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绵钛产能及产量
海绵钛是一种高纯度的钛金属,一般以灰色和粗粉或多孔形式出现。钛行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重点培育的新材料行业,作为钛合金的上游,海绵钛基于有利的政策条件实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海绵钛主要生产国,海绵钛产量已居世界第一。
我国新材料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 政策 | 部门 | 主要内容 |
2016.11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国务院 | 打造增材制造产业链。突破钛合金、高强合金钢、高温合金、耐高温高强度工程塑料等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交通设备、文化创意、个性化制造等领域大力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加快发展增材制造服务业。 |
2016.12 | 《新材料发展指南》 | 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 | 加快推动先进基础材料I业转型升级,以基础零部件用钢、高性能海工用钢等先进钢铁材料,高强铝合金、高强韧钛合金、镁合金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高端聚烯怪、特种合成橡胶及工程塑料等.先进化工材料,先进建筑材料、先进轻纺材料等为重点,大力推进材料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重点突破材料性能及成分控制、生产加工及应用等工艺技术,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质量稳定性和服役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先进基础材料国际竞争力。 |
2018.1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 统计局 | 将高品质钛合金制造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支持。 |
2019.11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发改委 | 将高性能超细、复合结构硬质合金材料及深加工产品、低模量钛合金材料、耐蚀钛合金材料、航空航天用钛合金紧固件等列为产业结构调整鼓励类项目。 |
2021.0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商务部 |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凭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海绵钛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海绵钛产能为35.00万吨,其中中国海绵钛产能为17.60万吨,占比50.29%;全球海绵钛产量为21.00万吨,其中中国海绵钛产量为12.00万吨,占比57.1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海绵钛表观需求量
海绵钛是钛加工材的原料。钛加工材主要应用于化工、航空航天、船舶、海洋工程、医药、电力等领域。钛加工材生产规模的扩大带动海绵钛需求增长,据数据,2020年海绵钛表观需求量为11.40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26.7%。2021年我国海绵钛表观需求量为13.30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6.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海绵钛进口情况
虽然国内海绵钛产能及产量持续增长,但高端产品产能不足,需大量进口以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国海绵钛进口规模总体保持增长。2015-2021年我国海绵钛进口数量由82吨增长至13835吨,进口金额由0.51百万美元增长至104.70百万美元。从主要进口地区看,日本、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为我国海绵钛主要进口来源地,总进口数量占比99.5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海绵钛行业竞争
从行业竞争看,我国海绵钛产能较为集中,2020年CR5为68%,其中攀钢钛业产量排名第一,占比18%。金达钛业、万基钛业、新疆湘润产量均占比13%。
目前我国海绵钛产能以低端产品为主,高端海绵钛仍处于紧缺状态。未来随着钛材料的主要下游应用从低端化工、冶金、制盐等相对技术难度较低的行业迅速向高端化工(如PTA设备)和海洋工程行业等中高技术难度的领域转移,将倒逼上游海绵钛供应结构不断改善,高端产能将成为海绵钛厂商竞争优势之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