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市场竞争力日益提升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是提供地理信息数据的存储、读取和分析等功能的软件,具有信息载体多样性、多维性、数据处理能力强和嵌入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是传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延伸与补充,是地理测绘技术赋能的先进产物,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管理、公共设施管理、交通运输和环境评估等多个领域。

一、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1、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现在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规模逐步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4-2031)》显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归属于地理信息产业。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既包括 GIS(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卫星定位与导航产业、航空航天遥感产业,也包括传统测绘产业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应用,还包括LBS(基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和各类相关技术及其应用。

地理信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应用范围广、产业联动效应强,近年受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技术进步的持续推动、以及各个行业对其需求的不断扩大,使得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在轨民用遥感卫星达到206颗,获取能力持续增强。而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现在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规模逐步增长。到目前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7787亿元,同比增速达3.5%,近5年复合增长率为8.5%,近10年复合增长率为14.6%。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互相赋能,为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及应用服务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催生了很大的新市场空间。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现在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规模逐步增长。到目前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7787亿元,同比增速达3.5%,近5年复合增长率为8.5%,近10年复合增长率为14.6%。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互相赋能,为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及应用服务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催生了很大的新市场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目前地理信息系统GIS已成为我国实现科技强国梦想的新兴力量

地理信息系统行业是在传统地理信息产业基础上的扩展延伸行业。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空间数据在自然资源、规划、城建、水利、气象、农业、林业、交通、能源、环保、民政等诸多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GIS也相应越来越重要,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GIS已成为我国实现科技强国梦想的新兴力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市场规模约达到13,687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14,965亿元。

地理信息系统行业是在传统地理信息产业基础上的扩展延伸行业。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空间数据在自然资源、规划、城建、水利、气象、农业、林业、交通、能源、环保、民政等诸多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GIS也相应越来越重要,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GIS已成为我国实现科技强国梦想的新兴力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市场规模约达到13,687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14,965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在地理信息产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在整体上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推动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自1997年发展以来,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萌芽期、启动期和高速发展期。目前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相关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推动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自1997年发展以来,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萌芽期、启动期和高速发展期。目前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相关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数据的采集提供、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软硬件系统、配套服务和解决方案等细分领域均受到惠及,从而也使得我国GIS软件市场在整体上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17-25020年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1亿元增长至28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9%。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平台的市场规模约占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领域5%左右,应用软件占到95%。

近年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数据的采集提供、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软硬件系统、配套服务和解决方案等细分领域均受到惠及,从而也使得我国GIS软件市场在整体上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17-25020年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1亿元增长至28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9%。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平台的市场规模约占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领域5%左右,应用软件占到9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市场竞争情况

1、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竞争日益激烈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不少资本布局该赛道,使得我国地理信息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竞争日益激烈。数据显示,2011-2021年我国地理信息企业数量2万余家增加到16.4万家。截至2022年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19.3万家,同比增长17.9%。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不少资本布局该赛道,使得我国地理信息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竞争日益激烈。数据显示,2011-2021年我国地理信息企业数量2万余家增加到16.4万家。截至2022年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19.3万家,同比增长17.9%。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本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竞争力日益提升

近年随着国家持续出台利好政策,地理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自主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国产化水平迈上新台阶,本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竞争力日益提升,以超图软件、中地数码、武大吉奥为代表的本土品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渐跻身世界领先水平。到目前国产GIS基础平台软件总体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与国外成熟的GIS相比,国产的GIS软件还有差距。这与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相关信息装备和社会认知度等都密切相关。

市场占有率方面,超图软件在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细分市场中的市场占比超越ESRI,跃居首位,并且截至2022年依旧占据着亚洲龙头企业的位置,体现了较强的自主创新实力以及行业影响力。技术水平方面,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创新也逐渐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相融合,推动行业向智能化发展。

3、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参与者可分为三大梯队

整体而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行业集中度不高,业内龙头企业凭借着技术、资金和规模等优势高筑壁垒。目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市场业参与者可分为三大梯队。其中第一梯队企业为超图软件、ESRI、四维图新、吉奥时空、中地数码、华测导航和中科星图;第二梯队企业为恒华伟业、数字政通和华力创通;第三梯队企业为辰安科技、振芯科技和盟升电子。

整体而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行业集中度不高,业内龙头企业凭借着技术、资金和规模等优势高筑壁垒。目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市场业参与者可分为三大梯队。其中第一梯队企业为超图软件、ESRI、四维图新、吉奥时空、中地数码、华测导航和中科星图;第二梯队企业为恒华伟业、数字政通和华力创通;第三梯队企业为辰安科技、振芯科技和盟升电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云端模式短板渐显 技术催化下我国边缘AI行业应用场景刚需有望爆发

当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语言大模型依靠远程服务器模式,虽然能轻松应对大规模模型训练、高分辨率图像合成等复杂需求,但到企业级应用或更复杂的场景中,云端模式的短板就逐渐显现。而边缘AI将生成能力直接部署在本地设备上,数据处理全程在本地完成,敏感信息无需离开设备,具备多种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边缘AI的深度价值在于推动人工智能从“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AI Coding行业分析:AI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付费订阅市场前景可观

近年来,国家围绕人工智能的政策文件密集发布,为AI Coding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政策性质来看,国家政策强调AI应用的安全性与合规性,确保在推动创新和落地的过程中,有效防控数据风险与算法滥用,并且“大模型能力提升、算力与基础设施优化、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三大方向促进了AI Coding工具从技术研发走向企业研发流程

2025年09月04日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自然语言处理行业:正处在规模化落地关键阶段 预计2025年我国将成全球第二大市场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我国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并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支撑之一,我国大数据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从1.33万亿元增长到了2.4万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AI服务器电源行业即将爆发 PSU与DC-DC价值量有望显著提升 国产以定制化优势全力进军

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重塑数据中心生态,AI服务器电源成为支撑算力革命的基石。2023-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将激增165%,而AI服务器机架功耗已从10kW飙升至120kW以上,单GPU功耗甚至逼近2kW。随着AI运算耗电比例的不断提高,AI服务器电源行业有望爆发。

2025年09月02日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AI算力爆发叠加强制绿电要求 中国数据中心储能行业空间广阔 梯队化竞争格局稳定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为 1251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2227 亿美元。

2025年09月01日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 我国智能算力行业需求将释放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与全球合作6大领域为重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并从8个方面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可见,政策将成为AI产业链的强心针,从上游算力到中游模型再到下游的AI应用有望迎来

2025年08月30日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规模有望高增 浸没式展现潜力 头部效应显著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规模有望高增 浸没式展现潜力 头部效应显著

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算力需求持续旺盛,高功耗芯片与高密度服务器的数量激增,单机柜功率密度亦水涨船高。传统风冷散热方式已难以应对此等挑战,而液冷技术则因其高效散热特性,逐渐成为行业新宠,广泛应用于算力基础设施中。

2025年08月22日
全球3D打印市场将迎来爆发期 中国发展迅猛正逐渐成为主导力量

全球3D打印市场将迎来爆发期 中国发展迅猛正逐渐成为主导力量

近年来,3D打印技术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人使用3D打印机制造所需物品,已逐渐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3D打印技术日益融入各种制造领域,全球3D打印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3D打印市场已突破219亿美元(约1588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将在840亿至1450亿美元之间,

2025年08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