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MMA行业现状分析:供给稳增下自给率已超100% 且出口规模激增

PMMA为我国MMA下游第一大消费领域,50%以上的MMA都用于生产PMMA。近年来,受到下游PMMA进口替代驱动,我国MMA行业持续扩能。截至2024年10月其产能达到266.5万吨。同时,我国MMA产量逐年递增,2019-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65%。而随着产量上升,行业已经完全实现自给自足。此外,我国MMA进出口贸易格局也发生改变,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格局,且2024年1-10月,其出口规模迎来大幅扩张。

1.我国MMA生产工艺以丙酮氰醇法为主,乙烯法有望迎来突破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又名异丁烯酸甲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无色液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全球MMA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丙酮氰醇法(ACH法)、异丁烯氧化法(C4法)及乙烯法(C2法)等。目前,我国MMA生产工艺包括丙酮氰醇法和异丁烯氧化法两种,乙烯法由于生产技术难度大,暂无工业化生产装置投产。但在2024年11月,盘锦三力5万吨乙烯法MMA项目主体建设已全部完成,即将进入设备调试试生产阶段。这是国内首套C2路线的MMA生产设施,如若顺利投产,将给国内MMA生产工艺产生深远影响。此外,丙酮氰醇法安全风险大、污染重,在2019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被列为限制类。不过,由于丙酮氰醇法技术成熟、易于操作、产品收率高,且利用丙烯腈装置的副产物氢氰酸作为原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其仍是我国MMA生产的主流工艺,截至2024年10月占比达到74.86%。

三大MMA生产工艺对比

对比项目 丙酮氰醇法 异丁烯氧化法 乙烯法
设备材质 耐酸 无特殊要求 无特殊要求
副产物 会产生大量硫酸氢铵,副产物应用较少 少量 微量
原料 丙酮和氢氰酸、浓硫酸、甲醇等 异丁烯、催化剂等 甲醛、乙烯等
环保 氢氰酸有毒,环保要求严格 无毒,污染较小 环境友好
成本 较高 工艺流程长、设备复杂,投资较高,原料高纯异丁烯价格高昂,总体生产成本很高 较低
优点 技术成熟、工艺流程短、产品收率高等。 污染较小、安全性高等。 安全、环保、投资低等。
缺点 有毒、环境污染大、副产物难处理等 生产流程复杂、投资高、生产成本高等。 技术不成熟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烯烃产业创新与发展研习社、观研天下整理

2.PMMA为MMA第一大消费领域

MMA用途较为广泛,既是生产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的最主要原材料,也用于生产塑料加工助剂、丙烯酸树脂、黏合剂、润滑剂、木材和软木的浸润剂、纸张上光剂等。目前,我国MMA下游消费以PMMA为主,50%以上的MMA都用于生产PMMA,进而应用于汽车、照明、建筑、广告、光学仪器、航空、医疗、电子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生产能力提高,我国PMMA产量逐年递增,由2020年的23.8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75%,有利于MMA需求增长。此外,我国PMMA行业还存在一定进口替代空间,未来,随着PMMA对外依存度下降,也将为MMA行业带来更多需求。

MMA用途较为广泛,既是生产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的最主要原材料,也用于生产塑料加工助剂、丙烯酸树脂、黏合剂、润滑剂、木材和软木的浸润剂、纸张上光剂等。目前,我国MMA下游消费以PMMA为主,50%以上的MMA都用于生产PMMA,进而应用于汽车、照明、建筑、广告、光学仪器、航空、医疗、电子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生产能力提高,我国PMMA产量逐年递增,由2020年的23.8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75%,有利于MMA需求增长。此外,我国PMMA行业还存在一定进口替代空间,未来,随着PMMA对外依存度下降,也将为MMA行业带来更多需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注:PMMA对外依存度=PMMA进口量÷(PMMA进口量+PMMA产量)

3.我国MMA行业持续扩能,重庆奕翔产能占比最大

我国MMA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采用丙酮氰醇法投产了千吨级MMA生产装置,但受制于技术和需求等因素,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MMA行业发展都较为缓慢,至2005年产能仅有19.8万吨;其后,随着下游需求增长和技术水平提升,我国MMA行业产能迎来较快提升,至2018年达到110万吨,2005-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1%;近年来,受到下游PMMA进口替代驱动,我国MMA行业继续扩能,至2023年其产能达到246.5万吨,2018-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51%。进入2024年其产能还在扩张,截至10月上升至266.5万吨,相较2023年同比增长8.11%。

我国MMA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当时采用丙酮氰醇法投产了千吨级MMA生产装置,但受制于技术和需求等因素,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MMA行业发展都较为缓慢,至2005年产能仅有19.8万吨;其后,随着下游需求增长和技术水平提升,我国MMA行业产能迎来较快提升,至2018年达到110万吨,2005-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1%;近年来,受到下游PMMA进口替代驱动,我国MMA行业继续扩能,至2023年其产能达到246.5万吨,2018-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51%。进入2024年其产能还在扩张,截至10月上升至266.5万吨,相较2023年同比增长8.11%。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烯烃产业创新与发展研习社、观研天下整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0月,我国MMA生产企业约有20家,包括重庆奕翔、江苏斯尔邦、浙江石化、烟台万华、齐翔腾达等。其中,重庆奕翔产能位居国内MMA市场首位,占比达到14.07%;其次为江苏斯尔邦,占比12.76%;吉林石化、齐翔腾达等企业产能占比均在10%以下。

