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半导体单晶炉行业现状及前景:国产企业快速成长 2025年市场空间或将破百亿元

1、下游厂商加速布局8-12英寸先进产能,带动晶体生长设备需求扩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半导体单晶炉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在集成电路、消费电子、通信系统、光伏发电、照明、大功率电源转换等领域都有应用,如二极管就是采用半导体制作的器件。在产业链中,晶体生长过程决定了硅单晶微缺陷水平、金属含量、氧含量等重要晶体技术指标,对芯片制造及下游应用有重要决定作用,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半导体硅片行业发展向好,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扩容。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则由2019年的77.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38.28亿元,同比增长始终保持在15%以上。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半导体硅片行业发展向好,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扩容。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则由2019年的77.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38.28亿元,同比增长始终保持在15%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根据数据,2020-2024年,全球新建85座8-12英寸晶圆厂,其中12英寸晶圆厂计划新建60座,8英寸晶圆厂计划新建25座,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合计计划新建30座12英寸晶圆厂,半导体单晶炉行业需求有望持续扩大。

2024年全球开工建设和运营的新晶圆厂数量(仅包括200mm300mm晶圆厂)

地区

已开工建设

已运营

中国台湾

2

4

东南亚

2

4

韩国

1

0

日本

4

3

欧洲&中东

6

2

中国大陆

6

19

美国

2

5

合计

23

37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全球半导体单晶炉厂商以自主供应为主,市场被日本、中国台湾等厂商垄断

在市场竞争方面,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集中度较高,并且被日本、中国台湾等厂商垄断,CR5约为94%。根据数据显示,全球前五大企业分别为日本信越化学、日本胜高、中国台湾环球晶圆、德国世创和韩国SK,合计市场份额约为94%。最主要的是,目前全球主要半导体硅片厂商的单晶炉以自主供应为主。

在市场竞争方面,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集中度较高,并且被日本、中国台湾等厂商垄断,CR5约为94%。根据数据显示,全球前五大企业分别为日本信越化学、日本胜高、中国台湾环球晶圆、德国世创和韩国SK,合计市场份额约为94%。最主要的是,目前全球主要半导体硅片厂商的单晶炉以自主供应为主。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国产半导体单晶炉企业快速成长,多家企业计划自产或在研相关设备

而在中国大陆,目前,我国晶体生长设备主流厂商包括北方华创、晶升装备等,北方华创主要供应天岳先进等多家厂商。同时,宁波恒普、沈阳中科汉达、科友半导体、山东力冠微等其他国内公司尚处于小批量供应或样机开发及验证阶段。

我国主要半导体硅片厂商计划自产或在研晶体生长设备情况

名称

是否自产/在研晶体生长设备

自产/在研晶体生长设备基本情况

采购设备情况

三安光电

/

主要采购自晶升装备和北方华创

天岳先进

天岳先进的晶体生长设备以对外采购的方式为主,目前其在研项目“宽禁带碳化硅单晶智能化生长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正在对6英寸碳化硅生长炉进行研发

主要采购自北方华创和晶升装备

天科合达

天科合达的晶体生长设备主要用于满足其自身碳化硅衬底产能扩张需求,少量设备向下游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销售

-

东尼电子

/

主要采购自晶升装备

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晶体生长设备主要用于自身碳化硅衬底的生产制造

-

山西烁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晶体生长设备主要用于自身碳化硅衬底的生产制造

-

露笑科技

露笑科技晶体生长设备主要用于自身碳化硅衬底的生产制造,对外销售设备规模较小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半导体单晶炉行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2025年市场空间或将接近百亿元

目前,我国从事硅片生产厂商包有硅产业(上海新昇)、TCL 中环(中环股份)、立昂微(金瑞泓)、神功股份、中欣晶圆、超硅公司、奕斯伟等。其中,自沪硅产业于2018年协同晶升股份率先实现12英寸硅片的规模化生产,其他企业也相继实现从8英寸到12英寸半导体硅片的突破。综上,我国半导体单晶炉行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根据相关资料预测,2022年,我国8/12英寸硅片产能分别为183万片/月、54万片/月,预计2025年产能有望达到365万片/月、310万片/月,产能增幅分别达到99.45%、474.07%,结合新增产能规模、设备单台产能及销售均价等数据测算,则对应半导体单晶炉市场空间约为97.47亿元。

2025年我国半导体单晶炉市场空间预测情况

项目

12英寸

8英寸

合计

现有产能(万片/月)

54

183

237

2025年预计产能(万片/月)

310

365

675

硅片产能增量(万片/月)

256

182

438

单台设备产量水平(万片/年)

6-12

6-12

-

晶体生长设备新增规模(台)

256-512

182-364

438-876

晶体生长设备单价(万元/台)

1300-1700

1100-1500

-

市场空间(亿元)

33.28-87.04

20.02-54.60

53.30-141.64

市场平均空间(亿元)

60.16

37.31

97.47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固态变压器远非传统变压器的简单升级,而是一场基于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的革命。它集电能变换、智能控制与多能接入于一体,以其高度可控、体积小巧、功能多元的绝对优势,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智能电力枢纽”。

2025年11月01日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半导体硅外延片作为制造高性能芯片的关键基础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和工业自动化等下游市场爆发的强劲拉动下,行业正迎来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已构建起从材料、设备到制造、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但在上游高品质衬底片和核心外延设备领域,仍面临进口依赖的挑战。

2025年11月01日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当前,半导体硅片行业正呈现出“大尺寸化”这一明确的技术主轴:12英寸硅片凭借其显著的成本与效率优势,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绝对主导,并持续驱动出货面积增长。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按应用领域划分,光刻胶主要包括PCB光刻胶、LCD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三大类,其中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最高。近年来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10亿元以上。但行业国产化水平较低,2024年总体国产化率约25%,技术难度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胶自给率仅 8%。不过,在政策、技术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凭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已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市场,产品远销海外并呈现显著的外向型特征。面对全球市场的增长机遇,开创电气、格力博、东成等多家电动工具本土企业积极推动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同时在技术与需求驱动下,行业持续向无绳化、锂电化、智能化等方向转型。值得一提的是,锂电类电动工具渗

2025年10月31日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随着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无可争议的未来,其“核心执行器官”——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的需求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这一决定模块效能与寿命的关键部件,在汽车电动化、800V高压快充平台普及以及碳化硅半导体技术革命的三重驱动下,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技术升级窗口。

2025年10月30日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智能传感器已成为万物互联与智能化时代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之一,下游应用持续拓展并呈现多点开花态势。2020-2024年,受益于智能化转型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利好及应用领域拓宽,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容,在传感器市场的占比与重要性同步提升。

2025年10月29日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近年来,乘新能源汽车东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迎来发展黄金期,进入发展快车道,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装机量快速攀升。在驱动电机品类中,永磁同步电机凭借突出优势,在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当前,市场已形成以弗迪动力为“一超”、多家企业竞逐的“多强”格局。与此同时,下游需求持续推动驱动电机技术迭代,扁线电机、油冷技术等成为核心升

2025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