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可变阻尼减振器行业分析:下游需求持续旺盛 国产替代化正进行时

前言:可变阻尼减振器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过电控方法实现减振器的阻尼变化,并实现车身操控稳定性与驾驶舒适性。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产销量持续上升,将带动可变阻尼减振器行业需求上升。同时,南阳淅减、一汽东机工公司、宁江山川均已实现电磁阀式减振器的小批量量产交付,并且逐渐替代外资厂商获得部分国内前装市场份额。

1、可变阻尼减振器可实现汽车车身操控稳定性与驾驶舒适性

当汽车经过一些不平路面时,可通过调低可变阻尼减振器阻尼值,实现消除过多的震动传递。如果需要提升过弯时的操控性,可通过调高可变阻尼减振器阻尼值,实现减小车辆侧倾。因此,可变阻尼减振器可同时兼顾舒适性和操控性。此外,可变阻尼减振器可与主动悬架控制器相配合,能够通过车辆传感器检测车辆的状态,并根据设定好的算法,控制可变阻尼减振器的电流值,从而实现阻尼的变化。

可调阻尼减振器可实现的三类效果

效果

简介

天棚控制

像天空钩住车身,在坏路上车身保持稳定,提高舒适性

侧倾控制

转向时,实时调节阻尼力,降低侧倾,提高过弯性能和舒适性

俯仰控制

在制动、加速、过坑包时,实时调节阻尼力,降低俯仰,提高制动和加速性能及舒适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可变阻尼减振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目前,可变阻尼减振器主要分为电磁阀式减振器与磁流变减振器两大类型,两者的差别主要在阻尼调节方式,电磁阀式减振器使用普通液压机油,优点是稳定性好、耐久性强,系统成本较低,磁流变减振器则是依靠称为“磁流变液”的可控流体,成本较高,目前只有少数车型采用。

电磁阀式减振器与磁流变减振器优缺点梳理

类别

电磁阀式减振器

磁流变减振器

优点

1、耐久性好2、成本低,资源多

1、响应快2、动态范围宽、低速大阻尼3、斜率递减的阻尼特性

缺点

1、响应较慢2、动态范围较窄3、压缩阻尼力较小4、对清洁度要求较高

1、资源较少,成本高2、磁流变液稳定性随使用时间会衰减,需要特殊配方的突破3、失效模式阻尼力较低4、对减振器本体材料耐磨要求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汽车整车发展带动可变阻尼减振器市场发展

作为最大应用领域—汽车市场,进入2021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疫情的防控措施的常态化,以及在国家购置税减半政策、地方政府促汽车消费政策叠加下,我国汽车行业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带动产销量上升,从而也带动汽车仪表需求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2024年1-10月,我国汽车产销量达2446.6万辆和246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和2.7%。

作为最大应用领域—汽车市场,进入2021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疫情的防控措施的常态化,以及在国家购置税减半政策、地方政府促汽车消费政策叠加下,我国汽车行业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带动产销量上升,从而也带动汽车仪表需求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2024年1-10月,我国汽车产销量达2446.6万辆和246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和2.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新能源化与智能化浪潮中,电池系统的应用显著增加了车辆重量,这对悬架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可调阻尼减振器凭借其主动控制悬架高低与阻尼的能力,有效提升底盘的综合素质,从而解决整车增重带来的驾驶困难。同时,在智能化趋势下,整车厂通过OTA升级为车辆悬架性能的持续提升提供了可能,并且伴随着车辆的悬架系统能够持续进化,适应更多驾驶场景与用户需求。

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多、技术推进和产业链建设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首位。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2024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77.9万辆和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33.9%,市场占有率也已高达39.6%。因此,随着汽车整车发展的带动,我国可变阻尼减振器行业需求将持续上升。

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多、技术推进和产业链建设等因素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首位。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2024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77.9万辆和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33.9%,市场占有率也已高达39.6%。因此,随着汽车整车发展的带动,我国可变阻尼减振器行业需求将持续上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可变阻尼减振器行业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

在市场竞争方面,目前,南阳淅减、富奥股份旗下的一汽东机工公司以及宁江山川均已实现电磁阀式减振器的小批量量产交付,并且逐渐替代外资厂商获得部分国内前装市场份额。同时,中鼎股份、拓普集团、上海琳顿等厂商均正在快速推进开发可变阻尼减振器。

国产可变动态悬架(CDC/MRC)系统供应进度梳理

供应商

目前进展

相关业务概况

南阳淅减

已量产交付

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减振器厂家之一,近年来也在逐步发力汽车智能悬架系统,已经在上汽名爵、岚图梦想家等多款车型实现国产CDC前装量产,公开信息显示,目前,该公司的ADS阻尼自适应减振系统(基于传感器数据的CDC自适应控制)已被一汽红旗、一汽大众、东风岚图、上汽、理想、广汽等国内外数家车企列为定点配套产品

