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危废处理行业竞争分析:CR10不足12% 企业利用外延并购实现产能扩张

一、概述

废物可分为液体废物、固体废物及气体废物;其中,固体废物根据是否具有危险性,可进一步划分为危废及不具有危险性的一般固体废物。目前我国危废处理方式主要包括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两种。无害化处置指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减少或消除危险废物对环境或人体危害性的处理方式;针对回收利用价值较高的危险废物,在无害化处置同时可进一步回收其中的有价资源,实现危废资源化利用。根据投资来源和运营主体,可以将危废项目的建设运营模式分为以下三类:

危废建设运营模式的优缺点对比

运营模式

政府投资并指派运营

特许经营协议

政企合作PPP模式

投资主体

政府

企业

政府、企业按比例出资

运营主体

政府指定事业单位

企业

企业

收益来源

政府付费

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

使用者付费

产权归属

政府

政府(BOT)、企业(BOO

政府

风险分配

政府

企业自负盈亏,政府承担保底量

企业、政府共同承担建设运营风险

运作模式

/

BOOBOT

BOTTOTBOOROT

主要优点

项目审批快、政府付费有保障

一方面能够吸纳和整合社会优质资源,运用专业企业先进的设备技术及运营经验,提高生产运营效率,另一方面缓解地方政府短期财政压力

项目建设运营水平高,有利于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运营管理水平,项目抗风险能力强

主要缺点

效率低下,服务能力水平低,项目可持续性差

政府对项目控制能力较弱;存在排他性和区域垄断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市场竞争

审批程序较为繁琐

应用情况

中西部地区部分项目

应用较为广泛

近年来新建项目广泛应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竞争格局分析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危废处理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我国危废处理行业参与者众多,但由于行业具有人才、技术、资质及资金等壁垒,而多数企业技术、资金、研发能力较弱且处理资质单一,导致市场竞争整体呈“散”、“小”、“弱”特点。并且,现我国危废处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2021年CR10不到12%。

危废处理的行业壁垒

类别

简介

人才壁垒

主要包括核心技术开发人员以及项目运营管理人员。具备丰富项目运营经验及技术开发能力的人员的较为稀缺,新进企业难以在短期内组建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的专业队伍

技术壁垒

多学科复合,难以标准化复制。危废处置涉及生物、化学、物理等多门类结合,同时技术应用上,需确保项目能够持续稳定运营,并符合节能低碳的要求。因此,对于大部分企业,并购是快速高效进入并占据市场空间的有效途径

资质壁垒

资质审批周期长、流程复杂。完整的危废项目建设投运流程涉及选址、立项备案、环评批复、试运行、资质申请、环保竣工验收等多个阶段,还需经环保部门环保验收合格,获取危废处置资质用时一般在3-5年甚至更长

资金壁垒

危废处理项目前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此外危废处置项目从申请、建设到最后投产运营,投资周期较长,占用资金较大且时间较久,对危废处理企业资金实力有较高的要求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资料显示,2019年,国家共颁发危废经营许可证4195份,并且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可知,全国危废经营单位核准收集和利用处置能力累计达到12896万吨/年,危废实际收集、利用处置量为3558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仅为27.6%,单个经营许可证对应的平均处理规模约3万吨/年,且大部分危废项目年处理能力在1万吨/年以下。

根据资料显示,2019年,国家共颁发危废经营许可证4195份,并且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可知,全国危废经营单位核准收集和利用处置能力累计达到12896万吨/年,危废实际收集、利用处置量为3558万吨/年,产能利用率仅为27.6%,单个经营许可证对应的平均处理规模约3万吨/年,且大部分危废项目年处理能力在1万吨/年以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受上述行业进入壁垒因素影响,我国危废处理行业现有的头部企业和新进入者主要采用以外延并购的方式来扩大产能。以高能环境为例,2021年先后完成耀辉环保(51%)、浙江嘉天禾(51%)等五起收购。

2020-2022年部分危废并购项目情况梳理

时间

并购方

标的公司

金额(亿元)

