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塑料包装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塑料制品向绿色化发展 下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一、行业基本概述

塑料包装是指用塑料包装,可根据物品形态不同可选择硬塑料包装用材或软塑料包装用材,如饮料塑料瓶、餐饮包装盒或袋、成品食品包装袋等。由于具有方便流通、保护商品、提升产品附加值等优点,目前塑料包装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是包装材料中占比第二高的品类,仅次于纸包装。

二、行业产业链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塑料包装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我国塑料包装产业链较为成熟。其上游是原材料通用塑料和塑料助剂以及塑料加工专用设备的提供;中游为塑料包装制造环节,包括塑料桶、塑料瓶、塑料盖等塑性产品,以及塑料软管、塑料袋等无定型产品制造;下游则是饮料制造、食品制造、医药制造、日化产品制造和食用油制造等应用领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目前我国塑料包装产业链较为成熟。其上游是原材料通用塑料和塑料助剂以及塑料加工专用设备的提供;中游为塑料包装制造环节,包括塑料桶、塑料瓶、塑料盖等塑性产品,以及塑料软管、塑料袋等无定型产品制造;下游则是饮料制造、食品制造、医药制造、日化产品制造和食用油制造等应用领域。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上游市场

(1)聚乙烯

聚乙烯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属于聚烯烃塑料,其密度小,化学稳定性好,且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能和力学强度,应用范围较高。

自2018年以来,我国聚乙烯产能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5%。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聚乙烯名义产能已超2661万吨。2021年中国聚乙烯产能约为2574.63万吨,同比增长12.7%。

自2018年以来,我国聚乙烯产能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5%。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聚乙烯名义产能已超2661万吨。2021年中国聚乙烯产能约为2574.63万吨,同比增长12.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产能增加,我国聚乙烯产量也在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聚乙烯产量约为2272万吨,同比增长11.8%。

随着产能增加,我国聚乙烯产量也在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聚乙烯产量约为2272万吨,同比增长11.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合成树脂

合成树脂是指人工环境下由低分子原料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固体、半固体或假(准)固体的高分子聚合物,是制造塑料、复合材料、涂料、胶粘剂等产品的重要基础原料。

我国合成树脂行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经历了60-70年代的缓慢发展、80年代至上世纪末的飞速增长等阶段后,自21世纪以来,我国合成树脂行业进一步调整、完善和提高,现已形成包括配方改性、树脂合成、助剂配套、加工应用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合成树脂生产国。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达11039.1万吨,同比增长6.60%。

我国合成树脂行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经历了60-70年代的缓慢发展、80年代至上世纪末的飞速增长等阶段后,自21世纪以来,我国合成树脂行业进一步调整、完善和提高,现已形成包括配方改性、树脂合成、助剂配套、加工应用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合成树脂生产国。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达11039.1万吨,同比增长6.6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初级形态塑料

塑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形成了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三大合成材料。目前我国是塑料制品生产大国。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小幅波动。2021年全国塑料制品产量为8004万吨,同比增长5.72%。

塑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形成了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三大合成材料。目前我国是塑料制品生产大国。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小幅波动。2021年全国塑料制品产量为8004万吨,同比增长5.7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轻工业网,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塑料制品将向绿色化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和推动塑料制品行业向高性能、高质量、环保化方向发展。例如2016年4月,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发布《塑料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让塑料加工业把握“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成型”技术方向,打造原料、先进成型技术和技术。2017年1月,发改委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强调智能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的发展,其中包括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提出,商品零售、电子商务、外卖、快递、住宿等重点领域不合理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现象大幅减少,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到1000万个。

2、中游市场

(1)包装市场现状

塑料包装归属于包装产业,且是包装工业中重要的细分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创新体系的日益完善,包装工业在适应民生需求、建设制造强国、推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塑料包装归属于包装产业,且是包装工业中重要的细分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创新体系的日益完善,包装工业在适应民生需求、建设制造强国、推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包装行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后,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包装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累计完成营业收入达12041.81亿元,同比增长16.39%;行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达710.56亿元,同比增长13.52%。估计2022年,我国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累计收入将达到13848.08亿元,行业累计利润或将进一步增长突破800亿元。

我国包装行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后,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包装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累计完成营业收入达12041.81亿元,同比增长16.39%;行业累计完成利润总额达710.56亿元,同比增长13.52%。估计2022年,我国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累计收入将达到13848.08亿元,行业累计利润或将进一步增长突破8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包装联合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包装联合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包装联合会,观研天下整理

(2)塑料包装市场现状

国内塑料包装行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到目前已经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升级,推动了我国塑料包装行业的发展,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继续扩大,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应用日新月异,已形成一定规模,在食品、饮料、日用品及工农业生产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国内后疫情时代到来,饮料、食品、餐饮、医药等行业市场生产逐步恢复,市场塑料包装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塑料包装行业市场规模得以加速扩容。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塑料薄膜制造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514.68亿元,占包装行业营业总收入的29.2%,占比最大;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858.34亿元,占包装行业营业总收入的15.4%。

3、下游行业

(1)饮料

饮料是一种既可以满足消费者即时需求,又可以具有提神、补充水分和营养等功能性的快消品。自改革开放以来,饮料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新兴行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下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饮料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我国饮料类累计零售额达到2749亿元,累计增长5.3%;累计产量达到16850.7万吨,累计增长0.5%。

饮料是一种既可以满足消费者即时需求,又可以具有提神、补充水分和营养等功能性的快消品。自改革开放以来,饮料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新兴行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下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饮料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我国饮料类累计零售额达到2749亿元,累计增长5.3%;累计产量达到16850.7万吨,累计增长0.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食品制造

食品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求,而我国的食品极具中国文化特色,因此食品制造业不仅是刚性需求较强的行业,也是弘扬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事关国计民生和国民健康的重要产业。

以休闲食品为例:休闲食品俗称“零食”,是以果蔬、谷物、肉类和鱼类等为原料,采用合理生产工艺加工制成的快速消费品,是人们在闲暇、休息时食用的食品,包括正餐和主食之外的所有食品。休闲食品消费场景多,涵盖范围大,有着消磨时间,愉悦心情的功效。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支出占比逐步提升,当人们开始追求饮食的质量而非单纯的饱腹时,这就给休闲食品的消费带来新的增长点。当前休闲食品已成为食品市场上的热点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外出旅游、朋友聚会、日常休闲,休闲食品成为必备食品,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达1.44万亿元,同比增长11.6%,预计2022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支出占比逐步提升,当人们开始追求饮食的质量而非单纯的饱腹时,这就给休闲食品的消费带来新的增长点。当前休闲食品已成为食品市场上的热点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外出旅游、朋友聚会、日常休闲,休闲食品成为必备食品,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达1.44万亿元,同比增长11.6%,预计2022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医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对医疗保健和药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政府对于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医药行业的发展。此外从而使得我国医药市场需求呈现稳定增加态势。

近年来,我国医药市场规模保持较快速度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3294亿元增长至19220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达到22311亿元。

近年来,我国医药市场规模保持较快速度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3294亿元增长至19220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达到2231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