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医药外包服务行业现状: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渗透率逐年上升

医药外包简称CXO,主要分为CRO、CMO/CDMO、CSO三个环节,分别服务于医药行业的研发、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可简单理解为研发外包、生产外包、销售外包。

医药外包是全球专业化分工催生出的一种服务模式,主要是指制药企业将新药发现及临床前研究、临床阶段新药开发和已上市药物的商业化生产运营等各个环节进行专业化外包。

一、市场规模

我国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发展较晚,于1996年才开始发展。但近年来行业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2016 年我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发展开启了新纪元; 进入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带来了超额机遇(例如受疫情影响,2020年后海外纷纷将相关订单往国内迁移,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快产能建设)。整体来看,“十三五”期间,由于我国新冠疫情相对稳定、创新研发政策不断推出完善、MAH制度落地、保证质量前提下的成本优势和人口红利,以及全球创新药旺盛需求且产能向新兴国家扩张布局、企业订单充足等多重利好因素集中发力,我国医药外包服务市场迅速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药外包服务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065亿元。

我国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发展较晚,于1996年才开始发展。但近年来行业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2016 年我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发展开启了新纪元; 进入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带来了超额机遇(例如受疫情影响,2020年后海外纷纷将相关订单往国内迁移,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快产能建设)。整体来看,“十三五”期间,由于我国新冠疫情相对稳定、创新研发政策不断推出完善、MAH制度落地、保证质量前提下的成本优势和人口红利,以及全球创新药旺盛需求且产能向新兴国家扩张布局、企业订单充足等多重利好因素集中发力,我国医药外包服务市场迅速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药外包服务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065亿元。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观研天下整理

1、CRO市场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作为新药研发最前端的环节,药物发现在新药研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政策扶持和市场对创新药的需求逐步增加,我国创新药行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创新药的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7554亿元增长到了10488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创新药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484亿元。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作为新药研发最前端的环节,药物发现在新药研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政策扶持和市场对创新药的需求逐步增加,我国创新药行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创新药的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7554亿元增长到了10488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创新药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484亿元。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观研天下整理

在新药研发蓬勃发展背景下,我国CRO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我国医药行业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1类创新药,许多自主研发创新药企业方兴未艾;二是我国60%-70%的传统医药企业不具有新药研发能力,需要借助专业的药物研发服务公司完成;三是由于我国医药研发服务企业相对于欧美国家具有成本优势,国外大型药企近年来也将部分研发外包服务向中国等地区转移。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CRO行业市场规模由220亿元增至522亿元,预计到2023年这一规模将增长至1048亿元左右。

在新药研发蓬勃发展背景下,我国CRO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我国医药行业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1类创新药,许多自主研发创新药企业方兴未艾;二是我国60%-70%的传统医药企业不具有新药研发能力,需要借助专业的药物研发服务公司完成;三是由于我国医药研发服务企业相对于欧美国家具有成本优势,国外大型药企近年来也将部分研发外包服务向中国等地区转移。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CRO行业市场规模由220亿元增至522亿元,预计到2023年这一规模将增长至1048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观研天下整理

2、CMO/CDMO市场规模

近年来受益于政策红利和全球产业链转移,我国CDMO市场得到较快发展,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C(D)MO行业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05亿元增加到317亿元。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到634亿元。

近年来受益于政策红利和全球产业链转移,我国CDMO市场得到较快发展,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C(D)MO行业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05亿元增加到317亿元。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到634亿元。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2020年化学药CDMO市场规模从2016年80亿元增加至22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64%;生物药CDMO市场规模从2016年25亿元增加至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8.13%。预计2022年我国化学药及生物药CDMO市场规模将分别达390亿元、189亿元。

其中2020年化学药CDMO市场规模从2016年80亿元增加至22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64%;生物药CDMO市场规模从2016年25亿元增加至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8.13%。预计2022年我国化学药及生物药CDMO市场规模将分别达390亿元、189亿元。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观研天下整理

二、发展前景分析

对标海外,我国医药外包服务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总规模方面,我国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呈现起步晚、规模小、增速高的特点。有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药外包服务市场总规模仅占全球医药外包服务市场规模不到十分之一。预计得益于短期内海外CXO产能向国内转移的趋势不变,海外订单持续增加,国内制药企业转型加速,行业持续高景气,市场规模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渗透率方面,由于医药外包服务提供商专注于药物研发领域,拥有最先进的设备和方法、定制化的开发能力和产能以及质量,可以显著提高药品研发的效率,因此在新药研发各环节渗透率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CXO市场渗透率有望接近40%,与2016年相比增加近10个百分点,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对标美国市场(2021年在50%左右)来看,我国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在渗透率方面,由于医药外包服务提供商专注于药物研发领域,拥有最先进的设备和方法、定制化的开发能力和产能以及质量,可以显著提高药品研发的效率,因此在新药研发各环节渗透率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CXO市场渗透率有望接近40%,与2016年相比增加近10个百分点,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对标美国市场(2021年在50%左右)来看,我国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观研天下整理

预计在新冠疫情的稳定控制、国内CXO企业专业性提高并逐步获得国际认可、国内外创新需求等因素推动下,我国CXO市场渗透率上升速度更快,与美国市场的差距将越来越小。预计到2024年我国CXO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49%。

预计在新冠疫情的稳定控制、国内CXO企业专业性提高并逐步获得国际认可、国内外创新需求等因素推动下,我国CXO市场渗透率上升速度更快,与美国市场的差距将越来越小。预计到2024年我国CXO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4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