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3年我国钢铁冶炼行业领先企业本钢板材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根据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工业营业收入约为626.2亿元,按照产品分类,钢板收入占比94.86%,约为594.0亿元;其他收入占比为5.14%,约为32.21亿元。

2022年钢铁冶炼行业领先企业本钢板材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工业

626.2亿

100.00%

622.6亿

100.00%

3.573亿

100.00%

0.57%

按产品分类

钢板

594.0亿

94.86%

591.1亿

94.94%

2.850亿

79.76%

0.48%

其他

32.21亿

5.14%

31.49亿

5.06%

7233

20.24%

2.25%

按地区分类

华东

287.5亿

45.91%

285.9亿

45.92%

1.556亿

43.54%

0.54%

东北

231.6亿

36.98%

230.3亿

36.99%

1.255亿

35.12%

0.54%

出口

50.32亿

8.04%

49.93亿

8.02%

3981

11.14%

0.79%

中南

29.03亿

4.64%

28.82亿

4.63%

2135

5.98%

0.74%

华北

27.27亿

4.36%

27.13亿

4.36%

1485

4.16%

0.54%

西北

4987

0.08%

4964

0.08%

23.52

0.07%

0.47%

西南

0

--

0

--

0

--

--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1年钢铁冶炼行业领先企业本钢板材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工业

779.1亿

100.00%

718.9亿

100.00%

60.21亿

100.00%

7.73%

按产品分类

钢板

699.9亿

89.84%

647.7亿

90.09%

52.22亿

86.74%

7.46%

其他(补充)

79.19亿

10.16%

71.21亿

9.91%

7.983亿

13.26%

10.08%

按地区分类

华东

335.2亿

43.02%

310.8亿

43.23%

24.39亿

40.51%

7.28%

东北

315.0亿

40.43%

289.4亿

40.25%

25.68亿

42.65%

8.15%

出口

63.36亿

8.13%

58.71亿

8.17%

4.644亿

7.71%

7.33%

华北

31.99亿

4.11%

29.32亿

4.08%

2.671亿

4.44%

8.35%

中南

31.53亿

4.05%

28.84亿

4.01%

2.686亿

4.46%

8.52%

西南

1.355亿

0.17%

1.262亿

0.18%

927.9

0.15%

6.85%

西北

6889

0.09%

6395

0.09%

493.9

0.08%

7.17%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yyp

二、市场竞争优势

1、发展趋势优势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公司创新发展理念、提升运营质量、为打造优质上市公司品牌而努力奋斗的一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基于这一判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实体经济依然是发展的着力点。钢铁工业面临着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站在国家和行业发展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有充足的信心迈向新征程。

2、产品研发优势

全年开发新产品95个牌号,其中3项已经通过省级新产品项目鉴定,1项通过中石油技术成果鉴定,性能检验全部合格,满足用户使用要求,部分品种已实现批量供货。完成产品认证33,认证的汽车用户包括广汽丰田、东风日产,正在开展大众、通用、上汽等产品认证工作。特钢产品通过了奥蒂斯电梯认证。镀锌、冷轧各2个牌号完成了上汽通用美国实验室的检测工作。PHS1800完成工业试制并通过国内知名汽车厂用户认证。2016年围绕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工艺技术进步开展公司级研发项目79,完成53,26项跨年继续开展。其中,热轧产品3个合作项目达到国际水平,冷轧产品3个合作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年有21项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优秀新产品奖等。其中本钢高等级汽车板系列化产品研发项目获辽宁省重大研发成果奖;“高品质宽幅厚规格管线钢卷板生产工艺技术开发项目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轧制高铌管线钢的方法获辽宁省专利优秀奖。共有205件专利获国家专利局受理,其中:PCT申请1件、发明81件、实用新型123;125件专利获授权,其中:发明11件、实用新型114,均实现了大幅度增长。

3、效率优势

以三冷轧建设为契机,成立西马克一贯制技术、三冷轧质量执行系统和中石油中石化管线工程等重大品种专项工作组,深入开展高档汽车用钢、家电用钢、石油管线用钢等战略性产品的先期介入”,确保了重点品种研发生产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显著提升了市场开发、科研攻关和合同执行的效率。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钢铁冶炼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夹层玻璃行业: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逐年减少 福耀玻璃营收领先且龙头地位稳固

我国夹层玻璃行业: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逐年减少 福耀玻璃营收领先且龙头地位稳固

从产量来看,2020年2024年我国夹层玻璃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夹层玻璃产量为15765.1万吨,同比增长5.0%;2025年1-7月我国夹层玻璃产量为9196.1万吨,同比增长6.8%。

2025年08月23日
我国粉末冶金行业上市公司多集中于华东沿海区 其中海昌新材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60%

我国粉末冶金行业上市公司多集中于华东沿海区 其中海昌新材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60%

我国粉末冶金行业上市企业遍布全国多个省份,其中主要集中在华东沿海省份。其中,浙江省粉末冶金上市企业有东睦股份、杭齿前进,江苏省粉末冶金上市企业有安泰科技、明洋科技等。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氧化铝行业:山东省产量最高 中国铝业、宏拓实业产能远高于其他企业

我国氧化铝行业:山东省产量最高 中国铝业、宏拓实业产能远高于其他企业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7月23日我国氧化铝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4973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江苏省、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3321家、2936家、1418家、1221家、775家;占比分别为22.2%、19.6%、9.5%、8.2%、5.2%。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再生铝产量持续增长 市场相关参与企业较少且集中度较低

我国再生铝产量持续增长 市场相关参与企业较少且集中度较低

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再生铝产量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在2024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1915万吨,其中其中再生铝产量突破1000万吨。

2025年07月09日
全球取向硅钢产能高度集中 其中中国位居第一且产能持续释放中

全球取向硅钢产能高度集中 其中中国位居第一且产能持续释放中

从全球产能分布来看,全球取向硅钢市场产能高度集中,前三大区域的合计产能占比达到74%。其中中国市场产能位居第一,占比达到56%;其次是日本和美国,占比分别为11%、7%。

2025年06月14日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池窑纱为主要产品 中国巨石市场份额占比最高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池窑纱为主要产品 中国巨石市场份额占比最高

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玻璃纤维纱产量从527万吨增长到了756万吨,连续六年产量持续增长。

2025年06月09日
无取向硅钢为我国硅钢行业主流产品 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产能优势突出

无取向硅钢为我国硅钢行业主流产品 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产能优势突出

硅钢是一种含硅量在0.5%-4.5%的极低碳硅铁合金,属于软磁合金‌,具有高磁导率、低铁损等特性,主要用于家电、制造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铁芯,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的关键功能材料。‌‌其中,2024 年家电领域硅钢需求占比25%,工业领域中小电机占比15%,大型电机占比21%,新能源汽车占比13%,变压器占比18%

2025年05月29日
我国铝型材行业:工业铝型材产量占据半壁江山 其中光伏型材产量占比超30%

我国铝型材行业:工业铝型材产量占据半壁江山 其中光伏型材产量占比超30%

细分占比来看,2024 年建筑铝型材产量为 985 万吨,产量同比下降 19.9%,占比 45.7%;工业铝型材产量为 1170 万吨,产量同比增长 23.2%,占比 54.3%。

2025年05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