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半导体硅片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 沪硅产业市场份额占比较大

半导体硅片是一种以硅(Si)为基础材料制作的半导体器件基板。当前,我国半导体硅片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2022年CR6不足45%,主要有TCL中环(002129)、众合科技(000925)、有研硅(688432)、立昂微(605358)、扬杰科技(300373)等上市企业。其中,沪硅产业(68812)2022年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是我国半导体硅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企业还有有研硅(688432)和众合科技(000925)。

我国半导体硅片行业相关企业情况

公司简称 成立时间 竞争优势
TCL中环(002129) 1988年12月 公司拥有先进的半导体技术背景,在大尺寸硅片制造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高水平的制造技术,确保了其在成本和质量上的领先;采用工业4.0的生产理念,通过设备和系统的自动化深度开发,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众合科技(000925) 1999年6月 公司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和半导体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实力,并不断投入研发,保持技术的持续领先。同时,公司还与多个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确保技术创新的持续性和前瞻性。
有研硅(688432) 2001年6月 公司是中国最早从事半导体直拉硅单晶研制的企业之一,在国内率先实现了6英寸、8英寸硅片的研制及产业化,产品已涵盖6-8英寸半导体硅单晶及抛光片、11-19英寸刻蚀 设备用硅材料、4-8英寸半导体区熔硅单晶及抛光片等。
立昂微(605358) 2002年3月 公司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优势;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从拉单晶开始到抛光片再到外延片,产品毛利率较高;经过公司二十余年的客户开拓与认证,公司积累了国内外众多知名客户,已占据了非常有利的供应商地位。
扬杰科技(300373) 2006年8月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始终保持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探索与研究;采用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中晶科技(003026) 2010年1月 公司在半导体材料、器件和应用等方面拥有多项核心专利和技术,具备技术领先优势;具备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从材料到器件再到应用,各个环节都能够自主生产和研发。
沪硅产业(68812) 2015年12月 公司半导体硅片业务产能布局、业务资质、专利授权、业务营收方面占有优势,是国产半导体硅片龙头厂商,领航硅片行业国产替代;突破了多项半导体硅片制造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打破了我国 12 英寸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率几乎为 0%的局面。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企业业绩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TCL中环(002129)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长,营业收入为486.5亿元,同比增长23.75%,归母净利润为61.88亿元,同比增长6.51%。众合科技(000925)、有研硅(688432)、立昂微(605358)、扬杰科技(300373)四家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双下降。其中,众合科技(000925)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下降最多,数据显示,其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51亿元,同比下降17.16%;归母净利润为-2744万元,同比下降161.88%。

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半导体硅片行业部分上市公司营收情况

公司简称 营业收入 同比增长 归母净利润 同比增长
TCL中环(002129) 486.5亿元 23.75% 61.88亿元 6.51%
众合科技(000925) 13.51亿元 -17.16% -2744万元 -161.88%
有研硅(688432) 7.903亿元 -14.53% 2.222亿元 -22.85%
立昂微(605358) 20.13亿元 -11.66% 1.854亿元 -71.10%
扬杰科技(300373) 40.41亿元 -8.54% 6.179亿元 -33.39%
中晶科技(003026) 2.560亿元 0.12% -1986万元 -181.52%
沪硅产业(68812) 23.90亿元 -7.94% 2.125亿元 68.76%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东方财富网、观研天下整理(WJ)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半导体硅片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手环行业市场呈“双寡头”格局 小米、华为份额排名前二

我国智能手环行业市场呈“双寡头”格局 小米、华为份额排名前二

品牌排名来看,中国品牌网(CNPP)最新发布的《2025年智能手环十大品牌》排行榜,其中,华为以88.4的综合品牌指数位居榜首;小米、荣耀系列产品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名。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等处第一梯队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6月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883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北京市、山东省、海南省、江苏省;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589家、256家、203家、173家、159家;占比分别为20.43%、8.88%、7.04%、6.00%、5.52%。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多晶硅行业集中度高 头部企业产能优势明显 德国为最大进口来源国

我国多晶硅行业集中度高 头部企业产能优势明显 德国为最大进口来源国

市场份额来看,我国多晶硅产能中通威股份排名第一,产能占比达25%。其次为协鑫集团、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合盛硅业,产能分别占比15%、11%、10%、6%。

2025年07月02日
【产业链】我国碳化硅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碳化硅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碳化硅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衬底和外延;中游为器件和模块制造环节,过程会经历晶圆设计、制造、封装等工艺流程;下游应用于5G通信、国防应用、数据传输、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轨道交通等领域。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传感器行业:压力传感器为最大细分市场 华东地区市场占比最高

我国传感器行业:压力传感器为最大细分市场 华东地区市场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645亿元,同比增长14.9%。

2025年06月28日
中国声呐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 国内上市公司中国重工及海兰信业务覆盖海内外市场

中国声呐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 国内上市公司中国重工及海兰信业务覆盖海内外市场

市场规模来看,2023年全球声呐市场规模达到22.5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尤其表现突出,2023年市场规模超过1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则达3.6亿美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激光器行业:光纤激光器为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规模以上产业园区数量最多

我国激光器行业:光纤激光器为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规模以上产业园区数量最多

按增益介质的不同,激光器可分为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其中光纤激光器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占比为51%;其次为半导体激光器,占比为17%;第三为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占比均为16%。

2025年06月26日
锤镐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全球市场中德国博世和中国德硕产量排名前二

锤镐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全球市场中德国博世和中国德硕产量排名前二

从全球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为全球锤镐行业主要生产地,2024年锤镐产量约为2624万台,占比76.2%;其次为北美、欧洲地区,锤镐产量分别为251万台、456万台,分别占比13.2%、13.2%。

2025年06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