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规模不断增长 市场集中度逐渐提升(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膳食营养补充剂也叫膳食补充剂,是一种保健食品,是指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属于食品的特殊类别。膳食补充剂主要包括膳食纤维和益生元,膳食纤维又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膳食纤维。

近年来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膳食营养补充剂相关产品逐渐成为居民健康消费的“必需品”。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膳食补充剂消费规模达到了234.78亿美元,同比增长5.3%。

近年来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膳食营养补充剂相关产品逐渐成为居民健康消费的“必需品”。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膳食补充剂消费规模达到了234.78亿美元,同比增长5.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需求的推动下,我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0-2020年我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市场规模从743.1亿元增长到1938.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06%。

在需求的推动下,我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0-2020年我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市场规模从743.1亿元增长到1938.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0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根据数据显示,2019-2021年我国膳食补充剂行业CR5集中度从23.4%上升至34.1%。预计2022年我国膳食补充剂行业CR5集中度将会继续提高,达到40%左右。

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根据数据显示,2019-2021年我国膳食补充剂行业CR5集中度从23.4%上升至34.1%。预计2022年我国膳食补充剂行业CR5集中度将会继续提高,达到40%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虽然我国膳食补充剂行业不断提升。但目前整体拉看,我国膳食补充剂市场集中度仍比较低。有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膳食补充剂行业内排名前十的企业份额合占不超过一半,行业CR5集中度也只有34.1%。另外和国际知名膳食补充剂品牌相比,大多数中国本土品牌存在品牌力较弱、研发能力欠缺等问题,导致中国企业产品组合缺乏宽度和深度。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我国膳食补充剂市场企业主要有杭州民生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仙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石药集团新诺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我国膳食补充剂市场主要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企业名称

竞争优势

杭州民生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优势: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积极进取、专注执着的经营管理团队,经过十余年的行业深耕,在医药健康产品研发、供应链保障、生产组织、质量控制、品牌建设、渠道建设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高效规范的经营管理体系,有效保障了公司的可持续、高效率运营

营销网络优势:公司一贯重视销售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强化销售渠道的广度和深度建设,建立了以华东地区为主,国内其他区域全覆盖的业务格局。

品牌优势:公司主打品牌“21金维他®”,2020年上榜“健康中国•品牌榜”西普金奖药品榜,2021年度入选“2020-2021年健康产业·品牌发展指数·TOP品牌”,2022年上榜“2022年健康产业品牌榜”西普金奖药品榜。在新渠道领域,公司2020年度获“阿里健康大药房年度口碑品牌”、“阿里健康金鹿奖”,2021年度获“阿里健康金鹿奖-最佳口碑奖”,2022年度获“阿里健康金鹿奖-创新品牌奖”、“京东健康2022年度潜力品牌奖”。在营销体系创新方面,2020年公司联合小米集团获“IdigitalChina数字营销大赏-年度最佳跨界营销合作奖金奖”和“TMA移动营销大奖-跨界营销类银奖”。

质量优势:公司建立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原辅料采购、生产工艺体系、出厂检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均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公司始终坚持把产品质量作为公司生产经营的第一要务,从供应商选择、原材料检验、产品生产过程取样与检验到成品检验等环节都严格按照GMP的要求及公司质量标准的规定实施,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确保最终流向市场的产品质量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拥有药品GMP证书、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完善的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产品的安全性

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优势:截至2021年末,公司及子公司在境外合计拥有2项专利权,其中报告期内新增2项。截至2021年末,公司及子公司在境内已获注册的商标共计4,291,其中报告期内新增686;因商标转让至六角兽饮料有限公司,不再纳入统计范围18;因商标三年未使用被撤销或被宣告无效导致失效7,对公司经营不构成影响。截至2021年末,公司及子公司在境外已获注册的商标共计571,其中报告期内新增104;因商标转让至六角兽饮料有限公司,不再纳入统计范围2项。截至2021年末,公司拥有158个保健食品注册批准证书及137个保健食品备案凭证。

市场地位优势:2020年汤臣倍健以10.3%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行业第一位。汤臣倍健逐步发展为全球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领先者。