股比

收购目的

标的详情

2020.2

东方园林

江苏盈天

4.5

75%

完善产业布局

焚烧:3万吨/年;综合利用:10万吨/

2020.8

生益科技

广东绿晟

1.4

27%

完善产业布局

以线路板为主要原料的金属综合回收技术,年处理危废30万吨

2021.1

东江环保

雄风环保

4.3

70%

完善产业布局

稀贵金属回收业务

2021.1

高能环境

耀辉环保

0.2

51%

完善产业布局

10万吨危险固体废物的多金属综合回收生产线

2021.1

创业环保

康博环境、永辉资源利用

7.8

100%

战略考虑

拓宽江苏地区工业固废、危废

2021.3

中金环境

无锡工业废物、无锡固废环保

/

100%

完善产业布局

工业危废23000/年,收集危废5000/年,核准处置医疗废物5000/年,安全填埋场核准处置工业危废10000/

2021.4

渤海水业

精臻环保

2.7

100%

完善产业布局

河北省核准的焚烧处置规模最大的危废处置企业,核准处置规模达6.48万吨/

2021.9

万里石

资生环保

0.1

20%

产业调整

涵盖工业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领域

2021.11-12

高能环境

浙江嘉天禾

0.4

51%

完善产业

布局年回收利用3万吨医用废塑料、4万吨医用废玻璃技改扩建项目

江西鑫科

0.9

80%

完善产业布局

年处理31万吨危废的多金属综合回收生产线,其中包含10万吨电解铜及其他多金属深加工生产线

金昌鑫盛源、金昌正弦波

0.9

51%

完善产业布局

1)两条合计年产2700吨超细金属及氧化物生产线;2)年处理6000吨废旧镍金属原料,年产电池级硫酸镍钴溶液26000

2022.1

旺能环境

立鑫新材料

1.0

60%

新业务增长点

布局新能源锂电材料绿色循环再利用产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润滑油行业:消费分化、出口繁荣 新国标驱动集中度提升

我国润滑油行业:消费分化、出口繁荣 新国标驱动集中度提升

我国润滑油行业已构建完整产业链,市场呈现消费分化特征:2024年行业消费小幅下滑,工业用润滑油逆势增长,交通用需求则有所收缩。近年来,随着国内技术持续进步、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行业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净进口量与贸易逆差额均呈收窄态势,出口端更实现“量额齐升”。2025年发布的汽油机油、柴油机油两项强制性新国标,将于20

2025年11月21日
我国甲酸产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出口市场显著回暖 价格走出先抑后扬态势

我国甲酸产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出口市场显著回暖 价格走出先抑后扬态势

前言: 甲酸作为应用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我国已稳居全球最大生产国地位,2024年产能占全球超五成,并呈现鲁西化工主导的寡头格局。行业已实现自给自足,出口成为重要发展支撑。2025年1-10月出口显著回暖、均价降幅收窄。价格走势呈现先抑后扬,2024年受供需与成本影响震荡下行,2025年因供应偏紧与出口回暖实现波动上涨

2025年11月21日
我国MDI行业已形成完整高效产业链 万华化学主导市场 产品价格短期或将阶段性上涨

我国MDI行业已形成完整高效产业链 万华化学主导市场 产品价格短期或将阶段性上涨

我国MDI行业已形成完整高效产业链,近年来其产能不断扩张,全球占比也随之提升。目前,我国MDI市场呈现万华化学主导的寡头垄断格局,2024年其产能占比超过70%。2025 年11-12月,多套核心装置集中检修叠加下游需求支撑,市场或将迎来短期价格上涨。此外,我国已稳居MDI净出口国地位,长期保持贸易顺差态势。不过,20

2025年11月20日
我国六氟化钨行业:产能快速扩张且集中 钨粉价格暴涨引致成本承压

我国六氟化钨行业:产能快速扩张且集中 钨粉价格暴涨引致成本承压

我国六氟化钨产能快速扩张,2020-2024年实现35.5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行业产能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其中中船派瑞2024年产能占比接近国内市场半壁江山。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25年以来,由于供应趋紧,钨矿及钨粉价格大幅上涨,使得六氟化钨行业成本压力凸显。目前,我国六氟化钨市场仍维持净进口格局,但贸易逆差额已

2025年11月18日
我国特种工程塑料国产化成效显著 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特种工程塑料国产化成效显著 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特种工程塑料行业起步晚但发展快速,2019-2024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67%,国产化成效显著,部分品类实现反超。同时行业仍存短板,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领域与国外差距较大,国产替代空间依旧广阔。

2025年11月17日
电解液添加剂:供需错配驱动价格暴涨 头部企业凭借产能和技术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

电解液添加剂:供需错配驱动价格暴涨 头部企业凭借产能和技术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

目前行业内常用的电解液添加剂主要有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丙烷磺酸内酯(PS)等。其中VC和FEC凭借优异的性能表现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两类添加剂,二者合计占据添加剂市场65%的份额,应用占比位居行业前列。

2025年11月15日
我国纯苯产能全球占比提升 行业供给能力持续强化且集中 进口量仍高速增长

我国纯苯产能全球占比提升 行业供给能力持续强化且集中 进口量仍高速增长

纯苯作为石油化工核心基础原料之一,我国已构建起覆盖原料端、生产端、应用端的完善产业链。行业呈现产能产量双升、全球占比持续提升的态势,且区域与企业集中度显著。值得注意的是,纯苯下游需求受多领域驱动快速增长,表观消费量增速领先产能与产量增长,且叠加多重因素推动,进口量快速增长,而出口市场尚未有效打开。

2025年11月14日
政策与市场共振 我国三氯蔗糖行业盈利有望回归理性 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或持续改善

政策与市场共振 我国三氯蔗糖行业盈利有望回归理性 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或持续改善

我国是全球三氯蔗糖生产与销售大国。从产能来看,目前全球三氯蔗糖名义产能已超 3.05万吨,其中约9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从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三氯蔗糖产量约2.1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7.5%。从内销量来看,2023年我国三氯蔗糖约为‌4527吨‌‌,占比全球比重‌26%‌,仅次于美国。

2025年11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