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行业:市场呈现垄断格局 本土企业国产化空间大

1、概述

半导体量检测设备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对芯片性能与缺陷的进行检测的关键设备,分为前道和后道检测。前道检测主要用于晶圆加工环节,主要是针对光刻、刻蚀、薄膜沉积、清洗、CMP等每个工艺环节的质量控制的检测,目的是检查每一步制造工艺后晶圆产品的加工参数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或者存在影响良率的缺陷,属于物理性的检测;半导体后道测试设备主要是用在晶圆加工之后、封装测试环节内,主要是利用电学对芯片进行功能和电参数测试,主要包括晶圆测试和成品测试两个环节,目的是检查芯片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属于电性能的检测。

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细分产品情况

设备类型

设备简介

量测设备

关键尺寸量测设备

通过对电子束显微图像进行关键尺寸量测,实现关键工艺参数的监控,是芯片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设备

电子束关键尺寸量测设备

通过先进的电子束成像系统和高速硅片传输方案,搭配精准的量测算法,实现高重复精度、高分辨率及高产能的关键尺寸量测

套刻精度量测设备

主要用于确保不同层级电路图形,和同一层电路图形的正确对齐和放置

晶圆介质薄膜量测设备

通过为各种薄膜层提供高精度薄膜测量,在低于7nm的逻辑和前沿存储器设计节点上实现严格的工艺公差

X光量测设备

可对高级3DNAND和DRAM芯片中使用的高深宽比结构进行高分辨率、快速、准确、精确、无损的3D形状测量,还可用于监测和控制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步骤,以确保生产的稳定性

晶圆金属薄膜量测设备

32nm及以上的节点提供薄膜厚度、折射率、应力和成分的测量,帮助晶圆厂鉴定和监测各种薄膜层

三维形貌量测设备

主要应用于晶圆上的纳米级三维形貌测量、双/多层薄膜厚度测量、关键尺寸和偏移量测量,配合图形晶圓智能化特征识别和流程控制、晶圆传片和数据通讯等自动化平台

薄膜膜厚量测设备

主要应用于晶圆上纳米级的单/多层膜的膜厚测量,采用椭圆偏振技术和光谱反射技术实现高精度薄膜膜厚、n-k值的快速测量

3D曲面玻璃量测设备

主要应用于3D曲面玻璃等构件的轮廓、弧高、厚度、尺寸测量,采用光谱共焦技术,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非接触式测量。搭载可配置的全自动测量软件工具和完整的测试及结果分析界面

检测设备

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

主要应用于缺陷发现、制程弱点发现、制程调试、工程分析、生产线监控、制程窗口发现

掩膜版缺陷检测设备

零缺陷光罩(也称为光掩模或掩模)是实现芯片制造高良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光罩上的缺陷或图案位置错误会被复制到产品晶圆上面的许多芯片中。主要应用于光罩认证,光罩工艺控制,光罩工艺设备监控,出厂光罩质量检查

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

主要应用于硅片的出厂品质管控、晶圆的入厂质量控制、半导体制程工艺和设备的污染监控。该系列的设备能够实现无图形晶圆表面的缺陷计数,识别缺陷的类型和空间分布

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

主要应用于晶圆表面亚微米量级的二维、三维图形缺陷检测,能够实现在图形电路上的全类型缺陷检测。拥有多模式明/暗照明系统、多种放大倍率镜头,适应不同检测精度需求,能够实现高速自动对焦,可适用于面型变化较大翘曲晶圆。

电子束缺陷检测设备

主要应用于缺陷成像、在线自动缺陷分类和性能管理、裸片晶圆出厂和入厂质量控制、晶圆处置、制程弱点发现、缺陷发现、EUV光刻检查、制程窗口发现、制程窗口认证、晶圆斜面边缘检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全球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竞争呈现垄断格局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2016-2020年,全球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根据数据,2020年全球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6.5亿美元,同比增长20.1%,2016-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6%,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超90亿美元。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2016-2020年,全球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根据数据,2020年全球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6.5亿美元,同比增长20.1%,2016-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6%,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超90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产品类型,检测设备可细分为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掩膜检测设备等;量测设备可细分为三维形貌量测设备、薄膜膜厚量测设备(晶圆介质薄膜量测设备)、套刻精度量测设备、关键尺寸量测设备、掩膜量测设备等。

在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市场各类设备占比中,检测设备占比最高,为62.6%,包括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掩膜检测设备等;其次是量测设备,占比为33.5%,包括三维形貌量测设备、薄膜膜厚量测设备(晶圆介质薄膜量测设备)、套刻精度量测设备、关键尺寸量测设备、掩膜量测设备等,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设备类型 销售额(亿美元) 占全球总销售额比例
1 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 18.9 24.7%
2 掩膜版缺陷检测设备 8.6 11.3%
3 关键尺寸量测设备 7.8 10.2%
4 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 7.4 9.7%
5 电子束关键尺寸量测设备 6.2 8.1%
6 套刻精度量测设备 5.6 7.3%
7 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 4.8 6.3%
8 电子束缺陷检测设备 4.4 5.7%
9 电子束缺陷复查设备 3.8 4.9%
10 晶圆介质薄膜量测设备 2.3 3.0%
11 X光量测设备 1.7 2.2%
12 掩膜版关键尺寸量测设备 1.0 1.3%
13 三维形貌量测设备 0.7 0.9%
14 晶圆金属薄膜量测设备 0.4 0.5%
15 其他 2.9 3.9%
合计 76.5 100.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市场竞争方面,全球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行业呈现垄断的市场格局,主要企业包括科磊半导体、应用材料、日立等。其中,科磊半导体一家独大,市场份额占全球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行业总规模的50.8%,市场规模达38.9亿美元。同时,全球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CR5超过了82.4%,并且均来自美国和日本。

