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铝板带箔材行业分析:生产规模大 市场需求量保持增长态势

一、概述

铝压延产品按形状和厚度主要分为铝板、铝带、铝箔三种。一般来说,厚度大于0.2mm为铝板带材,厚度小于或等于0.2mm为铝箔材;铝板材为平直外形,铝带材和铝箔为卷形。铝板带箔凭借其具有的质量轻、比强度高、耐腐蚀、易加工、便于回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优异的性能特点,应用领域正不断延伸,例如交通运输领域“以铝代钢”(如汽车结构件),建筑行业“以铝代木”(如建筑装饰)、“以铝代石”(如建筑幕墙),包装领域“以铝代塑”(如食药品包装)等。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提升和消费升级,铝板带箔应用领域将继续扩大。

二、我国铝板带箔材行业发展概况

1、我国铝板带箔材行业总产量、产能较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铝板带箔材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推动和自身生产技术能力的提升,我国铝板带箔材行业产能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铝板带箔产能2400万吨,同比增加8.11%,产能利用率达75.91%。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推动和自身生产技术能力的提升,我国铝板带箔材行业产能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铝板带箔产能2400万吨,同比增加8.11%,产能利用率达75.9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铝板带箔作为一种节能型的新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特点,有利于减少尾气排放和减轻汽车重量,越来越受到国家及新能源车企的青睐,这为行业市场注入新活力,进而带动产量持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铝板带箔材行业总产量达到1790万吨,同比增长11.9%,2010-2021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6%,2022年产量达到1822万吨,同比增加1.79%。在细分市场方面,2021年我国铝板带产量1335万吨,铝箔产量为455万吨。

同时,铝板带箔作为一种节能型的新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特点,有利于减少尾气排放和减轻汽车重量,越来越受到国家及新能源车企的青睐,这为行业市场注入新活力,进而带动产量持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铝板带箔材行业总产量达到1790万吨,同比增长11.9%,2010-2021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6%,2022年产量达到1822万吨,同比增加1.79%。在细分市场方面,2021年我国铝板带产量1335万吨,铝箔产量为455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现阶段,我国能实现年产量20万吨以上的铝板带箔生产企业相对有限。根据相关资料可知,2021年我国铝板带箔产品年产量20万吨以上的企业主要有六家。

铝板带箔主要企业产量

企业名称 2021年产量情况 铝板带箔产品主要下游行业
南山铝业 热轧卷109.48万吨、冷轧卷82.56万吨、铝箔4.92万吨 交通运输、包装、建材等
明泰铝业 铝板带96.62万吨、铝箔19.08万吨 交通运输、包装、家电等
鼎胜新材 空调箔28.48万吨、单零箔15.90万吨、双零箔13.33万吨、普板带8.76万吨及电池箔5.78万吨 交通运输、包装、家电等
华峰铝业 复合料16.30万吨、非复合料8.93万吨及电池料2.01万吨 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家电等
常铝股份 铝箔制品25.16万吨 交通运输、家电等
东阳光 中高压化成箔4140.39万平方米、亲水箔13.17万吨、钎焊箔4.18万吨、电子光箔3.24万吨 电子、交通运输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国内需求旺盛

我国铝板带箔材行业需求量持续增长以及相应产品自给能力也不断提升。按照表观消费量(即:国内产量-出口量+进口量)计算,2021年,我国铝板带箔材行业表观消费量1403万吨,2010-2021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6%,2021年表观消费量约占国内产量的78.4%。

我国铝板带箔材行业需求量持续增长以及相应产品自给能力也不断提升。按照表观消费量(即:国内产量-出口量+进口量)计算,2021年,我国铝板带箔材行业表观消费量1403万吨,2010-2021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6%,2021年表观消费量约占国内产量的78.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虽然每年需要向境外采购30-50万吨高端铝板带箔来用于国内不能充分自给领域,但进口量占表观消费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并且随着国内铝板带箔材行业技术进步、产品质量提升较好地满足了需求的不断提升。根据数据显示,我国铝板带箔材行业进口数量从2010年约48万吨降至2021年约42万吨,进口率(进口量/表观消费量)由7.6%降至3.0%。

