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需求+政策+技术驱动 新能源汽车检测市场发展迅速

汽车检测是指对汽车进行各种技术性能和安全性的检查和诊断,主要包括安全性检测、综合性能检测、汽车故障检测和汽车维修检测诊断等,由强制性车检、非强制性车检和新车检测组成。

一、汽车检测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1,汽车保有量上升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汽车检测行业发展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由2018年的2.4亿辆上升至2023年的3.36亿辆,为我国汽车检测行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另一方面,传统汽车产业正逐步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方向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不断发展,将为汽车检测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市场需求。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由2018年的2.4亿辆上升至2023年的3.36亿辆,为我国汽车检测行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另一方面,传统汽车产业正逐步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方向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不断发展,将为汽车检测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市场需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推动汽车检测行业发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检测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随着汽车使用时间增加,其性能也在逐渐下降。定期对汽车进行检测有利于提高行车安全,规避交通事故的发生。为此,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和引导汽车检测行业的发展,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如《关于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工作的意见》就对汽车定期检测做出了要求,其规定自2022年10月1日起,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面包车除外)、摩托车自注册登记之日起第6年、第10年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在10年内每两年向公安机关申领检验标志;超过10年的,每年检验1次。车辆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或者非法改装被依法处罚的,仍按原规定周期检验。机动车环检周期与安检周期一致,免于安检的车辆不进行环检。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0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强化企业对产品安全的主体责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对整车及动力电池、电控等关键系统的质量安全管理、安全状态监测和维修保养检测。健全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以及维修保养检测、充换电等安全标准和法规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新能源汽车安全召回管理。
2021年7月 国务院办公厅 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制定出台关于优化车辆检测的政策文件,规范提升车辆检测站服务,优化检测流程和材料,减少群众车检排队等候时间。增加车检服务供给,探索允许具备资质、信用良好的汽车品牌服务企业提供非营运小型车辆维修、保养、检测“一站式”服务,加强对伪造检测结果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和查处。推动检测机构公示服务项目、内容和价格,加大对检测机构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等行为的监管和查处力度。
2022年7月 “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强化车辆生产改装、车辆检验检测、驾驶人培训、道路建设养护、道路运输、货物装卸企业、客货运场站、物流园区等相关企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的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
2022年9月 公安部 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 关于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工作的意见 自2022年10月1日起,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面包车除外)、摩托车自注册登记之日起第6年、第10年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在10年内每两年向公安机关申领检验标志;超过10年的,每年检验1次。车辆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或者非法改装被依法处罚的,仍按原规定周期检验。机动车环检周期与安检周期一致,免于安检的车辆不进行环检。
2023年5月 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通知 严格车辆检验检测。要督促道路运输经营者严格按照规定的周期和频次,定期开展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要用好社会监督等手段,督促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及时、准确、完整地将检验检测数据和报告上传到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信息系统,为经营者网上办理车辆年度审验业务提供支撑。
2023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等四部门 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 加快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安全评估等技术服务能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技术进步助力汽车检测行业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逐渐融入汽车检测行业。我国汽车检测技术从最开始的人工阶段已发展至自动化阶段、智能化与网络化阶段、物联网与大数据阶段。汽车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持续提高汽车检测的精度和效率,从而助力汽车检测行业不断发展。同时,我国汽车检测有效专利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持续助力着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其有效专利总量已超过1.2万件,同比增长26.69%。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逐渐融入汽车检测行业。我国汽车检测技术从最开始的人工阶段已发展至自动化阶段、智能化与网络化阶段、物联网与大数据阶段。汽车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持续提高汽车检测的精度和效率,从而助力汽车检测行业不断发展。同时,我国汽车检测有效专利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持续助力着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其有效专利总量已超过1.2万件,同比增长26.69%。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汽车产销上升和汽车老龄化趋势也将带动汽车检测行业发展

一方面,汽车产销量与新车检测这个细分市场息息相关。数据显示,虽然我国汽车产销在2018年-2020年期间出现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始终超过2500万辆,对新车检测市场发展形成一定支撑;且自2021年起,其产销恢复增长,2023年分别上升至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伴随着汽车产量和销量上升,新车检测市场将持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在汽车老龄化趋势下,汽车使用年限增加,其检测的频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催生更多的汽车检测需求。

一方面,汽车产销量与新车检测这个细分市场息息相关。数据显示,虽然我国汽车产销在2018年-2020年期间出现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始终超过2500万辆,对新车检测市场发展形成一定支撑;且自2021年起,其产销恢复增长,2023年分别上升至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伴随着汽车产量和销量上升,新车检测市场将持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在汽车老龄化趋势下,汽车使用年限增加,其检测的频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催生更多的汽车检测需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汽车检测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道路交通需求不断增加, 汽车检测行业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汽车检测为刚性需求,近年来在汽车保有量上升、政策推动、技术助力、老龄化带动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汽车检测市场规模不断扩容,2022年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9.43%。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每万辆汽车拥有的检测站数量仍然较低,2021年达到0.46个,而日本、美国等国家2017年就超过2个,还存在较大差距,长期提升空间广阔。由此可见,我国汽车检测市场还存在较大可挖掘空间,随着汽车寿命增加和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预计未来其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根据预测,到2026年,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0亿元,2022年-20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5%。

