,已从2018年的2505万吨下降至2024年的2175万吨。随着落后产能淘汰,我国磷酸二铵行业产能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整体产能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氢氟醚(HFE)行业分析:数据中心、算力催生大量需求 国产化进程启动

我国氢氟醚(HFE)行业分析:数据中心、算力催生大量需求 国产化进程启动

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底,向公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达83万个。而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有40%用于服务器冷却,服务器运行产生的热量可能导致服务器过热,威胁服务器的安全运行。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室温硅橡胶行业:建筑建材下游地位弱化 市场供给增强但产能过剩凸显

我国室温硅橡胶行业:建筑建材下游地位弱化 市场供给增强但产能过剩凸显

建筑建材是我国室温硅橡胶下游应用规模最大的市场,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建筑幕墙密封、门窗接缝填充、室内外装饰装修以及中空玻璃加工等。在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得益于无毒、无味、低挥发、耐老化、耐腐蚀且具备良好防火性能等综合优势,室温硅橡胶正逐步替代丙烯酸胶、环氧树脂胶及其他传统橡胶类密封材料,成为绿色建材选择的重要方向。

2025年09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