在市场竞争方面,全球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行业呈现垄断的市场格局,主要企业包括科磊半导体、应用材料、日立等。其中,科磊半导体一家独大,市场份额占全球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行业总规模的50.8%,市场规模达38.9亿美元。同时,全球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CR5超过了82.4%,并且均来自美国和日本。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中国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行业: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被国外企业占所垄断

近年来,我国大陆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根据数据,2020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21亿美元,同比增长24.3%,2016-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6%。

近年来,我国大陆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根据数据,2020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21亿美元,同比增长24.3%,2016-2020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市场竞争方面,由于国外知名企业凭借着规模大、产品线覆盖广度高、品牌认可度高等优势,占据我国主要市场份额,国产企业推广难度较大,导致我国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行业国产化率较低。

其中,科磊半导体占据我国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行业主要市场份额,2020年份额占比54.8%,并且得益于近年中国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其市场销售额也不断上升,根据VLSI Research数据,近五年科磊半导体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额复合增长率超过35.7%,显著高于其在全球约13.2%的复合增长率。

其中,科磊半导体占据我国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行业主要市场份额,2020年份额占比54.8%,并且得益于近年中国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其市场销售额也不断上升,根据VLSI Research数据,近五年科磊半导体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额复合增长率超过35.7%,显著高于其在全球约13.2%的复合增长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长期来看,随着国产企业在检测与量测领域突破不断增加,受益于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迅速发展,我国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行业国产化率有望在未来几年加速提升。(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载体铜箔行业分析:IC载板打开需求增长空间 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重塑

我国载体铜箔行业分析:IC载板打开需求增长空间 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重塑

长期以来,载体铜箔市场被日本企业垄断,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中“卡脖子”的一环。然而,在AI、5G、汽车电子驱动芯片需求爆发、国家战略推动供应链自主可控、以及国内厂商技术突破的三重共振下,格局正在重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IC载板生产国,正迎来载体铜箔国产替代的黄金窗口期。目前,我国头部载体铜箔厂商已实现从0到1的技术突破,

2025年09月10日
中国粉末冶金行业分析:新能源与航空国产化驱动 百亿市场迈向高端制造新蓝海

中国粉末冶金行业分析:新能源与航空国产化驱动 百亿市场迈向高端制造新蓝海

汽车作为粉末冶金行业最大的应用领域,粉末冶金技术以其近净成形、材料利用率高、可制造复杂零件等独特优势,在汽车轻量化、节能减排、性能提升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粉末冶金市场应用正从传统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领域,向电驱动系统、电池结构件、传感器等新领域高速扩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根据相

2025年09月08日
钠离子电池带来需求增量 金属钠行业市场价格上扬 国产规模与技术优势突出

钠离子电池带来需求增量 金属钠行业市场价格上扬 国产规模与技术优势突出

当前全球金属钠消费集中于靛蓝粉和医药中间体领域,分别占比55%、34%;金属钠还可作为原子能反应堆的冷却剂以及钠-硫电池的负极材料,这两个新兴领域的需求空间正逐渐打开。

2025年08月30日
精密冷锻件行业:汽车领域需求增长动力十足 三重壁垒构筑稳定竞争格局

精密冷锻件行业:汽车领域需求增长动力十足 三重壁垒构筑稳定竞争格局

数据显示,2021年国外乘用车冷锻件需求量达91.3万吨,我国乘用车冷锻件需求量为43.0万吨,提升空间达48.3万吨。考虑促消费政策逐步落地,国内汽车市场复苏及整车价格战愈演愈烈,我国乘用车冷锻件替换动力十足,需求量将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达82.4万吨,与国外的应用差距将逐渐缩小。

2025年08月23日
我国高碳铬铁行业总供给下降 产能“南弱北强” 市场企业竞争“一超多强”

我国高碳铬铁行业总供给下降 产能“南弱北强” 市场企业竞争“一超多强”

近年来,在家电、轨道交通、建筑装饰等下游市场共同推动下,我国不锈钢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产量持续上升,为高碳铬铁行业提供了强劲动力。数据显示,全国不锈钢粗钢产量已从2020年的3013.90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3944.11万吨。2025年1-6月,产量继续保持良好增势,达到2016.86万吨,同比增长5.17%。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铜加工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行业盈利承压及需求升级倒逼企业向深加工转型

我国铜加工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行业盈利承压及需求升级倒逼企业向深加工转型

资源端匮乏,产业优势集中于铜加工行业。2024 年,我国铜精矿产量受限于原料储量等因素,仅占全球总产量的7.8%;而我国精炼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1.3%,阴极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 51.7%,铜加工材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7.9%。

2025年08月15日
“反内卷”提出 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产业优化新阶段 部分企业宣布减产

“反内卷”提出 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产业优化新阶段 部分企业宣布减产

钢铁行业一直是供给侧“反内卷”先锋。2011-2015年,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以及钢铁产能的无序释放,钢铁行业供给过剩幅度逐年显著。为化解产能过剩,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用5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优化产业结构并提高产能利

2025年08月11日
涨价潮来袭+中国自主技术进入快车道 全球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供给结构进入崭新阶段

涨价潮来袭+中国自主技术进入快车道 全球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供给结构进入崭新阶段

随着能源成本的增加,玻璃基板企业利润受到严重影响,纷纷上调产品价格以应对能源成本的通胀压力。显示玻璃基板涨价潮来袭,根据数据,2023 年下半年和 2024 年下半年,主要玻璃基板制造商分别将玻璃基板价格上调了超过 10%。2024 年Q3、2024 年Q4玻璃基板价格分别上涨 3%和7%。

2025年08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