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天然气行业分析:多项因素抑制消费需求 对外依存度小幅下降

一、概述

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层气和生物生成气等)。天然气主要用途是作燃料,可制造炭黑、化学药品和液化石油气,由天然气生产的丙烷、丁烷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由气态低分子烃和非烃气体混合组成。

二、发展概况

1、全球天然气行业储量情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随着勘探技术突破、新气田发现,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持续增加,但天然气区域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中东国家、欧洲及欧亚大陆。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88.1万亿立方米,储产比为48.8,其中俄罗斯、伊朗、卡塔尔、土库曼斯坦及美国储量占全世界储量的64.01%,

随着勘探技术突破、新气田发现,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持续增加,但天然气区域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中东国家、欧洲及欧亚大陆。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88.1万亿立方米,储产比为48.8,其中俄罗斯、伊朗、卡塔尔、土库曼斯坦及美国储量占全世界储量的64.0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地区分布来看,中东国家天然气探明储量总计75.8万亿立方米,独联体国家合计56.6万亿立方米,亚太地区总计16.6万亿立方米,北美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5.2万亿立方米。

从地区分布来看,中东国家天然气探明储量总计75.8万亿立方米,独联体国家合计56.6万亿立方米,亚太地区总计16.6万亿立方米,北美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5.2万亿立方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全球天然气产量和消费情况

根据数据,2021年全球天然气产量约为4036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8%,其中美国依然占比最高,为23.1%,其次是俄罗斯,占比17.4%;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约为4037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3%,其中美国与俄罗斯消费量最大,分别为8267亿立方米及4746亿立方米,占比分别为20.5%及11.8%。2022年,全球天然气产量预计为4.02万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45%;天然气消费量同比下降0.47%,至4.02万亿立方米,其主要原因是受俄乌影响及欧洲能源转型等因素影响。

根据数据,2021年全球天然气产量约为4036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8%,其中美国依然占比最高,为23.1%,其次是俄罗斯,占比17.4%;全球天然气消费量约为4037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3%,其中美国与俄罗斯消费量最大,分别为8267亿立方米及4746亿立方米,占比分别为20.5%及11.8%。2022年,全球天然气产量预计为4.02万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45%;天然气消费量同比下降0.47%,至4.02万亿立方米,其主要原因是受俄乌影响及欧洲能源转型等因素影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全球天然气行业产量及消费量下降因素简析

<strong>全球天然气行业产量及消费量下降因素简析</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概况

1、我国天然气行业价格管理机制

(1)天然气价格简述

天然气的定价分为三部分:天然气开采方的开采成本加上利润形成的井口价,以及贸易商的贸易成本加上利润形成的到岸价;井口价/到岸价(统称出厂价)加上管输费称为门站价;在门站价格基础上加上城市配气费即为终端价。

天然气定价流程

<strong>天然气价格</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天然气气源供应价格形成机制

对应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相关部门对其规定也有一定变化,随之产生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

我国天然气价格发展阶段

阶段

相关政策

内容

政策出具时间

全面定价阶段(天然气定价的初步探索)

《国家发改委关于西气东输天然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

西气东输天然气出厂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出厂基准价,具体出厂价格由供需双方在上下10%的浮动范围内协商确定;管道运价实行政府定价,由国家发改委制定

2003年9月

管输费尝试阶段

《国家发改委关于陕京管道输气系统天然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

对陕京输气管道运价实行“两部制”价格政策,即按容量费和使用费收取费用。管道运输价格根据成本、气量等因素变化每三年调整一次

2005年7月

出厂价尝试阶段

《国家发改委关于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及近期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的通知》

简化价格分类、将天然气出厂价格归并为两档价格,第一档气在基准价格上下按照供需浮动10%,第二档在基准价格上最高浮动10%,下浮幅度不限。3年内将一档价格与二档并轨,坚持市场取向

2005年12月

门站价形成阶段

《国家发改委关于在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改革试点的通知》

天然气门站及以上价格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管理。门站价格不再分类,实行政府指导价,供需双方可在不超过最高门站价格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门站价格以下销售价格由地方价格主管部门管理

