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4年我国纯碱行业现状分析 供给分布集中 玻璃为最大下游市场

、纯碱供给分布集中,河南生产第一大省

纯碱化学式为Na2CO3,又称苏打、碱灰、碳酸二钠盐、苏打灰,通常情况下为白色粉末,为强电解质,密度为2.532g/cm3,熔点为851°C,易溶于水和甘油,微溶于无水乙醇,难溶于丙醇,具有盐的通性,属于无机盐。

20世纪初,中国的纯碱依赖进口。为打破国外垄断,1917年范旭东创办了永利碱业公司,开始自制纯碱。永利碱业公司的侯德榜经过多年钻研,于1926年成功制备出了纯碱。1940年,侯德榜又研发出联碱制备方法,很快被全世界采用,成为三大纯碱制备工艺之一。1949年以前,中国的纯碱产能较低。解放后,中国工业发展迅速,纯碱产能提升,1957年产量突破了50万吨。随着经济的发展,下游应用需求增加,四川、浙江、湖北等省份开始建立大型纯碱工厂。70年代前后,也有部分中小型工厂开始出现,纯碱产量逐渐突破100万吨。随后,80年代产量突破300万吨,90年代突破700万吨。2003年,突破1000万吨,跃居世界第一。

20世纪初,中国的纯碱依赖进口。为打破国外垄断,1917年范旭东创办了永利碱业公司,开始自制纯碱。永利碱业公司的侯德榜经过多年钻研,于1926年成功制备出了纯碱。1940年,侯德榜又研发出联碱制备方法,很快被全世界采用,成为三大纯碱制备工艺之一。1949年以前,中国的纯碱产能较低。解放后,中国工业发展迅速,纯碱产能提升,1957年产量突破了50万吨。随着经济的发展,下游应用需求增加,四川、浙江、湖北等省份开始建立大型纯碱工厂。70年代前后,也有部分中小型工厂开始出现,纯碱产量逐渐突破100万吨。随后,80年代产量突破300万吨,90年代突破700万吨。2003年,突破1000万吨,跃居世界第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纯碱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近年来,我国纯碱行业持续产能过剩。《纯碱行业准入条件》曾规定纯碱行业准入规模、能耗要求,目前新增产能项目需经发改委严格审批。在政策规定下,我国纯碱产能扩张受到严格限制,行业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2015-2022年纯碱产量增势趋弱。2020-2022年受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周期、下游需求放缓等的影响,纯碱产量小幅降低。2023年我国纯碱进入新的产能扩张周期,产量出现上涨。

近年来,我国纯碱行业持续产能过剩。《纯碱行业准入条件》曾规定纯碱行业准入规模、能耗要求,目前新增产能项目需经发改委严格审批。在政策规定下,我国纯碱产能扩张受到严格限制,行业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2015-2022年纯碱产量增势趋弱。2020-2022年受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周期、下游需求放缓等的影响,纯碱产量小幅降低。2023年我国纯碱进入新的产能扩张周期,产量出现上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纯碱产量分布较为集中,河南、青海、山东和江苏四个省份的纯碱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河南是我国纯碱生产第一大省,2022年纯碱产量达到了522.41万吨,占全国纯碱总产量的17.89%。2022年青海和山东两省纯碱产量均超过了400万吨,占比16.48%、14.89%。

我国纯碱产量分布较为集中,河南、青海、山东和江苏四个省份的纯碱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河南是我国纯碱生产第一大省,2022年纯碱产量达到了522.41万吨,占全国纯碱总产量的17.89%。2022年青海和山东两省纯碱产量均超过了400万吨,占比16.48%、14.8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企业分布看,我国纯碱制造商主要包括金山化工、远兴能源、山东海化、和邦生物、华昌化工、双环科技等,CR4达42.73%。

从企业分布看,我国纯碱制造商主要包括金山化工、远兴能源、山东海化、和邦生物、华昌化工、双环科技等,CR4达42.7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纯碱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天然碱法未来占比将不断提升

纯碱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合成碱法和天然碱法,而合成碱法又分为氨碱法和联碱法。目前新增产能项目多以天然碱法和联碱法为主。氨碱法生产过程中纯碱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液、废渣,对环境的污染较多,因此其产能的扩张受到环保政策的限制。联碱法虽然相比之下更为环保,但其生产出来的纯碱质量稍差,品控不稳定。未来,以氨碱法、联碱法为主的中小产能装置在经济性和环保方面劣势较大,相应企业低端产能或将加速出清,天然碱法未来占比将不断提升。

