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造船业增长和转型带动全球船舶电子发展 中国市场潜力大 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导航系统为船舶电子核心技术,价值量占比接近五成

船舶电子涵盖了船体电子控制装置以及船上的电子控制装备,由导航系统、控制系统、通讯系统、测控系统组成。其中导航系统是远洋船舶的核心技术装备,它通过提供精确的导航定位、通信联络、航行安全监控、信息集成与决策支持等功能,确保了船舶的高效、安全运行,并在海上执法与救援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22年,船舶电子行业中导航系统占比达46%;控制系统、通讯系统和测控系统分别占比37%、10%和7%。

船舶电子涵盖了船体电子控制装置以及船上的电子控制装备,由导航系统、控制系统、通讯系统、测控系统组成。其中导航系统是远洋船舶的核心技术装备,它通过提供精确的导航定位、通信联络、航行安全监控、信息集成与决策支持等功能,确保了船舶的高效、安全运行,并在海上执法与救援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22年,船舶电子行业中导航系统占比达46%;控制系统、通讯系统和测控系统分别占比37%、10%和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造船业增长和转型带动全球船舶电子发展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船舶电子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船舶电子在船舶中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是船舶配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船舶电子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到全球造船业增长和转型的推动。

2023年全球新造船市场展现出了明显的增长势头,数据显示,新接订单量达到1069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7.9%。

随着全球贸易量的逐渐提升以及船队规模的不断扩大,船舶多向大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一趋势的驱动因素包括规模经济的实现、能源效率的提升以及技术进步,尤其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增强了船舶的自主操作能力和智能决策水平,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市场需求的演变,对快速、高效运输的需求不断增,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进了船舶行业的技术革新。

随着全球贸易量的逐渐提升以及船队规模的不断扩大,船舶多向大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一趋势的驱动因素包括规模经济的实现、能源效率的提升以及技术进步,尤其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增强了船舶的自主操作能力和智能决策水平,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市场需求的演变,对快速、高效运输的需求不断增,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进了船舶行业的技术革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造船市场份额长期保持世界第一,叠加海洋电子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船舶电子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根据数据,2023年中国新接订单量为7120万载重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6.4%,占全球的比重达66.6%。

根据数据,2023年中国新接订单量为7120万载重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6.4%,占全球的比重达66.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3年,中国的海洋制造业以7.0%的增长率超越了GDP增速,特别是海洋船舶工业以17.6%的增速显著领先,推动了船舶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海洋监测、海洋工程、海洋渔业、航运与造船、海洋环境保护等关键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在海洋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在船舶导航设备、航控系统和海洋观探测设备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这将成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生产方式转变和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力量。

2023年,中国的海洋制造业以7.0%的增长率超越了GDP增速,特别是海洋船舶工业以17.6%的增速显著领先,推动了船舶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海洋监测、海洋工程、海洋渔业、航运与造船、海洋环境保护等关键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在海洋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在船舶导航设备、航控系统和海洋观探测设备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这将成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生产方式转变和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力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欧美国家长期占据船舶电子主导地位,国内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在船舶电子市场中,欧美国家掌握着高端技术和市场资源,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船舶电子领域的制造商主要来自北美、西欧和日本,其中美国斯佩里海事公司、英国凯文休斯公司、德国SAM公司、英国雷松公司等国际船舶电子设备制造商在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方面国际领先。

