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苏打水行业进入高速增长与扩容阶段 但目前市场还没形成统一监管

苏打水即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源自英语“soda”的音译,是指每升含0.4~0.6克的碳酸氢钠,或直接在饮用水及饮料中冲入二氧化碳使其达到饱和的一类饮品。

目前国内苏打水主要分为天然苏打水和合成苏打水。其中天然苏打水属于包装水,除含有碳酸氢钠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成分,因此是上好的饮品;而合成苏打水属于饮料,又可分为有气苏打水和无气苏打水。这两者是不同类别的产品。但现阶段由于天然苏打水产地稀少,仅发现了黑龙江克东这一处天然无气苏打水带,因此市场上其品牌并不多,主要以合成苏打水居多。

目前国内苏打水主要分为天然苏打水和合成苏打水。其中天然苏打水属于包装水,除含有碳酸氢钠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成分,因此是上好的饮品;而合成苏打水属于饮料,又可分为有气苏打水和无气苏打水。这两者是不同类别的产品。但现阶段由于天然苏打水产地稀少,仅发现了黑龙江克东这一处天然无气苏打水带,因此市场上其品牌并不多,主要以合成苏打水居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进入高速增长和高速扩容的发展阶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苏打水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升,产品是否“天然、无添加、健康”已成为很多消费者选购食品饮料的重要依据。而苏打水由于比碳酸饮料健康,且跟纯净水比起来还有味道,口感也不腻;因此收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消费量急剧增长。

目前我国苏打水品类进入高速增长和高速扩容的发展阶段,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苏打水是弱碱性水,能有效缓解身体酸碱平衡;另外还具有消食开胃的作用,适量饮用可以避免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反酸、胃胀气等症状。而随着健康管理的概念持续深化,像苏打水这样具备大健康属性的产品,自然受到消费者青睐。

就例如天然苏打水方面,天然苏打水属于包装水,而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且优质水源较少,包装饮用水刚需性较强,消费量的潜在空间较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包装水行业规模约 2159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至3,131 亿元,复合增速将为 5.0%。

就例如天然苏打水方面,天然苏打水属于包装水,而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且优质水源较少,包装饮用水刚需性较强,消费量的潜在空间较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包装水行业规模约 2159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至3,131 亿元,复合增速将为 5.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合成苏打水属于饮料领域。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饮料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据统计,中国饮料行业销售额由2016年的4997.2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785.60亿元,预计2021年饮料行业销售金额将达到6296亿元。

合成苏打水属于饮料领域。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饮料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据统计,中国饮料行业销售额由2016年的4997.2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785.60亿元,预计2021年饮料行业销售金额将达到6296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是苏打水的销售价格比普通矿泉水要高,普通装350毫升卖4.5元左右,部分品牌卖到500毫升10元,在这样的相对高价下,仍能保持很好的销量,足以证明苏打水市场的巨大潜能。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苏打水整体市场规模为150亿元左右,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预测到2025年这一规模将达到320亿元。

二是苏打水的销售价格比普通矿泉水要高,普通装350毫升卖4.5元左右,部分品牌卖到500毫升10元,在这样的相对高价下,仍能保持很好的销量,足以证明苏打水市场的巨大潜能。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苏打水整体市场规模为150亿元左右,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预测到2025年这一规模将达到32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苏打水饮料市场上呈现百家争鸣的格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市场。例如可口可乐、屈臣氏、娃哈哈、元气森林、农夫山泉、青岛啤酒、舒达源、名仁、屈臣氏、怡泉、依能等品牌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苏打水饮品。例如农夫山泉主打无糖、无气和弱碱性,有白桃、柠檬、拂晓白桃味、日向夏橘味、莫吉托味多种口味。但整体上由于苏打水市场起步较晚,市场较为分散,尚未形成领头企业。

市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监管

虽然市场发展形势向好,但由于市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监管,目前我国市场上卖得比较多的其实是人工苏打水,而人工苏打水在原料级别以及添加成分的比例等方面也存在乱象,甚至不排除假冒伪劣产品和低质高价的情况,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区分辨别。因此也加强市场监管,推进行业标准的制定,引导苏打水行业进一步规范、健康地发展。

目前我国苏打水市场只有《饮用天然无气苏打水》(CAS229-2013)和饮料行业团体标准《饮用天然苏打水》《无气苏打水饮料》《苏打水饮料》等标准规范。

目前我国苏打水市场标准规范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发布部门 实施日期 状态
T/CAS 229-2013 饮用天然无气苏打水 中国标准化协会 2013-06-19 现行
T/CBIA 001-2017 苏打水饮料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 2018-02-18 现行
饮用天然苏打水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 2017-09-10 现行
T/CNHAW 3-2018 无汽(气)苏打水饮料 / / 现行

资料来源:工标网,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