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超导感应加热设备行业分析:经济性优异 铝加热领域替换空间大

1、销售模式:销售模式多样,直销是主要模式

超导感应加热设备可通过直销、租赁和合同能源管理三种方式进行销售,作为出租人进行融资租赁和合同能源管理会放慢公司收入确认的节奏,直接销售和融资租赁会产生应收账款,合同能源管理会产生折旧费用,对于初次合作和流动性紧张的企业而言,直接购买设备更为划算,长期来看直销是未来销售设备的主要模式。

超导感应加热设备销售模式

类别 直接销售 融资租赁(作为供应商) 融资租赁(作为出租人) 合同能源管理
经营模式 直接销售设备,单价1000-1500万元 销售设备给租赁公司,单价1000-1500万元 作为出租人对承租人进行融资租赁 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服务方收取节约费用一定比例,一般60%左右
收入确认 设备交付并且联调联试后才能确认收入,一般在订单6-12个月之后,未来周期有望缩短 销售设备,完成出租后即可确认收入 租期一般3年以上,首期确认保证金、首期租金等,之后逐期确认租金和利息收入,最后确认设备残值收入 逐年确认能源管理服务收入,一般4年可收回设备全部成本
财报影响 利润表确认全部收入和成本,资产负债表转为现金或应收类资产 利润表确认全部收入和成本,资产负债表主要转为现金 利润表逐期确认收入,最后确认减值,“两头高中间低”,资产负债表主要转为应收类资产 利润表逐期确认收入和折旧费用,每期略高于租赁,资产负债表计提折旧
适用性 经营期长、流动性充裕、已有合作经验的公司 租赁情况复杂,需要专业机构辅助的合同 流动性紧张且项目收益明显的公司 初次合作且流动性紧张的公司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经济效益:实测效果和经济性优异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超导感应加热设备市场竞争态势研究与投资战略调研报告(2023-2030年)》显示,超导设备加热速度快,商业应用中不同转速和磁场强度的加热时间基本都在10分钟之内,超导设备热效率高,仅有转动电机和制冷设备的损耗。同时,超导设备还可以实现梯度加热,所以在经济性方面,效率是传统设备的2倍,运营成本更低,每年可节省电费接近600万元,按此测算,2-3年就可以收回投资成本。

超导感应加热设备经济效益分析

参数 传统大功率感应加热 超导感应加热 备注
加热频率 50-60Hz 4-10Hz /
功率 1.25MWx2 1.0MW 生产能力相同
加热性能(表温差) ±15°C ±2°C /
设备费用 600万元(国产) 1500万元 /
设备占地 60平方米 60平方米 包含物料传送系统
加热温度 450°C 450°C /
生产率 5656吨/月 5656吨/月 每月工作30日
吨耗电 280度 160度 /
年外围设备电费 100万元 18万元 按0.6元/度
年总电费 1239万元 692万元 生产率*12*吨耗电*0.6/10000+外围设备电费
年运营维护费用 5万元 26万元 /
年用电量 1800万度 1186万度 /
每吨生产成本 194元 106元 (总电费+运营维护费用)*10000/(生产率*12)
每年节约电费 0元 547万元 /
设备年折旧成本 30万元 60万元 假设折旧年限20年,无残值
投资回收期 无回收期 2-3年 回收假设收入为传统设备无净利润时的数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应用领域广泛,超导感应加热设备在铝加热领域替换空间大

超导设备加热设备应用领域广泛,如铝等型材挤压、合金加热、晶硅生长炉、金属和半导体熔炼、磁选矿等。同时,由于高温超导磁体本身也有广阔应用,与低温超导相比,成本更低,所以在节能环保、科研等领域应用空间大。

超导感应加热设备应用领域

类别

应用领域

介绍及市场规模

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

铝、铜型材挤压

按现有30%大中型铝型材挤压机的加热炉改造,其市场需求总计为1335台

钛合金等非磁金属加热

按照每套钛材及钛合金挤压机的加热炉改造配备2台,需求数量为220台

镁(铝)合金加热

按照每条镁合金挤压机配备1台,设备需求数量为350台

晶硅生长炉

国内直拉单晶硅设备已达数十万台,其中8-12英寸的设备需求数量也为每年数万台

金属及半导体熔炼

一般每五年内更换50-60%,有望实现每年400-500亿元的市场替换规模

超导磁选

当前基于传统电磁线圈或永磁体的选矿设备的发展已经近乎瓶颈,选矿设备的下一次革命性突破必然是超导磁选机

军工领域

对于质量要求较高的航空军工材料等,多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相对于传统感应加热,直流超导加热效率更高,加热更均匀,更加适用于大型金属工件