船舶电子海外企业简介

国家 公司 特点
美国 斯佩里海事公司 母公司为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斯佩里海事公司在为商业航运和防御市场提供创新海事导航和一体化船桥系统方面具有较强领先优势,在船舶海洋电子领域的市场份额较高
英国 凯文休斯公司 雷达技术出色,公司旗舰产品“鹰眼”雷达系统在杂波环境下的探测性能优良,即便在不利的天气条件下,仍可识别雷达反射截面积较小的目标。多个国家的海军装备了“鹰眼”多功能雷达,同时具备导航、水面搜索、作战管理系统双向通信
德国 SAM 公司 SAM 是芬兰瓦锡兰子公司。SAM 在综合船桥系统方面是市场的领军者,SAM 公司的IBS主要占领欧洲豪华游轮和大型船舶等 高 端 市 场 。 其 最 具 特 色 的 产 品 是Radar1100,这是目前世界最好的雷达之一
英国 雷松公司 导航产品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国外相比,船舶电子产业是制约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进口替代空间广阔。从数量来看,韩国、日本的船用设备本土化装船率分别高达85%和95%以上,而2022年我国常规船舶国产设备的实际配套率只有30%左右,高新技术船舶国产设备的实际配套率仅20%左右,特别是作为附加值很高的船舶电子产品本土化率还不到10%,我国国产船舶配套设备的装船率仍低于国际水平。

与国外相比,船舶电子产业是制约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进口替代空间广阔。从数量来看,韩国、日本的船用设备本土化装船率分别高达85%和95%以上,而2022年我国常规船舶国产设备的实际配套率只有30%左右,高新技术船舶国产设备的实际配套率仅20%左右,特别是作为附加值很高的船舶电子产品本土化率还不到10%,我国国产船舶配套设备的装船率仍低于国际水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布局领域看,目前中国船舶电子主要侧重低端市场,以代理国外产品为主,提供单个零星产品;高端船舶电子市场仍面临国外垄断。随着我国企业技术快速发展,国内海洋电子行业龙头公司在技术领域不断追赶海外先进龙头公司,在国内客户群体逐渐成熟的同时,国外技术封锁和叠加我国海洋安全等因素将促使我国船舶电子行业的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推进。

全球主要船舶电子市场竞争地位

国家/地区 竞争地位
欧美 强大的造船工业及配套工业体系
日韩 侧重中、低端市场,可提供系列化的产品
中国 主要侧重低端市场,以代理国外产品为主,提供单个零星产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固态变压器远非传统变压器的简单升级,而是一场基于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的革命。它集电能变换、智能控制与多能接入于一体,以其高度可控、体积小巧、功能多元的绝对优势,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智能电力枢纽”。

2025年11月01日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半导体硅外延片作为制造高性能芯片的关键基础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和工业自动化等下游市场爆发的强劲拉动下,行业正迎来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已构建起从材料、设备到制造、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但在上游高品质衬底片和核心外延设备领域,仍面临进口依赖的挑战。

2025年11月01日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当前,半导体硅片行业正呈现出“大尺寸化”这一明确的技术主轴:12英寸硅片凭借其显著的成本与效率优势,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绝对主导,并持续驱动出货面积增长。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按应用领域划分,光刻胶主要包括PCB光刻胶、LCD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三大类,其中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最高。近年来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10亿元以上。但行业国产化水平较低,2024年总体国产化率约25%,技术难度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胶自给率仅 8%。不过,在政策、技术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凭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已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市场,产品远销海外并呈现显著的外向型特征。面对全球市场的增长机遇,开创电气、格力博、东成等多家电动工具本土企业积极推动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同时在技术与需求驱动下,行业持续向无绳化、锂电化、智能化等方向转型。值得一提的是,锂电类电动工具渗

2025年10月31日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随着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无可争议的未来,其“核心执行器官”——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的需求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这一决定模块效能与寿命的关键部件,在汽车电动化、800V高压快充平台普及以及碳化硅半导体技术革命的三重驱动下,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技术升级窗口。

2025年10月30日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智能传感器已成为万物互联与智能化时代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之一,下游应用持续拓展并呈现多点开花态势。2020-2024年,受益于智能化转型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利好及应用领域拓宽,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容,在传感器市场的占比与重要性同步提升。

2025年10月29日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近年来,乘新能源汽车东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迎来发展黄金期,进入发展快车道,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装机量快速攀升。在驱动电机品类中,永磁同步电机凭借突出优势,在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当前,市场已形成以弗迪动力为“一超”、多家企业竞逐的“多强”格局。与此同时,下游需求持续推动驱动电机技术迭代,扁线电机、油冷技术等成为核心升

2025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