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通信电源行业:在通信市场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5G有望持续带来增长空间

一、行业基本概述

通信电源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关键基础设施,是通信系统的心脏,稳定可靠的通信电源供电系统,是保证通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一旦通信电源系统故障引起对通信设备的供电中断,通信设备就无法运行,就会造成通信电路中断、通信系统瘫痪,从而造成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损失。因此,通信电源系统在通信系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通信电源在整个通信行业中占的比例并不大。电信运营商在电源产品上的采购主要是每年的设备维护和系统设备,其中电源设备的维护通常占采购量的比重更高。电信运营商每年用于电源系统的建设上的费用相对较少,除非电信系统需要大规模的升级或者扩建,运营商才会增加电源设备的采购量。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通信电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通信电源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通信电源系统供应商、通信设备制造商和通信终端用户。其中,产业链上游是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提供控制芯片、功率器件、变压器、PCB 板等电子元器件;电源生产企业处于产业链中游,主要完成对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业链的下游是通信设备制造商,负责根据终端用户的需求,采购相应型号、规格的电源产品,并应用至其研发、生产的通信设备中,并提供设备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通信电源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通信电源系统供应商、通信设备制造商和通信终端用户。其中,产业链上游是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提供控制芯片、功率器件、变压器、PCB 板等电子元器件;电源生产企业处于产业链中游,主要完成对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业链的下游是通信设备制造商,负责根据终端用户的需求,采购相应型号、规格的电源产品,并应用至其研发、生产的通信设备中,并提供设备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市场规模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着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电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电信网络日益复杂,各种业务层出不穷,电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整个通信系统动力之源的通信电源系统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通信电源市场规模达到 175 亿元,同比增长 10.76%。

近年来随着着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电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电信网络日益复杂,各种业务层出不穷,电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整个通信系统动力之源的通信电源系统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通信电源市场规模达到 175 亿元,同比增长 10.7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需求市场情况

通信电源是整个通信运行系统的关键基础设备,在通信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主要用于基站通信设备、光通信设备、宽带通信设备、程控和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环境及监控设备等为设备提供电源保障。通信电源作为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终端为通信行业应用客户,因此受通信产业的影响较大,其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与通信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1、我国信息通信服务业收入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对通信设备及相关产业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一直以来,我国信息通信业总体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信息通信服务业收入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而通信行业收入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对上游通信设备及相关产业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数据显示,2015-2022 年我国通信业务收入从1.53 万亿元增长到了 2.93 万亿元,复合增长率 9.75%;电信业务收入从 1.13 万亿元增长到了1.58 万亿元,复合增长率 4.98%。

一直以来,我国信息通信业总体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信息通信服务业收入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而通信行业收入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对上游通信设备及相关产业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数据显示,2015-2022 年我国通信业务收入从1.53 万亿元增长到了 2.93 万亿元,复合增长率 9.75%;电信业务收入从 1.13 万亿元增长到了1.58 万亿元,复合增长率 4.9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移动通信设施建设逐步加快为通信设备及相关产业拓宽了市场发展空间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助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工信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及产业界各方统筹谋划布局、强化技术攻关、培育创新应用,扎实推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净增移动电话基站 87 万个,总数达 1,083 万个,其中 5G 基站为231.2 万个。移动通信基站的扩建为通信设备及相关产业拓宽了市场发展空间。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助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工信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及产业界各方统筹谋划布局、强化技术攻关、培育创新应用,扎实推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净增移动电话基站 87 万个,总数达 1,083 万个,其中 5G 基站为231.2 万个。移动通信基站的扩建为通信设备及相关产业拓宽了市场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 5G 有望持续为通信电源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作为通用目的技术,5G 将全面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是通信行业未来的核心发展方向。目前5G 在全球范围内正处于产业化培育的关键时期,是各国数字化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领域,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5G 已列为我国“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信息技术之一。

5G 基建是我国新基建的重点投资方向。国家政策的推动始终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政府将 5G 纳入国家战略,视为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重点之一。有相关资料显示,我国5G 行业投资连续两年超过 1800 亿元,目前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 5G 独立组网网络5G 行业投资保持增长态势,5G 网络实现“县县通”。2022 年我国 5G 投资超 1803 亿元,占比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43%。

5G 基建是我国新基建的重点投资方向。国家政策的推动始终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政府将 5G 纳入国家战略,视为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重点之一。有相关资料显示,我国5G 行业投资连续两年超过 1800 亿元,目前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 5G 独立组网网络5G 行业投资保持增长态势,5G 网络实现“县县通”。2022 年我国 5G 投资超 1803 亿元,占比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4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G 将从投资需求和投资供给上推动整个通信产业的增长。5G 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市场化应用,必须以运营商网络设备的先期投入作为先决条件,运营商对 5G 网络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投资,将直接增加国内对通信网络设备的投资需求,间接带动通信产业链上游电源系统、元器件、原材料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5G 的低时延、高速率、低成本特性,将吸引各行业扩大 5G 相关投资,加大信息、通信和技术的资本投资比重,从而促进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

与此同时,5G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将通过移动通信的大小基站,间接拉动通信电源系统的需求,为通信电源市场带来新增的市场空间。5G 大基站的用电功率相对于 3G/4G 将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将产生更大的通信电源设备更新需求。同时,高密度小基站的铺建将产生较大的通信设备的新建需求。