富奥股份

已量产交付

旗下的一汽东机工公司在2023年实现电磁阀式减振器的量产交付,首发配套红旗多款车型

宁江山川

已量产交付

作为长安汽车集团旗下的零部件企业,在202310月宣布首个电磁阀式减振器项目正式实现量产

孔辉科技

即将量产

将产品矩阵进一步延伸智能底盘产品线,包括闭式空气悬架系统、电磁阀式减振器、主动横向稳定杆、底盘域控制器等新产品

保隆科技

即将量产

公司从2016年开发电控减振器,2022年公司投资1.8亿元,投资建设150万只智能电控减振器项目,预计于20252月实现量产。项目完全达产后,可实现年新增智能电控减振器150万只,年产值123,000万元,年纳税4,000万元

中鼎股份

产品开发阶段

目前正在加速研发与推进MRC磁流变减振器项目,目前产线正在全力建设中

拓普集团

产品开发阶段

正在布局研发电磁阀式减振器

上海琳顿

产品开发阶段

核心团队由在国际头部汽车供应链企业深耕多年的工程师团队组成,联合创始人、CEO叶国弘博士是中国现代减振器技术引入者,曾任采埃孚中国区总裁。上海琳顿正快速推进开发第一代产品-带外置式电磁阀的电控减振器,产品性能与稳定性已经比肩国际厂商,同时拥有显著的价格和成本优势。第一阶段目标是实现每年100万支电控减振器和电磁阀产能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内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内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六维力传感器最开始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现已拓展至工业自动化、汽车、医疗、电子、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其中,工业自动化为我国六维力传感器下游最大应用市场;人形机器人有望为行业带来广阔新兴增量需求。当前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尚处发展初期,整体市场规模较小。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此

2025年04月30日
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测试机占主导 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待推进

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测试机占主导 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待推进

随AI、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物联网等领域的持续增长,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全面复苏,打开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空间。得益于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工业化以及下游消费电子市场空间广阔,中国成为全球模拟IC市场的主导者,快速产生对半导体测试设备的庞大需求。近年来,我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规模高增,增长速度快于全球。目前,国内半导体测试设备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分析:SOC测试机市场规模大 华峰测控新品进展顺利

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分析:SOC测试机市场规模大 华峰测控新品进展顺利

受益于下游汽车电子、微处理器、逻辑芯片、通信芯片等领域发展,我国半导体测试机市场规模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半导体测试机行业市场规模达113.6亿元,其中SOC测试机市场规模为71.5亿美元,存储测试机市场规模为18.3亿元,模拟测试机市场规模为16.2亿元;预计2025年半导体测试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2

2025年04月25日
应用拓展打开全球SoC芯片行业空间 数字SoC为主流 多因驱动下亚太市场极具活力

应用拓展打开全球SoC芯片行业空间 数字SoC为主流 多因驱动下亚太市场极具活力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复杂计算需求,SoC芯片正不断扩展应用领域,涵盖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物联网设备等,逐步打开全球市场空间,预计2025-2030年全球SoC芯片市场规模CAGR达8%。SoC芯片分为数字 SoC芯片、模拟 SoC芯片、混合信号 SoC芯片,其中数字 SoC是智能手机、计算机和其他数字设备的核心组件,其市

2025年04月24日
我国柔直换流阀行业分析:政策支持、特高压与海风柔直快速渗透 市场有望爆发

我国柔直换流阀行业分析:政策支持、特高压与海风柔直快速渗透 市场有望爆发

近几年,政策积极推广柔直技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柔直换流阀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中要求,要加快可再生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柔性直流输电等先进技术迭代。两网均规划加强对于柔直的研究和应用,如2025年1月,

2025年04月24日
关税反制政策落地 我国模拟芯片行业或将迎来新变局 未来厂商该如何布局?

关税反制政策落地 我国模拟芯片行业或将迎来新变局 未来厂商该如何布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消费市场,2023年市场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元,但由于市场下行周期及国际巨头价格战愈演愈烈,头部模拟芯片企业业绩承压。然而美国于2025年4月2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我国已对关税政策进行反制,国产模拟芯片行业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同时,我国模拟芯片行业应该积极拓宽应用领域、挖掘下游需求潜

2025年04月23日
风电轴承保持器行业:终端需求高增+大兆瓦风机占比提升 2025年市场规模将破30亿

风电轴承保持器行业:终端需求高增+大兆瓦风机占比提升 2025年市场规模将破30亿

2023年开始受益于风力发电经济性凸显等因素影响,国内风电招标回暖,装机容量重新回归上涨态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61.3GW,较2023年同比上升18.26%。在2014-2024年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4%。

2025年04月23日
eVTOL电机行业:后装市场前景广阔 新势力进入下竞争加剧 材料与散热为技术演进核心

eVTOL电机行业:后装市场前景广阔 新势力进入下竞争加剧 材料与散热为技术演进核心

电机是eVTOL电动化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单项成本最高。eVTOL的蓬勃发展,为电机市场带来增量。预计2030 年eVTOL 电机前装市场规模约 131 亿元,后装市场约 392 亿元。无刷直流电机可充分满足 eVTOL 各飞行阶段的动力需求,是eVTOL电机市场主流。

2025年04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