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钢铁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流通渠道中直供占比超40% 成本压力较大

、钢铁物流简介

钢铁物流是以“钢铁”为载体,以“物流”为运作,以“信息”为核心,集钢材贸易、电子商务、三方物流为一体,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涵盖建筑行业、冶金行业、信息产业、现代物流四大行业的交叉行业。

五大钢铁物流圈

我国是世界上钢铁物流规模最大的国家。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钢铁行业物流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五大钢铁物流圈:环渤海物流圈、长三角物流圈、珠三角物流圈、中原物流圈、台湾海峡物流圈。

我国是世界上钢铁物流规模最大的国家。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钢铁行业物流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五大钢铁物流圈:环渤海物流圈、长三角物流圈、珠三角物流圈、中原物流圈、台湾海峡物流圈。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五大钢铁物流圈

钢铁物流圈 核心
环渤海物流圈 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为核心
长三角物流圈 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为核心
珠三角物流圈 以广州、深圳为核心
中原物流圈 以武汉、郑州、长沙为核心
台湾海峡物流圈 以厦门、福州为核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钢铁物流组织形式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钢铁物流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钢铁物流组织形式分为钢铁生产企业的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外包。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钢铁物流的组织形式主要为第三方物流外包,其中一些钢铁物流企业是从钢铁公司剥离出来的,如美国钢铁集团旗下的美国钢铁物流公司,日本钢铁集团旗下的日铁物流株式会社。我国钢铁企业则倾向于延伸产业链,使用自有设施承担物流作业。

钢铁物流组织形式分类

类别 特点
第三方物流外包 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独立物流公司,自身专注于产品研发和扩大生产规模。一般专业做钢铁物流的企业前身往往是大型钢铁企业的物流部门。在物流行业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地区,往往有较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航运企业,这些企业运作规范,网络健全,并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运力,可以形成一定规模经济效应。
钢铁生产企业的自营物流 企业倾向于延伸产业链,自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为下游客户提供物流服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钢铁物流流通渠道

钢铁物流流通渠道主要包括直供、分销、零售和分支机构四大类。我国钢铁物流流通渠道中直供占比最大,根据数据,2022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直供销量占钢材国内销售量比例为44.99%。分销为第二大钢铁物流流通渠道,2022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分销销量占钢材国内销售量比例为38.70%,零售和分支机构分别占比5.27%、11.04%。

钢铁物流流通渠道主要包括直供、分销、零售和分支机构四大类。我国钢铁物流流通渠道中直供占比最大,根据数据,2022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直供销量占钢材国内销售量比例为44.99%。分销为第二大钢铁物流流通渠道,2022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分销销量占钢材国内销售量比例为38.70%,零售和分支机构分别占比5.27%、11.0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钢铁物流费用占钢材成品费用的比重

我国钢材产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而需求集中在汽车、造船、家电、石化、交通和建筑等下游行业发达的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在钢铁供应和需求的错位下我国钢铁物流承受着巨大时效和成本上的压力,导致我国钢铁物流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根据数据,日本钢铁物流费用占钢材成品费用的比重为8%~10%,我国钢铁物流费用占钢材成品费用的比重达15%-30%。

我国钢材产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而需求集中在汽车、造船、家电、石化、交通和建筑等下游行业发达的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在钢铁供应和需求的错位下我国钢铁物流承受着巨大时效和成本上的压力,导致我国钢铁物流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根据数据,日本钢铁物流费用占钢材成品费用的比重为8%~10%,我国钢铁物流费用占钢材成品费用的比重达15%-3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火箭发射市场快速增长 中国星座组网引爆需求

全球火箭发射市场快速增长 中国星座组网引爆需求

近年来全球火箭发射服务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轨道发射次数达259次,创历史新高,平均每34小时发生一次,比2023年增加了5小时。这一显著增长反映了市场对发射服务的强劲需求。另外在市场规模方面,2024年全球发射服务市场收入约 186.8 亿美元,预计到 2034年将增长至 642.5 亿美

2025年11月19日
我国卫星制造行业向“批量生产”跃迁  市场呈“国家队”主导、商业航天日渐兴盛趋势

我国卫星制造行业向“批量生产”跃迁 市场呈“国家队”主导、商业航天日渐兴盛趋势

但近年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与革新,制造成本逐步降低,不断推动卫星批量生产进程。例如,相控阵TR组件、芯片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单星成本从数亿元降至千万元级;航天电子等企业通过智能总装线将生产周期缩短至3个月,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提升10倍以上。有数据显示,我国低轨通信卫星制造成本从早期的3000万元/颗降至当前的

2025年11月18日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全球电动滑板车行业:欧美市场成熟 技术突围下中国品牌表现强劲

受益于政府为降低碳排放和城市拥堵推动的电动滑板车基础设施建设、电池技术进步带来的性能提升、共享出行市场扩容、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等因素的推动,预计全球电动滑板车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扩张,2033年达550.1亿美元,2024-2033年CAGR达4.6%。

2025年11月16日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多式联运”“散改集”政策激活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新空间 三强鼎立格局成型

发展内贸集装箱航运行业对于促进国内经济循环、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运输结构以及提升产业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政策在内贸集装箱航运领域持续发力:国家政策强调调整运输结构,推动大宗货物“公转水”,内河航运凭借成本低、运量大的优势成为关键抓手;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是物流大通道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式联运实现一票到底的运输服

2025年11月13日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迎石化转型升级窗口期 我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气力输送技术始于十九世纪末的英国,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及实践,气力输送已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达到357.6亿美元,其中北美、欧洲合计占比65.4%。预计2027年全球气力输送系统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05.0亿美元,2022-2027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5.80

2025年11月11日
降碳促绿色船舶成新主角 出口领先地位持续提升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经营业绩拐点初现

降碳促绿色船舶成新主角 出口领先地位持续提升 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经营业绩拐点初现

船舶制造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既得益于全球经济后周期的“红利”,又将享受造船自身大规模“新旧迭代”周期的开启。近年来,中国和亚洲经济发展带动全球贸易量复苏,同时已交付船只到达更换寿命催生替换需求,新一轮船舶周期已至,行业景气向上。

2025年11月10日
从“人眼巡检”到“AI慧眼” 我国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迈向一体化智能时代

从“人眼巡检”到“AI慧眼” 我国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迈向一体化智能时代

作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提升效率的关键技术,城轨运维机器视觉正迎来高速发展期。该技术通过图像采集与智能分析,实现对车辆、线路、供电等系统的自动化检测与智能诊断。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顶层政策的强力引导下,面对超万公里运营里程带来的庞大运维需求与“夜间天窗期”的时效压力,城轨运维机器视觉行业发展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2025年11月08日
政策驱动与需求上升并进 我国铁路运维机器视觉行业步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政策驱动与需求上升并进 我国铁路运维机器视觉行业步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持续增长及运维安全需求日益提升,机器视觉技术正成为推动铁路运维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力量。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等政策推动下,行业已形成从硬件、算法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并在线路巡检、接触网检测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2024年国内铁路运维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26.7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

2025年11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