品牌优势:2021年,汤臣倍健成为TEAM CHINA中国国家队运动食品及营养品供应商,为国家队70余支队伍的运动员供应运动食品、营养品和专业营养备战方案。

战略优势:汤臣倍健“科学营养”战略将以精准营养相关的新型检测技术、评价方法、健康大数据、功能产品、知识图谱、智能算法等为技术研发要点。

工厂优势:汤臣倍健是全球第一家通过透明工厂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透明工厂是技术先进、品控严格的膳食营养补充剂智造基地,2017年设立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汤臣倍健分站;20188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同年10月被评为国家绿色工厂;2019年建成行业第一家营养探索馆,同年设立广东省院士工作站。

原料供应优势:迄今为止,汤臣倍健原料产地遍及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巴西、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五个原料专供基地,汇聚世界各地的营养精粹,构筑起优中选优的营养品联合国。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生产优势:公司拥有新会、营口两个生产基地。

产品线优势:截至目前,公司已推出养固健、萃雅、心维雅、植雅、帮得佳、享优乐、优全佳、乐姿乐言和轻意养等品牌,涵盖健康食品、美妆、家居用品三大品类,超过200款产品。

研发优势:无限极视产品品质为企业的生命,建立了全链条产业化管理模式,严把产品品质关,同时加大科研投入,与英国剑桥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霍夫曼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等国内外多家权威科研机构、知名学府及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工程院院士吴清平团队等合作,打造了“一个自主科研中心、多方合作的科研平台,全产业链支撑开发精品”的独特科研体系。

质量优势:在质量管理方面,无限极(中国)始终坚守“100-1=0”的质量理念,已通过ISO9001FSSC22000HACCPISO22716GMPC五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优势:“阿胶,出东阿,故名阿胶”,东阿阿胶地处道地正宗阿胶发源地——山东省东阿县,拥有广泛认知的心智资源优势,为行业第一品牌,市场领先优势明显。东阿阿胶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企业,拥有无可替代的品牌资源优势。

原料优势:在山东、内蒙古、辽宁等地建立了毛驴药材标准养殖示范基地,在多个国家建立了采购网络,实现控制与涵养并举,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

功效优势:多年来,东阿阿胶十分注重阿胶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与国内外多家知名科研院所及高校开展合作,进行了阿胶在补血止血、妇科备孕、防雾霾引起的肺损伤、地中海贫血等疾病、复方阿胶浆气血双补和用于登革热的临床应用和药理机制研究,并在阿胶体外研究与动物模型研究上取得了补血美容、备孕保胎、提高怀孕率等大量研究成果。目前,公司逐步向社会系统性地公开阿胶研究成果,并通过医生、专家等权威人士进行学术推广。同时,公司也在持续推进阿胶的文化和价值传播,让阿胶产品更加贴近消费者,让消费者更加了解阿胶产品及其功效。

仙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注重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依托20余年丰富的行业经验与国际化视野,建立了完善的产品开发体系。公司设有市场部及研发中心负责研究市场的发展趋势、新原料应用、新剂型的研究、新配方的开发以及创新技术工艺的应用;依托多年研发积累的产品数据库,具备了较强的技术服务实力,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与注册支持。

产品线优势:公司具备软胶囊、粉剂、片剂、软糖、口服液、硬胶囊等多种剂型,剂型技术覆盖面广,同时各剂型均具备规模生产能力。

管理优势:公司多年来实施精益管理,建立了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公司设备高度自动化,建立了APS系统等集成化系统,并正在分步实施智能化制造。

客户优势:公司依靠多年对国际市场的深入了解,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国外知名企业,例如辉瑞制药、HTCGroupLtd.NowFoodsTakedaDr.Max的认同并与其建立了长期业务合作关系。

 石药集团新诺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优势:公司已形成以研发中心为核心技术规划平台的研发体系。

团队优势:公司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经验丰富的研发技术团队,专注于咖啡因类产品生产工艺的改进、保健食品新资源、新技术、新剂型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技术成员包含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有机化学、生物工程、分析化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人才。

