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精神障碍用药行业现状:销售规模保持显著增长态势 市场成长性好

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表现为情感、思维和行为异常。

精神障碍主要分类

分类

药物治疗

临床表现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用药

内在精神活动之间以及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抑郁症

抗抑郁症用药

显著而持久的缺乏客观原因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

躁狂症

抗狂躁症用药

情感性精神障碍,表现为情感病态性高涨或易激惹

焦虑

抗焦虑类用药

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精神障碍类疾病的流行病学角度而言,近十几年来,我国精神障碍类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017年4月,原国家卫计委公布了一组数据:我国心境障碍患病率是4.06%,其中抑郁障碍患病率3.59%,焦虑障碍是4.98%,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精神障碍用药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到540万例,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数约占在册患者总数的75%。并且,根据相关调研显示,目前,我国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6.6%,这意味着我们一生中有超过六分之一的概率会患精神障碍。

从精神障碍类疾病的流行病学角度而言,近十几年来,我国精神障碍类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017年4月,原国家卫计委公布了一组数据:我国心境障碍患病率是4.06%,其中抑郁障碍患病率3.59%,焦虑障碍是4.98%,总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16年底,我国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到540万例,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数约占在册患者总数的75%。并且,根据相关调研显示,目前,我国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6.6%,这意味着我们一生中有超过六分之一的概率会患精神障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由于公众对精神疾病认知有限,精神障碍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的折磨,还要忍受社会歧视所造成的压力与困境,致使患者不愿意寻求专业帮助,未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因此,未来加强精神心理疾病的科普宣传,提升国民认知,将是我国精神卫生宣传教育的重点。

精神障碍患者群体在不同场景忍受社会歧视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精神障碍患者一般而言需要长期用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精神障碍用药也保持着显著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总规模从140.2亿元上升至295.1亿元(按照实际零售价统计,以下均同),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市场成长性较好。

此外,精神障碍患者一般而言需要长期用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精神障碍用药也保持着显著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精神障碍用药市场总规模从140.2亿元上升至295.1亿元(按照实际零售价统计,以下均同),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市场成长性较好。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各类别精神障碍用药的情况来看,目前销售额最大的是抗抑郁症用药,其市场份额2019年上升至47.74%,超过抗精神病用药份额成为精神障碍用药领域排名第一用药;其次为抗精神病用药,市场份额占比为46.81%,而抗焦虑症及抗狂躁症用药类药物作为精神障碍用药中最小的两类,合计占整个精神障碍用药市场 5%左右的市场份额。

2017-2019年我国精神障碍用药主要类别销售额及占比

排名

类别

2017

2018

2019

销售额(亿元)

占比(%

销售额(亿元)

占比(%

销售额(亿元)

占比(%

1

抗精神病用药

90.7

49.29%

99.11

46.64%

107.36

46.81%

2

抗抑郁症用药

84.19

45.75%

102.52

48.25%

109.49

47.74%

3

抗焦虑症用药

8.65

4.70%

10.21

4.80%

11.56

5.04%

4

抗狂躁症用药

0.47

0.26%

0.66

0.31%

0.96

0.41%

合计

184.01

100.00%

212.5

100.00%

229.37

100.0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精神心理领域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约有4万名精神科医生,每10万人中仅有2.9名,而英国每10万人中约有15名精神科医生,美国每10万人中约为12名,日本约为10名。

不过,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精神心理领域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约有4万名精神科医生,每10万人中仅有2.9名,而英国每10万人中约有15名精神科医生,美国每10万人中约为12名,日本约为10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国内平均每百万人口仅有20人能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而美国平均每百万人口有1000人能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是中国的50倍。并且根据相关最新数据,我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数量1650家,其中80%的综合医院没有精神科,而抑郁症患者门诊量却每年至少增长20%。因此,近两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国民的心理健康,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推动精神心理发展。未来,随着国内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加快及心理健康服务不断完善,这将促进我国精神障碍用药行业发展。

我国精神障碍用药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部门

政策名称及要点

20209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到2022年:试点地区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学生对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抑郁症就诊率提升50%,治疗率提高30%,复发率降低30%;非精神专科医院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率提升50%,规范治疗率提升20%

202010

卫健委等7部门

《关于加强和完善精神专科医疗服务的意见》,指出:力争到2022年,精神科医师数量增加至4.5万名,提升至3.3/十万人口;到2025年,精神科医师数量增加至5.6万名,提升至4.0/十万人口;鼓励社会力量开设精神心理门诊,面向基层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康复等服务,补齐基层精神专科医疗资源短板等

20213

国家卫健委

设立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主要职责为开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理论、政策、标准、规划研究,为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行业规范等提供技术支持

20213

国家卫健委等9部门

《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要求2021年底前,试点地区40%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门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心力衰竭,特别是预后极差的终末期心衰,正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其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患者生存质量极低。当前,中国拥有超过1500万心衰患者,其中终末期患者已逾156万,且数量持续增长。面对这一庞大群体,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作为理想方案的心脏移植又因供体极度稀缺(2024年全年手术量仅1064例),难以满足临床需

2025年11月17日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升级、缺乏运动等问题日益突出,叠加遗传因素与环境诱因的共同作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4月发布的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24年全球20岁至79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89亿,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每4人就有1人患病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