近几年国家加快 5G 产业化进程,超前部署 5G 网络基础设施,为 5G 商用营造产业化生态环境,将成为通信设备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2019 年被称为 5G 商用元年,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 5G 商用牌照。2019 年 10 月 31 日,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宣布 5G 商用服务启动,发布相应的 5G 套餐,席卷全球的 5G 浪潮正式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

自2019年随着工信部正式发放 5G 牌照,我国5G基站建设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5G基站建设为15万个,2022年我国5G基站新增88.7万个。截至 2022 年底,我国累计开通 5G 基站总数达 231.2 万个,占全球 5G 基站总数的63.5%,实现全国所有地市、县城城区和 97.7%的乡镇镇区 5G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发达行政村实现 5G 网络覆盖。

自2019年随着工信部正式发放 5G 牌照,我国5G基站建设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5G基站建设为15万个,2022年我国5G基站新增88.7万个。截至 2022 年底,我国累计开通 5G 基站总数达 231.2 万个,占全球 5G 基站总数的63.5%,实现全国所有地市、县城城区和 97.7%的乡镇镇区 5G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发达行政村实现 5G 网络覆盖。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推动政府和企业加大网络建设投资,带动通信电源发展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政府和互联网、金融、通信、教育和服务等行业的企业加大了网络建设投资,我国网络市场规模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从而也带动通信电源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网络市场规模为102.4亿美元(约合660亿元人民币),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12.1%。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政府和互联网、金融、通信、教育和服务等行业的企业加大了网络建设投资,我国网络市场规模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从而也带动通信电源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网络市场规模为102.4亿美元(约合660亿元人民币),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12.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优势与潜力持续释放 AI助力开启智能新时代

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优势与潜力持续释放 AI助力开启智能新时代

有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具备联合国产业分类规定的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品种产品,供应链较为健全,成本优势突出。数据显示,中国低技术、中技术及中高技术产品的全球制造业份额占比较高。其中,中技术和中高技术产品占比增长较快,分别增长了28.9%、27.0%。

2025年05月07日
我国水声通信行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市场具备较大增长空间 技术水平及产品力待提升

我国水声通信行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市场具备较大增长空间 技术水平及产品力待提升

水声通信是目前最成熟的水下远距离通信手段,主要应用于军事、石油深海勘探、深海载人科考等领域。随着下游需求增多,全球水声通信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约34亿美元。水声通信是当前海洋军事中最重要和关键的技术,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增大,我国水声通信将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预计2

2025年05月04日
补贴加码消费需求 我国手机电池行业迎政策红利 产业链有望量利齐升

补贴加码消费需求 我国手机电池行业迎政策红利 产业链有望量利齐升

得益于技术创新驱动消费者换机需求的释放、市场复苏趋势、折叠屏市场的爆发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手机出货量增长态势显著。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手机出货量3.14亿部,同比增长8.7%;智能手机出货量2.94亿部,同比增长6.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3.6%。

2025年04月17日
下游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受益于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发展我国高精度导航市场快速增长

下游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受益于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发展我国高精度导航市场快速增长

受益于卫星导航系统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我国高精度导航市场也整体保持了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呈现不断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2-2023年我国高精度导航市场规模从23.0 亿元增长至214 亿元。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手机行业市场回暖 技术创新仍将是关键 AI正在打开新一轮厂商竞速窗口期

我国手机行业市场回暖 技术创新仍将是关键 AI正在打开新一轮厂商竞速窗口期

在经历连续下滑后,2024年手机市场回暖,出货量迎来了反弹。全球方面:2024年全球手机市场迎来了反弹,销量同比增长7.1%,结束了2023年创下的十年来最低点。

2025年04月09日
全球海底数据中心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商业化进程较快 海兰信龙头地位稳固

全球海底数据中心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商业化进程较快 海兰信龙头地位稳固

国内海底数据中心商业化进程较快,主要驱动因素在于:B端随着企业与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以及上云趋势的推动,数据分析、存储和计算需求将急剧攀升,C端数据量在短视频、直播和社交电商等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特别是向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深入渗透背景下持续快速增长。国内数据量爆发式增长,带动数据中心建设加快,耗电量持续增长。但在“

2025年04月04日
技术升级带动全球Wifi芯片行业扩容 下游应用集中于消费电子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技术升级带动全球Wifi芯片行业扩容 下游应用集中于消费电子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Wi-Fi技术具备传输速率高、部署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5G射频穿透性差,下游应用集中在手机及PC等消费电子领域。2023年全球Wifi芯片组市场规模已超200亿美元。信息时代背景下,Wi-Fi持续朝着更快速度、更低延迟、更高数据传输质量等方向演进,Wifi芯片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容,Wi-Fi6、Wi-Fi 6E、W

2025年03月18日
光通信行业快速发展为光放大器打开市场空间 EDFA为目前商用最广泛产品

光通信行业快速发展为光放大器打开市场空间 EDFA为目前商用最广泛产品

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场,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在50%左右。2019-2023年受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的影响,我国光通信行业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从921亿元增长至1345亿元。当前我国光通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未来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估计2024年,我国光通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到1528亿元。而光通信行业的快

2025年03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