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等处第一梯队

遥感卫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和设备对地球或天体进行远距离观测的人造卫星,通过收集电磁波信息实现地表及大气层的探测、成像与分析。

在2024年我国商业卫星共发射201颗,其中遥感卫星共发射79颗,在总商业卫星发射数量占比为39%。

在2024年我国商业卫星共发射201颗,其中遥感卫星共发射79颗,在总商业卫星发射数量占比为3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在轨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来看,2021年到2023年我国在轨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持续增长,截至到2023年底,我国在轨的商业遥感卫星在轨超过323颗。

从在轨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来看,2021年到2023年我国在轨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持续增长,截至到2023年底,我国在轨的商业遥感卫星在轨超过323颗。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6月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883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北京市、山东省、海南省、江苏省;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589家、256家、203家、173家、159家;占比分别为20.43%、8.88%、7.04%、6.00%、5.52%。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6月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883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北京市、山东省、海南省、江苏省;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589家、256家、203家、173家、159家;占比分别为20.43%、8.88%、7.04%、6.00%、5.52%。

数据来源:企查查、观研天下整理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商业遥感卫星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四维图新、航天宏图、微纳星空,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经营情况等方面保持领先;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二十一世纪、中科星图、航宇微、国遥新天地等,这些企业主要具有较好荷载系统的研发及地面系统的研发制造技术;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亨通华海、中建国信、天润科技、图博地理、海兰寰宇、云南匠星等,这些企业通常不具备遥感卫星制造和发射的资质,主要在感卫星信息数据增值、应用领域方案定制。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商业遥感卫星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四维图新、航天宏图、微纳星空,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经营情况等方面保持领先;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二十一世纪、中科星图、航宇微、国遥新天地等,这些企业主要具有较好荷载系统的研发及地面系统的研发制造技术;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亨通华海、中建国信、天润科技、图博地理、海兰寰宇、云南匠星等,这些企业通常不具备遥感卫星制造和发射的资质,主要在感卫星信息数据增值、应用领域方案定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商业遥感卫星相关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企业简称

成立时间

主营业务

竞争优势

长光卫星

2014

商业遥感卫星

产能优势:公司具备年产超过200颗卫星能力,并将逐步形成以卫星研发与生产为核心的全产业链集群。

业务优势:截至目前,公司通过25次成功发射实现117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建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在遥感信息服务上占据优势地位,并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航天遥感信息来源。

天仪研究院

2016

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极致性价比的SAR星座建设和SAR卫星数据一体化服务

业务优势:天仪完成19次太空任务,成功发射包括中国首批商业组网SAR卫星海丝一号巢湖一号涪城一号神启号31颗卫星。

四维图新

2002

智云业务、智驾业务、智舱业务、智芯业务

资源优势:公司拥有PB级多源数据以及TB级日增量,包括道路、POI、轨迹行为、天气、交通、卫星影像、CORS基站、充电桩、车辆传感器回传数据、城市传感器回传数据等。

规模优势:公司依托在美国硅谷、荷兰、新加坡、日本设立子公司。

航天宏图

2008

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产品线、PIE+行业产品线、云服务产品线

资质优势:拥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CMMIL5、测绘甲级、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4级、工程咨询资信资格、通用航空企业经营许可、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等资质。

研发优势: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西安、成都、武汉、南京、长沙等地建立研发中心。

微纳星空

2017

主要从事卫星整星研发制造业务

业务优势:截至目前,微纳星空已成功发射27颗卫星,涵盖10—1000kg级卫星,明星产品包含国内首颗由民企研制的0.5m分辨率遥感卫星——泰景三号01星、国内首颗X波段商业SAR卫星——泰景四号01星等光学、国内首颗商业Ku波段相控阵雷达遥感卫星——泰景四号03星等。

布局优势:微纳星空现已完成国内两中心、三基地、六站的集研发、生产、应用的完整布局;海外已建立欧洲、非洲、中东销售办公室,重视国际市场的开发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手环行业市场呈“双寡头”格局 小米、华为份额排名前二

我国智能手环行业市场呈“双寡头”格局 小米、华为份额排名前二

品牌排名来看,中国品牌网(CNPP)最新发布的《2025年智能手环十大品牌》排行榜,其中,华为以88.4的综合品牌指数位居榜首;小米、荣耀系列产品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名。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等处第一梯队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6月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883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北京市、山东省、海南省、江苏省;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589家、256家、203家、173家、159家;占比分别为20.43%、8.88%、7.04%、6.00%、5.52%。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多晶硅行业集中度高 头部企业产能优势明显 德国为最大进口来源国

我国多晶硅行业集中度高 头部企业产能优势明显 德国为最大进口来源国

市场份额来看,我国多晶硅产能中通威股份排名第一,产能占比达25%。其次为协鑫集团、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合盛硅业,产能分别占比15%、11%、10%、6%。

2025年07月02日
【产业链】我国碳化硅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碳化硅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碳化硅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衬底和外延;中游为器件和模块制造环节,过程会经历晶圆设计、制造、封装等工艺流程;下游应用于5G通信、国防应用、数据传输、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轨道交通等领域。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传感器行业:压力传感器为最大细分市场 华东地区市场占比最高

我国传感器行业:压力传感器为最大细分市场 华东地区市场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645亿元,同比增长14.9%。

2025年06月28日
中国声呐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 国内上市公司中国重工及海兰信业务覆盖海内外市场

中国声呐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 国内上市公司中国重工及海兰信业务覆盖海内外市场

市场规模来看,2023年全球声呐市场规模达到22.5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尤其表现突出,2023年市场规模超过1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则达3.6亿美元。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激光器行业:光纤激光器为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规模以上产业园区数量最多

我国激光器行业:光纤激光器为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规模以上产业园区数量最多

按增益介质的不同,激光器可分为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其中光纤激光器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占比为51%;其次为半导体激光器,占比为17%;第三为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占比均为16%。

2025年06月26日
锤镐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全球市场中德国博世和中国德硕产量排名前二

锤镐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全球市场中德国博世和中国德硕产量排名前二

从全球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为全球锤镐行业主要生产地,2024年锤镐产量约为2624万台,占比76.2%;其次为北美、欧洲地区,锤镐产量分别为251万台、456万台,分别占比13.2%、13.2%。

2025年06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