我国汽车检测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道路交通需求不断增加, 汽车检测行业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汽车检测为刚性需求,近年来在汽车保有量上升、政策推动、技术助力、老龄化带动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汽车检测市场规模不断扩容,2022年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9.43%。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每万辆汽车拥有的检测站数量仍然较低,2021年达到0.46个,而日本、美国等国家2017年就超过2个,还存在较大差距,长期提升空间广阔。由此可见,我国汽车检测市场还存在较大可挖掘空间,随着汽车寿命增加和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预计未来其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根据预测,到2026年,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0亿元,2022年-20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5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其相关检测需求增长强劲,推动新能源汽车检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上升至88.2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2023年已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39.88%,增速始终高于汽车检测市场增速。同时,获得CMA资质认定证书从事新能源汽车检测的机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2022年接近200家,同比增长48.87%。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其相关检测需求增长强劲,推动新能源汽车检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上升至88.2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2023年已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39.88%,增速始终高于汽车检测市场增速。同时,获得CMA资质认定证书从事新能源汽车检测的机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2022年接近200家,同比增长48.8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突破14% 行业呈“双龙头”格局 中尾部企业竞争态势胶着

我国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突破14% 行业呈“双龙头”格局 中尾部企业竞争态势胶着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环卫车行业快速发展,销量从2020年的3629辆跃升至2024年的9709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89%。进入2025年后,这一增长势头更加强劲,1-5月累计销量已达4697辆,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超过70%。与此同时,新能源环卫车渗透率也不断攀升,由2020年的3.18%快速提升至2025年1

2025年07月15日
高阶智驾渗透下全球车载摄像头模组行业持续扩张 海外厂商占主导 中国企业正崛起

高阶智驾渗透下全球车载摄像头模组行业持续扩张 海外厂商占主导 中国企业正崛起

在技术升级与市场普及的双轮驱动下,高阶智驾渗透率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车载摄像头模组市场需求随之快速增多。根据预测,2022-2030年,L2+(城区NOA)渗透率将由0.8%提升至25%,L2+(高速NOA)渗透率将由0.8%提升至55%。

2025年07月10日
地方政策与DeepSeek驱动我国智能驾驶正迈向高阶市场 未来有望标配在15万左右车型

地方政策与DeepSeek驱动我国智能驾驶正迈向高阶市场 未来有望标配在15万左右车型

智能驾驶是指汽车通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通讯模块等设备,实现协助驾驶员对车辆的操控,甚至完全代替驾驶员实现无人驾驶的功能。智能驾驶是人工智能革命和新能源革命的集大成者,是下一个万亿级大赛道。当下,智驾技术正逐渐成为中国日常交通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乘用车自动驾驶的渗透率超五成,乘用

2025年07月07日
投放量超七百万辆!我国共享电单车行业价格持续上涨 氢能、无人驾驶受市场关注

投放量超七百万辆!我国共享电单车行业价格持续上涨 氢能、无人驾驶受市场关注

共享电单车是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方式,对用户和社会具有双重价值,市场投放量已经超过百万辆。不过,由于共享电单车属于重资产模式,导致企业盈利困难,如青桔单车2023年单车业务所在版块的净利润亏损仍超过50亿元。因此,近几年,我国共享电单车价格持续上涨,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开始寻找其他盈利点。而随着产业持续降本、规模

2025年06月28日
座舱监测系统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 DMS市场本土厂商有绝对优势 OMS毫米波雷达前景广

座舱监测系统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 DMS市场本土厂商有绝对优势 OMS毫米波雷达前景广

座舱监控系统包含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乘客监控系统(OMS)。视觉算法的高技术要求,决定了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市场高且苛刻的准入门槛,我国DMS市场为极高寡占型,其中本土厂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与DMS相比,OMS更多服务于用户体验升级,商用价值体现在个性化服务和增值功能,因此OMS 依赖车企对座舱“第三空间”的

2025年06月19日
我国电动摩托车行业初现复苏迹象 市场高度集中 多家企业扬帆出海

我国电动摩托车行业初现复苏迹象 市场高度集中 多家企业扬帆出海

2023-2024年我国电动摩托车产量和销量快速回落,但在2025年1-5月初现复苏迹象,产量和销量均出现回升。目前市场高度集中,形成雅迪领衔的“一超多强”格局。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海外新兴市场电动化转型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多家电动摩托车企业扬帆出海,通过采用海外建厂、建立销售网络等方式,积极开拓国

2025年06月19日
气源成本下行 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政策支持性显著

气源成本下行 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政策支持性显著

在顺价改革继续推进与气源成本下行、液化石油气产量稳定增长以及政策暖风频吹的趋势下,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容,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58.82亿元。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LNG重卡行业销量强劲增长且渗透率已接近30% 市场企业高度集中

我国LNG重卡行业销量强劲增长且渗透率已接近30% 市场企业高度集中

2023年我国LNG重卡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销量达到15.2万辆,同比暴涨310.81%;进入2024年,市场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7.8万辆,同比增长17.11%。同时在2024年其渗透率激增至29.6%,较2023年提升12.90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我国LNG重卡市场将保持良好发展

2025年06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