2011年12月

门站价完善阶段

《国家发改委关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通知》

2015年11月起非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价+上浮20%、下浮不限”管理方式,以便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

2015年11月

《国家发改委关于明确储气设施相关价格政策的通知》

储气服务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储气设施天然气购销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

2016年10月

《国家发改委关于福建省天然气门站价格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

在福建省开展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试点,西气东输供福建省天然气门站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016年11月

《国家发改委关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的通知》

2017年9月起规定所有进入上海、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等交易平台公开交易的天然气价格由市场形成

2017年8月

管输费完善阶段

《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

管道运输价格实行政府定价,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和调整。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核定管道运输价格

2016年10月

《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

“一企一价”代替“一线一价”,该企业所有的管线都执行该企业统一的运价率,以适应管道联网、管网向第三方开放的需要

2016年10月

《国家发改委关于核定天然气跨省管道运输价格的通知》

价格放开的天然气,供需双方可在合同中约定气源和运输路径,协商确定气源价格;管道运输企业按规定的管道运输价格向用户收取运输费用

2017年8月

地方输配价格完善阶段

《〈关于加强配气价格监管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要求地方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独立的配气价格,配气价格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制定,即通过核定城镇燃气企业的准许成本,监管准许收益,考虑税收等因素确定年度准许总收入,制定配气价格。

2017年6月

进一步完善市场化阶段

中央定价目录(2020修订)

天然气门站价格从中央定价目录中移出,跨省区市管道运输价格予以保留

2020年3月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天然气储量情况

根据数据,2000-2020年,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2020年达到8.4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的比例为4.5%。我国页岩气自2014年首次提交资源储量以来,页岩气的勘查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迅速发展。根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2)》,2021年常规气(含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分别达8051亿立方米、7454亿立方米和779亿立方米。

根据数据,2000-2020年,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2020年达到8.4万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的比例为4.5%。我国页岩气自2014年首次提交资源储量以来,页岩气的勘查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迅速发展。根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2)》,2021年常规气(含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分别达8051亿立方米、7454亿立方米和779亿立方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分析

近十年消费量的增加带动天然气产量的上升,我国天然气产量由2011年的1062亿立方米上升至2021年的2092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7.0%,截止2022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366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7%,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也下降0.4%,其主要原因是受国际LNG现货价格大幅攀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增长及煤炭对天然气的替代等因素影响;天然气产量达2201.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

近十年消费量的增加带动天然气产量的上升,我国天然气产量由2011年的1062亿立方米上升至2021年的2092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7.0%,截止2022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366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7%,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也下降0.4%,其主要原因是受国际LNG现货价格大幅攀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增长及煤炭对天然气的替代等因素影响;天然气产量达2201.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天然气行业产量及消费量下降因素简析

<strong>中国天然气行业产量及消费量下降因素简析</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天然气进出口分析

目前,我国有西北通道、东北通道、西南通道和东南通道的四大天然气进口通道,其中,东南通道又称海上运输通道,其他的都是管道天然气运输。

我国四大天然气进口通道简析

<strong>我国四大天然气进口通道简析</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公告显示,中俄天然气东段2020年已输气41亿立方米,未来随着南段管线投入运行,中俄东线的最大运输能力可达480亿立方米;中俄西线在俄方又称西伯利亚管线2号,2021年4月,穿越蒙古进入我国境内的天然气管道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得批准,2022年将开展详细的工程研究和天然气管道设施的设计工程。整个工程初步计划2024年开工建设,2028年建成输气管道,未来中俄西线最大运输能力可达500亿立方米。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strong>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strong>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天然气进口数量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气态天然气进口数量为4243万吨,同比下降36.8%,液化天然气进口数量为7893万吨,同比增长17.6%;气态天然气出口数量为397.6万吨,同比增长7.9%,液化天然气出口数量为2.6万吨,同比下降14%;2022年国内LNG进口量同比下降了19.5%,为近7年来首次下降;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下降4个百分点,至40.2%。

我国天然气进口数量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气态天然气进口数量为4243万吨,同比下降36.8%,液化天然气进口数量为7893万吨,同比增长17.6%;气态天然气出口数量为397.6万吨,同比增长7.9%,液化天然气出口数量为2.6万吨,同比下降14%;2022年国内LNG进口量同比下降了19.5%,为近7年来首次下降;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下降4个百分点,至40.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绿氨行业竞赛:中国如何成为主要供应国?

