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冲锋衣概念
冲锋衣作为户外运动必备装备之一,由于其具有全天候的功能,这才能使它成为所有户外爱好者的首选外衣。其能够很好地适应野外环境的突然变化,如下雨、刮风、气温骤升骤降等,以及由于穿着者动作剧烈或幅度较大导致体表温湿度发生的较大变化。冲锋衣一般具有防水、透气、透湿等特点。从面料设计和加工上来说,冲锋衣厂家都是采用“PU防水涂层+接缝处压胶”技术制成的。在结构设计上,冲锋衣一般都配有兜帽,便于头部挡雨避风,并在衣摆底部设置防风裙,可以有效地防止风从底部灌入,保持体温。
2、户外运动风口狂刮,冲锋衣赛道火了
近几年,受疫情、经济景气度下滑等因素影响,国内服装行业处于低潮境界,但是从去年开始,户外服饰、健身用品、露营徒步装备等持续热销。2022年618,全网消费成交额中,运动户外品类全网销售额达249亿元,同比增长约9%,紧随家用电器、美容护肤,成为全品类第三。在市场规模方面,2022年我国户外用品行业市场规模1971亿元,2023年将突破2000亿元,其中户外服装市场占比高达4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露营装备方面,多地“一篷难求”,截止2022年我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增速达18.6%,市场规模达354.6亿。同时,中年男人的钓鱼爱好重拾,钓鱼装备也火了。借着这个风口,冲锋衣从户外走向了日常,庞大的风口下,冲锋衣赛道火热程度持续上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冲锋衣线上销售在倍速增长,市场规模超过十亿元
在市场表现方面,冲锋衣线上销售在倍速增长。根据相关数据,2023年8月冲锋衣裤的零售额环比增速128.52%,同比增速160.35%;截止2023年上半年抖音平台冲锋衣品类年上半年销售额达11.31亿,较去年上半年翻了近五倍,1-6月同比增长均超过200%,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5亿元;2023年1-8月京东平台冲锋衣销量同比增长140%,同比增长157%。
整体从市场规模来看,冲锋衣能挡风保暖且容易搭配,自带的户外人氛围感足够代替掉日常通勤的时尚属性,特别适合上班懒人族和有搭配困难症的群体。2015-2021年,我国冲锋衣行业市场规模正以每年约1亿元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冲锋衣行业市场规模达15.29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9.2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多品牌入局冲锋衣领域,并且上演厮杀局面
而在高热度和大规模下,冲锋衣行业也吸引了很多品牌入局。除了现有的始祖鸟、猛犸象、土拨鼠、北面、狼爪等国际大品牌及骆驼、探路者、牧高笛国产品牌外,耐克、lululemon、安踏等企业相继入局户外运动赛道,借此拓宽业务板块及业绩增长曲线。
以波司登为例,截止2023年上半年,波司登的存货周转天数已经从2018年的111天增长到181天,存货总额达到34.34亿元,整体周转效率大幅下降,并且2020财年起,波司登的营收增速便开始逐渐下滑。由此,波司登开展冲锋衣领域布局,试图将羽绒服方面的技术沉淀加持到冲锋衣上,旗下多款冲锋衣最大的卖点就是可拆卸的羽绒内胆,而且现阶段是用已有技术加持冲锋衣。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国外户外品牌也积极线下拓店,开出各种不同概念和层级的“首店”,如北面在上海开设全球首家Summit Club House品牌体验空间;新西兰户外品牌icebreaker在北京来福士购物中心开设中国首店等。
5、冲锋衣面料成本高昂,难以跨越低价河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冲锋衣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随着冲锋衣企业如火如荼开展布局,但售价高、质量标准不达标等问题接踵而至,这就导致国内冲锋衣行业鱼龙混杂。
在售价方面,从成本分析,冲锋衣面料主要是GTX,EVENT面料、Sympatex科技、Omni-Tech面料、Omni-Stop面料、WBW-TEX面料、FILTERTEC面料等等。目前,市面上的硬壳冲锋衣大多采用GTX材料(全称GORE-TEX),一件三层压胶的GTX Pro黑标冲锋衣,这种材料价格成本就超过千元。例如,始祖鸟的Alpha SV冲锋衣用GTX 技术,售价8800元。
国内冲锋衣由于缺少技术支撑,大部分国产冲锋衣在产品页面上标注冲锋衣名称,但是很少达到执行冲锋衣标准及具有功能性,这就导致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大品牌冲锋衣。(冲锋衣标准:首先衣服的吊牌上标注“冲锋衣”,其次执行标准为“GB32614-2016”—具备户外防水功能的冲锋衣,同时根据表面抗湿性、静水压、透湿率等专业标准不同,还要分I类(专业)和II类(非专业),两者缺一不可。)
2022-2023年8月,始祖鸟多次涨价,线下门店仍然“一货难求”,但定价1999元的波司登冲锋衣羽绒服、定价799-999元的蕉下冲锋衣却受到消费者质疑,并且同样使用GTX技术的国产品牌凯乐石某款冲锋衣,2022年至今定价上涨近三成,接近5000元,消费者表示“这个价位可以选的国外大牌更多”。
我国部分千元级冲锋衣品牌对比
品牌 |
代表产品 |
防水面料 |
重量 |
价格 |
使用场景 |
Arc'teryx始祖鸟 |
Beta AR |
3L GTX PRO |
460g |
6400元 |
徒步、滑雪、攀岩 |
Patagonia巴塔 |
Ascensionist |
3L GTX Active |
371g |
5399元 |
徒步、攀岩、日常休闲 |
KAILAS凯乐石 |
MONT X |
3L GTX |
613g |
2800元 |
徒步、攀岩、攀冰、滑雪 |
MAMMUT猛犸象 |
Crater IV |
3L GTX |
500g |
4798元 |
登山运动 |
TNF北面 |
UE |
2L GTX |
420g |
4498元 |
徒步、休闲、城市 |
Haglofs火柴棍 |
L.I.MRUGGED |
3L GTX |
370g |
3600元 |
徒步、休闲、越野 |
RAB睿坡 |
Kangri |
3L GTX |
524g |
3699元 |
郊游野营、登山、攀冰、攀岩、徒步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冲锋衣行业仍然难跨越的低价河,国产冲锋衣品牌不能只盯着价格高低,还要加强自身技术实力及自身款式新颖。(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