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碳酸二甲酯产能快速扩张 价格整体呈现低位震荡态势

目前,我国碳酸二甲酯下游消费以电解液溶剂和聚碳酸酯为主,2023年两者合计占比超过80%。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以及聚碳酸酯产能产量上升,我国碳酸二甲酯产能快速扩张,2019至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9.72%。同时其产量也在不断上升,2019至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8.51%。

不过,受碳酸二甲酯产能扩张过快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2023年我国碳酸二甲酯行业内卷加剧,价格整体呈现震荡走跌运行态势。进入2024年,我国碳酸二甲酯行业继续“内卷”,价格呈现低位震荡态势,利润空间也进一步被压缩,市场年均利润达到历史新低......

1.碳酸二甲酯概述及产业链图解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碳酸二甲酯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甲基和甲氧基等官能团,具有多种反应性能,且在生产中具有使用安全、方便、污染少、容易运输等优点。从产业链看,我国碳酸二甲酯上游主要包括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甲醇及合成气等原材料;中游为碳酸二甲酯生产与供应,目前我国主流的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主要有PO酯交换法、EO酯交换法及甲醇氧化羰基化法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其可以用于生产电解液溶剂、聚碳酸酯、显影液、涂料、胶粘剂等产品,应用终端涉及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子电器、建筑、包装等行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碳酸二甲酯下游消费以电解液溶剂和聚碳酸酯为主

目前,我国碳酸二甲酯下游消费以电解液溶剂和聚碳酸酯为主,2023年两者合计占比超过80%。其中,电解液溶剂为我国碳酸二甲酯下游第一大消费领域,占比达到47.9%;其次为聚碳酸酯,占比约为36.5%。

目前,我国碳酸二甲酯下游消费以电解液溶剂和聚碳酸酯为主,2023年两者合计占比超过80%。其中,电解液溶剂为我国碳酸二甲酯下游第一大消费领域,占比达到47.9%;其次为聚碳酸酯,占比约为36.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下游市场驱动下,我国碳酸二甲酯产能、产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碳酸二甲酯产能快速扩张,由2019年的65.6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25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9.72%。据悉,我国碳酸二甲酯生产企业之所以积极扩能,主要受到下游电解液和聚碳酸酯市场需求增长驱动。

近年来,我国碳酸二甲酯产能快速扩张,由2019年的65.6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25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9.72%。据悉,我国碳酸二甲酯生产企业之所以积极扩能,主要受到下游电解液和聚碳酸酯市场需求增长驱动。

数据来源:生意社、观研天下整理

一方面,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我国锂离子电解液出货量不断攀升,带动电解液溶剂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也进而带动了碳酸二甲酯市场需求的上升。数据显示,我国锂离子电解液出货量由2018年的15.2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13.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9.58%。

一方面,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我国锂离子电解液出货量不断攀升,带动电解液溶剂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也进而带动了碳酸二甲酯市场需求的上升。数据显示,我国锂离子电解液出货量由2018年的15.2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13.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9.58%。

数据来源:EVTank、观研天下整理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聚碳酸酯行业进入产能扩张期,产能由2018年的120.5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4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63%。同时,伴随着聚碳酸酯产能扩张,其产量也在不断增长,由2018年的74.5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214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50%。据悉,一吨聚碳酸酯大约需要消耗0.37吨碳酸二甲酯,随着聚碳酸酯产能产量不断上升,对碳酸二甲酯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聚碳酸酯行业进入产能扩张期,产能由2018年的120.5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4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63%。同时,伴随着聚碳酸酯产能扩张,其产量也在不断增长,由2018年的74.5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214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50%。据悉,一吨聚碳酸酯大约需要消耗0.37吨碳酸二甲酯,随着聚碳酸酯产能产量不断上升,对碳酸二甲酯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量来看,随着电解液溶剂、聚碳酸酯等下游需求增长和新增产能释放,我国碳酸二甲酯产量也在不断上升,由2019年的45.1增长至2023年的123万吨,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8.51%。

从产量来看,随着电解液溶剂、聚碳酸酯等下游需求增长和新增产能释放,我国碳酸二甲酯产量也在不断上升,由2019年的45.1增长至2023年的123万吨,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8.51%。

数据来源:生意社等、观研天下整理

4.碳酸二甲酯价格低位震荡,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受碳酸二甲酯产能扩张过快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2023年我国碳酸二甲酯行业“内卷”加剧,价格整体呈现震荡走跌运行态势。据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统显示,2023年我国碳酸二甲酯市场价格从年初的4666元/吨一路震荡下行至年末低点4083元/吨;2023年碳酸二甲酯市场全年跌幅12.5%,年内最大振幅20.71%。而在2021年10月其价格曾一度攀升到13500元/吨。进入2024年,我国碳酸二甲酯行业继续“内卷”,价格呈现低位震荡态势。据纵横新能源数据,2024年上半年其现货价格围绕3700-3850元/吨区间波动,处近五年偏低水平,均价同比去年下降14.77%。

此外,由于碳酸二甲酯价格低位震荡,其利润空间也进一步被压缩,2024年我国碳酸二甲酯市场年均利润达到历史新低。据隆众资讯数据,2021年我国PO酯交换法碳酸二甲酯年均利润约为6738元/吨,2024年跌幅达103%;EO酯交换法年均利润约为3879元/吨,2024年跌幅达104%;甲醇氧化羰基化法年均利润约为3815元/吨,2024年跌幅达100%。(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当前,我国对于粮食安全高度重视,而化肥对粮食产量的提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不同作物实际施肥中,高产目标的单位化肥施用量较一般目标的施肥量有明显提升。我国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是从提升单亩产量,还是保证种植面积都有相对较强的政策保障。

2025年07月01日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随着国家促进体育消费政策的出台,“苏超”联赛热潮起且该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不仅将带动人造草坪行业进一步发展,也将为全民健身和青少年足球培训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造草坪将在运动性能、环保特性、成本等方面持续优化,为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近年来,全球丙烯腈产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我国丙烯腈产能全球占比从2020年的31.82%快速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50%,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2024年行业产能维持在439.9万吨,未新增产能投放。展望2025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扩张周期,预计新增产能131万吨,镇海炼化、裕龙石化等4家新企业将进

2025年06月27日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2020-2024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产能和产量分别实现16.62%和23.7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同时,其对外依存度、进口量不断下滑。然而,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低端产品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在光学级、医疗级等高端产品领域,国内产能仍然欠缺。截至2024年底,我国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UV市场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据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统计,2021年,中国UV领域的产值规模已达111.58亿元,同比增长16.72%,其中UV油墨和UV涂料产值规模分别达到48.24亿元、56.76亿元,均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未来,随着下游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制造趋势的推动

2025年06月25日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长期以来,DOP凭借增塑效果佳、价格适中等优势,一直是我国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但随着我国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和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升,DOTP环保性得到市场认可,逐渐替代DOP成为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数据显示,DOTP产能在增塑剂市场中的占比由2018年的占比由2018年的25%上升至2023年的39%;消费量占比由20

2025年06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