截至2024年10月我国MMA产能排名前8的企业情况

排名 企业简称 产能(万吨) 占比 生产工艺
1 重庆奕翔 37.5 14.07% 丙酮氰醇法
2 江苏斯尔邦 34 12.76% 丙酮氰醇法
3 吉林石化 20 7.50% 丙酮氰醇法
4 齐翔腾达 20 7.50% 异丁烯氧化法
5 三菱化学化工原料(上海) 18 6.75% 丙酮氰醇法
6 浙江石化 18 6.75% 丙酮氰醇法
7 江苏健坤 15 5.63% 丙酮氰醇法
8 烟台万华 13 4.88% 异丁烯氧化法
/ 合计 175.5 65.84%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MMA产量逐年递增,自给率大幅上升,且进出口贸易格局发生改变

随着新增产能释放和PMMA等下游市场推动,我国MMA产量逐年递增,由2019年的67.5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2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65%;2024年1-10月其产量继续上升,达到122.9万吨,已接近2023年水平。

随着新增产能释放和PMMA等下游市场推动,我国MMA产量逐年递增,由2019年的67.5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12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65%;2024年1-10月其产量继续上升,达到122.9万吨,已接近2023年水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产量上升,我国MMA行业自给率大幅增长,由2020年的79.58%上升至2024年1-8月的116.39%,行业供需格局也从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同时其进出口贸易格局也发生改变,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格局。具体来看,自2021年起我国MMA出口规模始终大于进口规模,且在2024年1-10月其出口规模迎来大幅扩张,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达到27.01万吨和38.69亿元,相较2023年1-10月同比分别增长127.18%和136.92%,相较2023年全年同比分别增长84.49%和94.62%。我国MMA进口规模则自2021年起不断缩小,2024年1-10月其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达到6.02万吨和8.95亿元,相较2023年全年同比分别下降36.16%和19.95%。

随着产量上升,我国MMA行业自给率大幅增长,由2020年的79.58%上升至2024年1-8月的116.39%,行业供需格局也从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同时其进出口贸易格局也发生改变,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格局。具体来看,自2021年起我国MMA出口规模始终大于进口规模,且在2024年1-10月其出口规模迎来大幅扩张,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达到27.01万吨和38.69亿元,相较2023年1-10月同比分别增长127.18%和136.92%,相较2023年全年同比分别增长84.49%和94.62%。我国MMA进口规模则自2021年起不断缩小,2024年1-10月其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达到6.02万吨和8.95亿元,相较2023年全年同比分别下降36.16%和19.95%。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制冷剂行业: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第四代成发展方向

我国制冷剂行业:供给受限+需求旺盛下市场价格持续攀升 第四代成发展方向

进入2025年,我国制冷剂生产端负荷较重。一方面是配额削减政策使得二代产能加速收缩。根据《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配额核发表》,2025年我国HCFCs生产配额总量被严格控制在16.36万吨,内用生产配额总量与使用配额总量为8.60万吨,生产和使用量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其中R22生产配额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我国化肥行业分析:市场刚性需求支撑仍存 高端复合肥、新型化肥潜力较大

当前,我国对于粮食安全高度重视,而化肥对粮食产量的提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不同作物实际施肥中,高产目标的单位化肥施用量较一般目标的施肥量有明显提升。我国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是从提升单亩产量,还是保证种植面积都有相对较强的政策保障。

2025年07月01日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苏超”持续火爆!我国人造草坪行业需求将不断释放 共创草坪成龙头企业

随着国家促进体育消费政策的出台,“苏超”联赛热潮起且该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不仅将带动人造草坪行业进一步发展,也将为全民健身和青少年足球培训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造草坪将在运动性能、环保特性、成本等方面持续优化,为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我国丙烯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集中扩张期 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近年来,全球丙烯腈产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我国丙烯腈产能全球占比从2020年的31.82%快速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50%,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2024年行业产能维持在439.9万吨,未新增产能投放。展望2025年,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扩张周期,预计新增产能131万吨,镇海炼化、裕龙石化等4家新企业将进

2025年06月27日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汽车轻量化为聚碳酸酯带来机遇 行业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

2020-2024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产能和产量分别实现16.62%和23.7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同时,其对外依存度、进口量不断下滑。然而,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低端产品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在光学级、医疗级等高端产品领域,国内产能仍然欠缺。截至2024年底,我国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我国聚硫醇UV固化材料行业分析:油墨、美甲等领域为市场应用创造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UV市场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据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统计,2021年,中国UV领域的产值规模已达111.58亿元,同比增长16.72%,其中UV油墨和UV涂料产值规模分别达到48.24亿元、56.76亿元,均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未来,随着下游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制造趋势的推动

2025年06月25日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DOTP已成为我国增塑剂第一大品种 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挑战

长期以来,DOP凭借增塑效果佳、价格适中等优势,一直是我国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但随着我国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和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升,DOTP环保性得到市场认可,逐渐替代DOP成为增塑剂市场第一大品种。数据显示,DOTP产能在增塑剂市场中的占比由2018年的占比由2018年的25%上升至2023年的39%;消费量占比由20

2025年06月25日
新能源、新材料给盐化工行业注入活力 高性能产品成发展重点 竞争格局将重塑

新能源、新材料给盐化工行业注入活力 高性能产品成发展重点 竞争格局将重塑

基础盐类产品是盐化工行业基石,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盐化工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多,成行业未来发展重点,同时将为盐化工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2025年06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