全球绿氨行业竞赛:中国如何成为主要供应国?

绿氨作为一种在生产过程中实现零碳排放的绿色化学品与能源载体,正从概念走向落地。面对我国风电、光伏装机量激增带来的消纳压力,绿氨产业有望成为破解难题的重要路径。在强有力的政策指引下,中国凭借“三北”地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已规划了超过2000万吨的庞大产能,成为全球绿氨供应的核心力量。

2025年11月06日
中国主导全球锂电铜箔供应链 极薄化筑高壁垒 行业盈利逐步修复

中国主导全球锂电铜箔供应链 极薄化筑高壁垒 行业盈利逐步修复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复苏,叠加储能等新兴领域需求爆发,锂电池出货量持续高增,进而带动锂电铜箔需求稳步攀升。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达84万吨,同比增长 21.74%。预计2027年,全球锂电铜箔市场出货量将达140万吨,2024-202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8.56%。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集中供热行业分析:供热面积和供热量稳定增长 价格市场化改革正破冰

我国集中供热行业分析:供热面积和供热量稳定增长 价格市场化改革正破冰

中国集中供热行业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期。一方面,煤炭作为其发展的“压舱石”地位依然稳固,以热电联产为主的高效燃煤供热仍是当前市场的主力,支撑着超过115亿平方米、并持续稳定增长的庞大供热需求,且市场区域集中度高,山东省位居全国之首。另一方面,在“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下,行业面临着清洁化改造与能效提升的刚性要求,驱动着天

2025年11月05日
风电拉动全球碳纤维行业需求强势复苏 中国巩固产能领先地位并迈向价值链重构阶段

风电拉动全球碳纤维行业需求强势复苏 中国巩固产能领先地位并迈向价值链重构阶段

下游多领域回暖,碳纤维需求复苏。得益于全球对清洁能源的持续推进以及风电技术的不断革新,风电市场一改前几年的疲软状态,2024年实现了120%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碳纤维需求的重要力量。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需求激增与产能理性释放下价格强势反弹 市场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需求激增与产能理性释放下价格强势反弹 市场马太效应加剧

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下游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强劲增长,叠加储能市场爆发式扩张,六氟磷酸锂(LiPF₆)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核心原材料,其市场需求呈现快速攀升趋势。据机构统计,2025年7月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已接近70%,其中头部厂商多氟多、天际股份、石磊氟材均实现满产,而产能最大的天赐材料排产在8月创新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锂电池粘结剂行业:PAA成新增长点且产业化提速 外资主导格局正被逐步重塑

我国锂电池粘结剂行业:PAA成新增长点且产业化提速 外资主导格局正被逐步重塑

新能源汽车与电化学储能产业蓬勃发展,强力拉动我国锂电池出货量激增,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0.72%。在此带动下,锂电池粘结剂行业快速成长,同期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56%。当前市场中,PVDF是正极粘结剂的主流品类,CMC与SBR为负极核心粘结剂;而PAA凭借环保属性、适配硅基负极等优势,成为行业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与此同时,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回暖。据上海钻石交易所披露,2025年1-7月我国通过钻交所报关的成品钻进口总额同比增长43.5%,进口量更是激增93.8%。其中6月成品钻进口量同比激增179.9%,金额增长84.5%;7月进口量同比增长145.9%,金额增幅高达243.1%。

2025年10月31日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在个性化消费浪潮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烫画膜行业已成长为一个规模超百亿、年增速逾15%的活力市场。作为连接创意与制造的核心耗材,烫画膜凭借其柔性生产优势,在服装(占比60%)、鞋帽、包装等领域应用深入。未来,在环保政策与技术创新推动下,我国烫画膜行业正朝着功能化、水性化与数字化方向快速演进,前景可观。

2025年10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