质量优势:公司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GMPISO要求,具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检测系统,严格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艺流程进行监测,对原辅料、产成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资质优势:公司通过了GMP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客户优势:在保健食品方面,公司亦具备较强的销售渠道开拓能力和管理能力,不断加大公司传统销售渠道的广度和深度建设,目前公司已与国内200多家连锁药店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覆盖近30个省级行政区,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销售网络。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植物肉行业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目前市场处于低潮 信心有待提升

我国植物肉行业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目前市场处于低潮 信心有待提升

肉制品行业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数据显示,我国肉制品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6892.3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8595.26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3%。2022年我国肉制品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达20267.82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20886.57亿元。而作为动物可代替蛋白营养,如果植物肉消费占1%

2023年12月06日
我国现制茶饮行业:整体处于较饱和状态 品牌逐渐走向下沉市场

我国现制茶饮行业:整体处于较饱和状态 品牌逐渐走向下沉市场

虽然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但增速来看,市场发展放缓。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现制茶饮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只有5.1%;较2021年市场规模增速下滑了46.9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我国现制茶饮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也只有5.7%左右。可见目前我国现制茶饮整体已处于较饱和状态,潜在的成长空间在逐渐变小。

2023年12月06日
我国植脂末行业消费规模持续增长 下游应用拓展为市场新需求提供更多商机

我国植脂末行业消费规模持续增长 下游应用拓展为市场新需求提供更多商机

随着下游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植脂末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植脂末市场规模为67.97亿元,2015-2020年期间复合增长率达6.94%。到2021年我国植脂末市场规模达74.5亿元,同比增长9.5%。

2023年12月05日
老牌头部品牌持续引领我国植物蛋白饮品市场高质量发展   燕麦奶增速领跑全行业

老牌头部品牌持续引领我国植物蛋白饮品市场高质量发展 燕麦奶增速领跑全行业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植物蛋白饮品是我国增长最快的品类,十年间复合增长率达24.5%。到2022年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规模为 1351 亿元,同比增长9.5%。预计2023年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规模将达1428亿元。

2023年12月05日
我国无糖茶行业分析:健康需求成为消费主因 新势力品牌持续加入

我国无糖茶行业分析:健康需求成为消费主因 新势力品牌持续加入

在市场价格方面,我国无糖茶行业主要价格带为4元/瓶以下、4-7元/瓶、7元以上/瓶。其中,4元及以下的无糖茶饮产品为大众茶饮产品,大部分消费者对价格较为敏感,对品质要求不高,消费者接受度为12.2%;4-7元是无糖茶饮产品的主流价格带,消费者接受度为77.4%,以东方树叶、燃茶、茶里王、鹏友饮茶等品牌为主。

2023年12月04日
火锅消费“热”了 多家企业布局火锅食材超市行业 但做好并非易事

火锅消费“热”了 多家企业布局火锅食材超市行业 但做好并非易事

而专注于一站式火锅食材的企业锅圈食汇在2023年4月创新推出"52个火锅大餐,周周不重样"活动,并且同年12月登陆港股,上市首日市值高达163亿港元。而作为社区团购的叮咚买菜,也推出火锅节IP“咕嘟咕嘟叮咚火锅大会”,目标直指一站式火锅。

2023年12月01日
我国辣椒酱市场保持向上发展态势 供需规模不断增长 老干妈占据优势地位

我国辣椒酱市场保持向上发展态势 供需规模不断增长 老干妈占据优势地位

尤其是2020年、2021年由于外部环境影响使调味品消费从餐饮烹饪转向家庭烹饪场景,提升了家庭端调味品需求,面向消费者的部分调味品企业在此期间保持了良好增长,使得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05%、16.30%。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达5133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将达5925亿元。

2023年12月01日
我国调味品行业来到挑战机遇并存期   高端化、健康化成各企业布局战略高地

我国调味品行业来到挑战机遇并存期 高端化、健康化成各企业布局战略高地

近年来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尤其是2020年、2021年由于外部环境影响使调味品消费从餐饮烹饪转向家庭烹饪场景,提升了家庭端调味品需求,面向消费者的部分调味品企业在此期间保持了良好增长,使得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05%、16.30%。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达5133亿元。

2023年11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