目前,我国虽然每年需要向境外采购30-50万吨高端铝板带箔来用于国内不能充分自给领域,但进口量占表观消费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并且随着国内铝板带箔材行业技术进步、产品质量提升较好地满足了需求的不断提升。根据数据显示,我国铝板带箔材行业进口数量从2010年约48万吨降至2021年约42万吨,进口率(进口量/表观消费量)由7.6%降至3.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金属注射成形(MIM)行业分析:产业链结构清晰 市场有望形成百亿赛道

我国金属注射成形(MIM)行业分析:产业链结构清晰 市场有望形成百亿赛道

金属注射成形(MIM)作为一种集成了塑料注射成型灵活性与粉末冶金高性能的“近净成形”工艺,正凭借其在大批量、复杂小型金属零件制造中的显著优势,迅速成长为高端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2025年11月07日
我国有色金属检验检测行业呈现“小、散、弱”特征 政策将促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我国有色金属检验检测行业呈现“小、散、弱”特征 政策将促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制造业、建筑业、航空航天业等对有色金属及制品的需求增加,直接带动了原材料检测、成分分析等检测服务需求。以采矿、冶金检验检测营业收入为例;2016-2020年我国采矿、冶金检验检测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30%,到2021年,其营业收入首次出现下滑,市场规模约为31.48亿元;2022年则开始回升,市场规模约为3

2025年11月04日
下游需求升级驱动我国铝板带箔高附加值化、低碳化转型 行业存在较高进入壁垒

下游需求升级驱动我国铝板带箔高附加值化、低碳化转型 行业存在较高进入壁垒

虽然我国铝土矿储量虽位列全球第七,但资源品质较低,开采成本较高。2024年我国铝土矿矿石储量73582.3万吨,同比增长4%;产量约为‌9300万吨‌,为铝板带箔行业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原材料。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巨石领衔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巨石领衔

我国为玻纤生产第一大国,2023年国内玻纤总产量占全球比重超70%。近两年来,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阶段,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内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竞争后,正逐步摆脱“内卷式”不良竞争的困境。骨干企业积极主动应对行业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开展产能调控和产品结构优化。2023年以来,巨石集团、泰山玻

2025年10月29日
下游产能扩张驱动 我国电解铜箔钛阳极板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下游产能扩张驱动 我国电解铜箔钛阳极板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当前,在“双碳”战略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爆发式增长,驱动锂电铜箔产能快速扩张;同时,5G通信、汽车电子等产业升级亦推动高端PCB铜箔需求持续提升。下游铜箔企业纷纷加大产能布局,德福、嘉元、诺德等龙头企业扩产节奏加快,海亮等跨界玩家亦积极入局,共同拉动电解铜箔钛阳极板市场需求放量。

2025年10月25日
从“攀西基地”到“世界集群” 我国钛铁矿行业升级杠杠被撬动

从“攀西基地”到“世界集群” 我国钛铁矿行业升级杠杠被撬动

被誉为“太空金属”的钛,正迎来其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全球储量普遍下行的背景下,中国攀西地区世界级的红格南钒钛磁铁矿全面开工,致力于打造“万亿产值”的产业集群。这不仅是中国钛铁矿供给的新支柱,更是撬动整个行业升级的杠杆。

2025年10月24日
进口退潮与内需崛起 我国废铝回收行业供给将逐步放量 汽车报废周期潜力大

进口退潮与内需崛起 我国废铝回收行业供给将逐步放量 汽车报废周期潜力大

在“洋垃圾”禁令驱动进口废铝退潮的同时,一场深刻的国内原料结构革命正在上演。政策重塑了供应格局,促使产业目光转向内部。2024年,国产废铝已强势占据86%的供应主体。当前,我国废铝行业正站在一个结构性释放的起点:庞大的社会铝库存因产品生命周期差异而错峰释放,其中正处于报废高峰的交通设备用铝,在政策推动与单车用铝量提升的

2025年10月18日
制造业升级激活“工业牙齿” 我国螺纹加工刀具行业迎扩容机遇

制造业升级激活“工业牙齿” 我国螺纹加工刀具行业迎扩容机遇

螺纹加工刀具,被誉为“工业的牙齿”,其性能直接决定着制造业的效率、成本与产品质量。当前,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需求拉动,以及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推动下,我国螺纹加工刀具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4年市场规模已突破33亿元。同时,我国螺纹加工刀具市场呈现出清晰的金字塔竞争格局。未来,随着制造业深度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