高温超导磁体

节能环保领域

污水处理等同样需要大口径超导磁体的领域,将已有超导磁体成熟技术嫁接于上述行业,其每个单体产品的市场规模和前景都不逊于超导感应加热行业本身

科技领域

依托高温超导感应加热器研制过程中掌握的高温超导磁体系统制备技术,开展各类高温超导磁体系统研制及应用市场拓展,主要有外科手术用磁导航超导磁体系统等,未来磁储能、可控核聚变和磁悬浮列车需求也将非常巨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铝等型材挤压领域,目前我国铝挤压产业产能占全球70%以上,且铝熔点相对较低且易于延展,利于加热并挤压成型。在《中国制造 2025》的战略引导下,我国逐步向工业强国迈进,交通运输、机械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铝挤压材需求增长,进而促进供给端铝挤压材产量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铝挤压产业产量再创新高,达2202万吨,占全球70%以上。

在铝等型材挤压领域,目前我国铝挤压产业产能占全球70%以上,且铝熔点相对较低且易于延展,利于加热并挤压成型。在《中国制造 2025》的战略引导下,我国逐步向工业强国迈进,交通运输、机械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铝挤压材需求增长,进而促进供给端铝挤压材产量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铝挤压产业产量再创新高,达2202万吨,占全球70%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超导感应加热设备型号种类繁多,对于不同规格、不同速率要求的铝锭加热需求均可以得到满足,现阶段,国内工频炉加热功率普遍在1千瓦左右,考虑到效率损失,除单工位的设备外,其他规格的设备每台基本上可以替换2台工频炉。目前,我国铝挤压加热主要使用工频炉,国内正在使用的约有7000台,超导设备不管是在效率还是成本方面都优于工频炉,因此可以预设出超导设备替换空间有上千台。

超导感应加热设备规格

产品规格 加热功率 工件尺寸
单工位 500-800kW 直径400-580mm
双工位 800-1600kW 直径200-580mm,长度600-1500mm
四工位 800-1600kW 直径200-300mm,长度600-1200mm
八工位 800-1600kW 直径100-200mm,长度600-800mm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国内人形机器人技术快速跟进国际前沿。2023年,中国已累计申请6618件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成为申请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以有效发明专利计算,中国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99件,仅次于日本的1743件,排名全球第二。从申请人所持有的有效技术专利数量来看,优必选科技已经在人形机器人的有效专利储

2025年11月07日
商用车强劲拉动我国多缸柴油机需求回暖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商用车强劲拉动我国多缸柴油机需求回暖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多缸柴油机凭借功率大、运行稳、噪音低等优势,长期占据我国柴油机市场八成以上份额,其需求与商用车市场走势高度同步。2025年1-9月多缸柴油机销量回升,需求回暖态势明显。近四年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CR4从2022年的43.86%逐步升至20251-9月的49.44%。同时,在“双碳”战略与环保政

2025年11月07日
技术突破开启工业无人机行业应用新篇章 市场呈地域集聚态势 一超多强格局凸显

技术突破开启工业无人机行业应用新篇章 市场呈地域集聚态势 一超多强格局凸显

工业级无人机行业迅猛发展。2019-2024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仅增长2倍,而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长10倍。2021年以来,全球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占比已超过消费级无人机。从国内市场看,中国工业无人机已占据民用无人机主导地位,2023年占比超60%。

2025年11月06日
政策驱动与需求升级 我国孔加工刀具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高性能刀具转型

政策驱动与需求升级 我国孔加工刀具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高性能刀具转型

‌近年来,国家及行业协会密集出台《“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政策文件,大力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及工具设备创新发展。其中,《“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将高性能切削刀具列为重点突破领域,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政策组合拳,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

2025年11月06日
从“国之重器”到“商业蓝海” 我国载人深潜器行业市场机遇逐渐显露

从“国之重器”到“商业蓝海” 我国载人深潜器行业市场机遇逐渐显露

深海是国家综合实力与未来产业竞争的战略要地。而作为认知、掌控和开发深海的“国之重器”,载人深潜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当前,在顶层设计的政策强力推动下,我国载人深潜器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拐点。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短期承压 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短期承压 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自2023年以来,我国饲料机械产品产值与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24年同比下降9.49%和10.53%,虽仍处下行区间,但增速较2023年有所放缓。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区域集聚特征愈发凸显:自2022年开始,江苏省的领先优势不断扩大,其饲料机械产值与营收的全国占比持续上升,2024 年已分别升至91.39%和 91.82%

2025年11月05日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消费市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典型的周期波动中不断进化。当前,在“双碳”目标与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引下,行业正经历着由国内投资驱动向“政策、技术、出口”三轮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巨大的升级潜力。

2025年11月03日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分析:百亿美元赛道迎智能化浪潮 无缆化或将引领未来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分析:百亿美元赛道迎智能化浪潮 无缆化或将引领未来

近年来,全球泳池机器人市场渗透率受多重驱动力而快速上升。尤其是,北美与欧洲作为全球私家泳池存量最大的地区,其设备更新需求构成了行业稳定的基本盘,越来越多消费者倾向于以智能、高效的新型机器人替代老旧的手动设备或初代产品。与此同时,伴随“懒人经济”与消费升级趋势的全球化渗透,尤其是新兴市场中产阶级的壮大,人们为提升生活品质

2025年1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