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新增量需求空间大 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1.48万亿

一、概述

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已经形成专业分工的产业链,行业整体由污水处理设备、化学药剂、工程设计咨询、投资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运营等环节构成。

水污染治理产业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发展背景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水资源需求持续上升、水源型缺水、水质性缺水等多重挑战,并且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

1、水资源需求持续上升

在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城市日渐增多和扩张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水资源需求持续上升,供水量小于用水量。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用水总量达592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6%;全国供水总量为5920.2亿立方米,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0.0%。未来,随着我国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活设施不断丰富,居民生活用水仍将保持持续增长。

在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城市日渐增多和扩张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水资源需求持续上升,供水量小于用水量。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用水总量达592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6%;全国供水总量为5920.2亿立方米,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0.0%。未来,随着我国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活设施不断丰富,居民生活用水仍将保持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水源性缺水问题

水源性缺水是指缺少湖泊、河流、泉水、地下水、雨水等能够开采汇集、经水源性缺水是指缺少湖泊、河流、泉水、地下水、雨水等能够开采汇集、经和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等特征。从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看,2021年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为0.21万立方米/人,较2020年减少了0.01万立方米/人,同比减少6.63%,处于中度缺水线(2000m3/人)的边缘。而水资源短缺将直接导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短缺,同时带来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

水源性缺水是指缺少湖泊、河流、泉水、地下水、雨水等能够开采汇集、经水源性缺水是指缺少湖泊、河流、泉水、地下水、雨水等能够开采汇集、经和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等特征。从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看,2021年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为0.21万立方米/人,较2020年减少了0.01万立方米/人,同比减少6.63%,处于中度缺水线(2000m3/人)的边缘。而水资源短缺将直接导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短缺,同时带来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水质性缺水

水质型缺水是指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较大,但大量排放的废污水导致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而这部分污染水则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生态问题。

水质型缺水的主要成因

水源类型

主要污染途径

地表水

城市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湖泊船只排污、湖水养殖投饵、湖区周围土壤化肥农药残留

地下水

农药化肥残留物渗滤液、城市垃圾渗滤液、工业废弃物渗滤液、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海水等苦咸水侵入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未来投资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状况依然十分严重。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21年,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4.9%,与2020年相比上升1.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2%,均达到2021年水质目标要求;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

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状况依然十分严重。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21年,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4.9%,与2020年相比上升1.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2%,均达到2021年水质目标要求;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2021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0%,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

2021年我国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

三、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呈快速发展态势,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数量持续增加,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806亿元。不过,整体来看,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起步较晚,在治理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行业将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呈快速发展态势,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数量持续增加,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806亿元。不过,整体来看,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起步较晚,在治理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行业将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市政污水处理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及人口持续增长,生产和生活污水持续增加,同时在《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国污水收集效能显著提升”的目标,我国市政污水处理领域增长空间较大,污水收集率将进一步提升。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02亿立方米/日,累计处理污水量584.6亿立方米;2022年城市和县域污水处理厂数量将达4706座;2016-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由93.44%提升至97.53%,县城污水处理率由87.38%提升至95.05%。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2.02亿立方米/日,累计处理污水量584.6亿立方米;2022年城市和县域污水处理厂数量将达4706座;2016-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由93.44%提升至97.53%,县城污水处理率由87.38%提升至95.0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工业园区有机废水

工业园区聚集大量企业和人口,日常经营产生的生活污水催生工业园区有机废水处理需求。我国“水十条”要求“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强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的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生态环境部则要求工业集聚区设置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分散企业亦需设置污水处理设施。2017年9月《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任务推进方案》进一步落实“水十条”目标,加快“退城入园”进度。随着工业园区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及污水处理标准的提高,水污染治理行业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领域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3、黑臭水体

根据生态环境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及《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及农村中颜色异常和(或)散发不适气味水体的统称。黑臭水体的形成原因主要为大量有机物、磷、氮等外源污染物的排放、底泥等内源污染物二次污染、水动力学条件不足、水体热污染等。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914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并且生态环境部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方案,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基本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的黑臭水体。由此可见,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在黑臭水体治理仍然有可观的增量发展空间。(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下游领域应用规模持续扩大下我国特种尼龙行业将快速发展

下游领域应用规模持续扩大下我国特种尼龙行业将快速发展

目前,发达国家平均每辆轿车上塑料的用量为140-160kg,其中尼龙是最重要的车用塑料,主要用于动力系统、底盘零部件及结构件,约占整车塑料的20%。在组件中用尼龙材料代替金属不仅可以减轻质量、降低成本,还可以在加工过程中减少由焊接等步骤带来的能源消耗。

2025年05月26日
我国铝热材料行业分析:新能源车需求持续发力 新型储能、空调应用领域方兴未艾

我国铝热材料行业分析:新能源车需求持续发力 新型储能、空调应用领域方兴未艾

在宏观政策活力加速释放、“两新”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新能源免购置税政策延续以及海外市场空间持续扩大等有利因素影响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量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34.4%和35.5%;2025年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4

2025年05月26日
我国纳米复合氧化锆行业下游分析:存量需求稳中有增 新能源、手机需求强劲

我国纳米复合氧化锆行业下游分析:存量需求稳中有增 新能源、手机需求强劲

在产业链方面,我国纳米复合氧化锆行业上游为锆英砂(主要依赖进口)、稀土材料(如氧化钇)、化工原料,下游主要应用于电子、医疗、新能源、军工、环保等领域。

2025年05月24日
我国煤制甲醇行业分析:下游需求稳定上升 产能增长势头较为明显

我国煤制甲醇行业分析:下游需求稳定上升 产能增长势头较为明显

煤是我国甲醇生产的主要原料。根据相关资料,2023年我国煤炭甲醇产量为6975.3万吨,占总产量的83.9%,其中采用新型先进煤气化技术的产量达到6742.5万吨,占总产量的81.1%。

2025年05月22日
自动化后进一步升级!我国智慧矿山行业走入局部智能化阶段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

自动化后进一步升级!我国智慧矿山行业走入局部智能化阶段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

我国智慧矿山行业从单机自动化起步,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正处于局部化智能化阶段,智慧矿山建设取得显著进展。近年来我国智慧矿山行业发展环境整体向好,呈现多维度协同支撑的良好态势,为行业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在政策支持、经济投入、社会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共同推动下,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27年突破万亿元。此外,在广阔前景吸引下

2025年05月19日
全球锆矿资源分布集中 市场供需缺口或将扩大 中国自给能力严重不足

全球锆矿资源分布集中 市场供需缺口或将扩大 中国自给能力严重不足

全球锆矿资源分布集中,澳大利亚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储量占比74.32%。未来全球锆矿产量或将下滑,需求端有望增长,这或将导致市场供需缺口扩大。从国内来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锆矿产资源消费国,锆矿需求量大。但由于锆矿资源储量有限且品位低,加上开采难度和成本高,导致我国锆矿自给能力严重不足,高度依赖进口,2023年对外

2025年05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