纯碱生产工艺分类

工艺 简介
氨碱法 可生产低盐碱,硫酸盐的含量也很低,产品质量好。氨碱法主要生产原料为原盐和石灰石,通过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钠再将碳酸氢钠煅烧,得到轻碱,转化之后得到重碱。主要原材料包括原盐、石灰石、焦炭或白煤、中间媒介氨、燃料煤(锅炉发电和生产蒸汽)等;辅助材料包括助沉剂、硫化钠、产品包装袋等,原材料采购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0%-50%。氨碱法主要优点是产品质量高、可以生产低盐碱、适合大规模连续生产、副产品氨、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缺点在于产品单一、原盐利用率低、废液废渣污染环境等。
联碱法 工艺更加环保,副产氯化铵能有效降低纯碱成本。联碱法的主要工艺与氨碱法类似,联碱法也称候氏制碱法,1938 年在氨碱法上改进而来,其原料主要是原盐与合成氨,通过与氨厂进行“一次加盐、两次吸氨、一次碳化”联合循环生产,利用氨厂 NH3 和 CO2 同时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氯化铵主要用作生产复肥的基础肥料。主要原材料包括原盐、二氧化碳、氨和燃料煤(锅炉发电和生产蒸汽)等,辅助材料包括助沉剂、硫化钠、产品包装袋等,原材料采购成本约占双吨总成本的 66%-75%。联碱法避免了大量废渣和废液的排放,原盐利用率大幅提升,但其纯碱盐分仅能控制在0.6%左右,硫酸盐含量也只能控制在 0.03%左右。联碱法装置几乎全部分布在中国。
天然碱法 :产品质量好且成本低,但受到资源限制。是以天然碱矿为原料,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分离等即可制得纯碱。天然碱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北美、亚洲和非洲等地区。天然碱法则以物理过程为主,通过热溶、蒸发、结晶、提纯等工艺从天然碱矿或碱湖中将纯碱分离。相较合成法,天然碱法具备环保、成本低、能耗低、产品质优的特点;局限性在于依赖天然碱资源。天然碱法碳排放减少约 65%,水资源消耗减少约 76%,且无废液、几乎无废固。天然碱质量好,且生产成本较低,但受资源限制仅有部分企业能规模扩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纯碱主要生产企业工艺情况

企业名称 氨碱法(万吨/年) 联碱法(万吨/年) 天然碱法(万吨/年) 天然碱法(万吨/年)
金山化工 - 640 - 640
远兴能源 - - 500 500
海化集团 300 - - 300
唐山三友 230 - - 230
山东海天 150 - - 150
昆仑碱业 150 - - 150
青海发投 140 - - 140
安棚碱矿 - - 130 130
和邦生物 - 120 - 120
实联化工 - 120 - 120
盐湖镁业 120 - - 120
双环科技 - 110 - 110
中国总产能 - - - 390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纯碱需求增多,玻璃为最大下游市场

纯碱有“化工之母”的美称,广泛应用于建材、化工、冶金、纺织、食品、国防、医药等国民经济诸多领域。

纯碱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简介
玻璃 纯碱是玻璃行业的重要原料,能够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和机械强度
化工 纯碱被用于制造合成洗涤剂、肥皂、烧碱等多种化工产品
冶金 纯碱作为助熔剂,有助于提取金属和提高冶炼效率
纺织和造纸 利用纯碱的碱性特性,进行纤维处理和纸张漂白
医药 纯碱是许多药物的重要原料之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行业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对玻璃的需求平稳增长,日用玻璃、小苏打、玻璃容器行业需求基本保持平稳;近年来,政策对光伏/锂电行业的大力扶持,也加快了对纯碱的需求增长。根据数据,2024年1-4月份,我国纯碱表观消费量总计1199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29.5%。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行业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对玻璃的需求平稳增长,日用玻璃、小苏打、玻璃容器行业需求基本保持平稳;近年来,政策对光伏/锂电行业的大力扶持,也加快了对纯碱的需求增长。根据数据,2024年1-4月份,我国纯碱表观消费量总计1199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29.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3年,浮法玻璃约占纯碱下游需求的39%,光伏玻璃、玻璃包装容器均占纯碱下游需求的15%,日用玻璃占纯碱下游需求的5%。

2023年,浮法玻璃约占纯碱下游需求的39%,光伏玻璃、玻璃包装容器均占纯碱下游需求的15%,日用玻璃占纯碱下游需求的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碳酸钾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我国碳酸钾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国内碳酸钾已经历较长的出清周期,目前行业内生产企业较少,存续的企业多为管理能力出众、技术工艺领先的企业,它们逐渐形成规模化经营,在此背景下,当前国内碳酸钾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其中轻质碳酸钾生产企业仅剩大洋生物和振兴化肥两家。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异丙醇行业长期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电子级需求强劲伴进口依赖

我国异丙醇行业长期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电子级需求强劲伴进口依赖

异丙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与有机溶剂,应用覆盖医药中间体、农药、电子清洗等多个领域。我国其生产以丙酮加氢法为主,近年产能和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60%。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回落 出口“量额齐升”逆转贸易格局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回落 出口“量额齐升”逆转贸易格局

自2022年起,我国顺丁橡胶行业进入新一轮扩能周期,2024年产能突破200万吨大关,其中镍系产品以约71%的产能占比稳居主导地位。2025年上半年,顺丁橡胶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整体震荡回落。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市场表现亮眼,“量额齐升”态势推动我国在2025年1-9月实现从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的历史性转变,贸易差额也由逆转

2025年11月03日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内产能萎缩 我国溴素行业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内产能萎缩 我国溴素行业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近年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从47%升至57%。到2025年2月,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进一步升至66%。

2025年11月01日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应用以农业领域为主,且刚需属性较强,近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为行业需求提供了持续支撑;工业领域应用则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尤其在稀土冶金与锂电回收等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有望推动需求结构逐步优化。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电子胶粘剂行业打开新增长曲线。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子胶粘剂主要用于电池包密封与电芯固定、车载芯片/雷达/中控屏等电子部件粘接、电机控制器绝缘防护,可保障部件稳定运行与整车安全。受益于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提高及国家政策支持,产销量快速攀升,为电子胶粘剂行

2025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