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等处第一梯队

遥感卫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和设备对地球或天体进行远距离观测的人造卫星,通过收集电磁波信息实现地表及大气层的探测、成像与分析。

在2024年我国商业卫星共发射201颗,其中遥感卫星共发射79颗,在总商业卫星发射数量占比为39%。

在2024年我国商业卫星共发射201颗,其中遥感卫星共发射79颗,在总商业卫星发射数量占比为3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在轨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来看,2021年到2023年我国在轨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持续增长,截至到2023年底,我国在轨的商业遥感卫星在轨超过323颗。

从在轨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来看,2021年到2023年我国在轨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持续增长,截至到2023年底,我国在轨的商业遥感卫星在轨超过323颗。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6月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883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北京市、山东省、海南省、江苏省;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589家、256家、203家、173家、159家;占比分别为20.43%、8.88%、7.04%、6.00%、5.52%。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6月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883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北京市、山东省、海南省、江苏省;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589家、256家、203家、173家、159家;占比分别为20.43%、8.88%、7.04%、6.00%、5.52%。

数据来源:企查查、观研天下整理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商业遥感卫星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四维图新、航天宏图、微纳星空,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经营情况等方面保持领先;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二十一世纪、中科星图、航宇微、国遥新天地等,这些企业主要具有较好荷载系统的研发及地面系统的研发制造技术;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亨通华海、中建国信、天润科技、图博地理、海兰寰宇、云南匠星等,这些企业通常不具备遥感卫星制造和发射的资质,主要在感卫星信息数据增值、应用领域方案定制。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商业遥感卫星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四维图新、航天宏图、微纳星空,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经营情况等方面保持领先;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二十一世纪、中科星图、航宇微、国遥新天地等,这些企业主要具有较好荷载系统的研发及地面系统的研发制造技术;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亨通华海、中建国信、天润科技、图博地理、海兰寰宇、云南匠星等,这些企业通常不具备遥感卫星制造和发射的资质,主要在感卫星信息数据增值、应用领域方案定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商业遥感卫星相关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企业简称

成立时间

主营业务

竞争优势

长光卫星

2014

商业遥感卫星

产能优势:公司具备年产超过200颗卫星能力,并将逐步形成以卫星研发与生产为核心的全产业链集群。

业务优势:截至目前,公司通过25次成功发射实现117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建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在遥感信息服务上占据优势地位,并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航天遥感信息来源。

天仪研究院

2016

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极致性价比的SAR星座建设和SAR卫星数据一体化服务

业务优势:天仪完成19次太空任务,成功发射包括中国首批商业组网SAR卫星海丝一号巢湖一号涪城一号神启号31颗卫星。

四维图新

2002

智云业务、智驾业务、智舱业务、智芯业务

资源优势:公司拥有PB级多源数据以及TB级日增量,包括道路、POI、轨迹行为、天气、交通、卫星影像、CORS基站、充电桩、车辆传感器回传数据、城市传感器回传数据等。

规模优势:公司依托在美国硅谷、荷兰、新加坡、日本设立子公司。

航天宏图

2008

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产品线、PIE+行业产品线、云服务产品线

资质优势:拥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CMMIL5、测绘甲级、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4级、工程咨询资信资格、通用航空企业经营许可、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等资质。

研发优势: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西安、成都、武汉、南京、长沙等地建立研发中心。

微纳星空

2017

主要从事卫星整星研发制造业务

业务优势:截至目前,微纳星空已成功发射27颗卫星,涵盖10—1000kg级卫星,明星产品包含国内首颗由民企研制的0.5m分辨率遥感卫星——泰景三号01星、国内首颗X波段商业SAR卫星——泰景四号01星等光学、国内首颗商业Ku波段相控阵雷达遥感卫星——泰景四号03星等。

布局优势:微纳星空现已完成国内两中心、三基地、六站的集研发、生产、应用的完整布局;海外已建立欧洲、非洲、中东销售办公室,重视国际市场的开发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物联网芯片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物联网芯片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物联网芯片上游为原材料和相关生产设备;其中原材料包括硅片、靶材、光刻胶、抛光材料、封装材料等;设备包括硅片晶炉、热处理设备、光刻机、涂胶显影机、刻蚀设备、检测设备、封装设备等。中游为物联网芯片的设计及制造。下游为智慧城市、智能穿戴、工业物联网、消费电子和车联网等应用领域。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集中度较低 市场第一梯队为美国德州仪器、欧洲英飞凌等国外企业

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集中度较低 市场第一梯队为美国德州仪器、欧洲英飞凌等国外企业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为1752.55亿元,同比增长15.3%,复合增长率达12%。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平板电脑行业集中度提升 华为、苹果份额合计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我国平板电脑行业集中度提升 华为、苹果份额合计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出货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呈先升后降再升走势。2025年1-3月我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达到870万台,同比增长19 %。

2025年07月10日
我国电源行业市场集中度极低 其中阳光电源市场规模相较领先

我国电源行业市场集中度极低 其中阳光电源市场规模相较领先

企业市场对比来看,2023年我国电源总市场规模3567亿元,其中阳光电源市场规模85.2亿元,位列电源企业第一,且断层式领先后续企业。

2025年07月09日
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竞争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豪威等正逐步打破国际垄断

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竞争呈“一超多强”格局 国内豪威等正逐步打破国际垄断

全球市场份额来看,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呈“一超多强”态势,索尼、三星、豪威科技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市场份额超70%。中国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以本土厂商为主导,豪威、格科微、思特威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细分领域深耕,逐步打破国际垄断。

2025年07月08日
我国智能手环行业市场呈“双寡头”格局 小米、华为份额排名前二

我国智能手环行业市场呈“双寡头”格局 小米、华为份额排名前二

品牌排名来看,中国品牌网(CNPP)最新发布的《2025年智能手环十大品牌》排行榜,其中,华为以88.4的综合品牌指数位居榜首;小米、荣耀系列产品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名。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等处第一梯队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6月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883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北京市、山东省、海南省、江苏省;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589家、256家、203家、173家、159家;占比分别为20.43%、8.88%、7.04%、6.00%、5.52%。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多晶硅行业集中度高 头部企业产能优势明显 德国为最大进口来源国

我国多晶硅行业集中度高 头部企业产能优势明显 德国为最大进口来源国

市场份额来看,我国多晶硅产能中通威股份排名第一,产能占比达25%。其次为协鑫集团、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合盛硅业,产能分别占比15%、11%、10%、6%。

2025年07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