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上半年我国化学肥料行业领先企业司尔特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根据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29.911亿元,按产品分类,三元复合肥收入占比为47.42%,约为14.19亿元;按地区分类,国内市场收入占比为83.05%,约为24.84亿元。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中国化学肥料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化学肥料

28.58亿

95.54%

21.13亿

100.00%

7.447亿

100.00%

26.06%

采矿业

1.292亿

4.32%

--

--

--

--

--

大健康

426.5

0.14%

--

--

--

--

--

按产品分类

三元复合肥

14.19亿

47.42%

11.61亿

58.12%

2.571亿

36.03%

18.13%

磷酸一铵

12.93亿

43.24%

8.369亿

41.88%

4.565亿

63.97%

35.29%

其他及副产品

1.459亿

4.88%

--

--

--

--

--

矿石

1.292亿

4.32%

--

--

--

--

--

贸易类产品

426.5

0.14%

--

--

--

--

--

按地区分类

国内市场

24.84亿

83.05%

18.81亿

85.85%

6.033亿

75.37%

24.29%

国外市场

5.071亿

16.95%

3.099亿

14.15%

1.972亿

24.64%

38.89%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约为39.898亿元,按产品分类,三元复合肥收入占比为45.28%,约为18.07亿元;按地区分类,国内市场收入占比为86.17%,约为34.38亿元。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化学肥料

37.47亿

93.90%

27.17亿

94.67%

10.29亿

93.43%

27.47%

采矿业

2.101亿

5.27%

1.420亿

4.95%

6810

6.18%

32.42%

大健康

1785

0.45%

--

--

--

--

--

其他(补充)

1535

0.38%

1112

0.39%

423.5

0.38%

27.58%

按产品分类

三元复合肥

18.07亿

45.28%

13.72亿

57.13%

4.342亿

51.20%

24.03%

磷酸一铵

14.28亿

35.80%

10.19亿

42.41%

4.096亿

48.30%

28.68%

其他副产品

5.118亿

12.83%

--

--

--

--

--

矿产品

2.101亿

5.27%

--

--

--

--

--

医疗服务

1785

0.45%

--

--

--

--

--

其他(补充)

1535

0.38%

1112

0.46%

423.5

0.50%

27.58%

按地区分类

国内市场

34.38亿

86.17%

--

--

--

--

--

国外市场

5.518亿

13.83%

4.697亿

100.00%

8209

100.00%

14.8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二、市场竞争优势

资质优势

承担组建了“安徽省肥料及土壤调理剂标准委员会”、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立了“115”产业创新团队(司尔特配方肥研制与应用科技创新团队)。先后荣膺第三届安徽省政府质量奖”“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十大领军企业”“中华农业科技奖”“国家工信部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安徽百强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创新型企业”“安徽省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等殊荣;“司尔特系列产品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中国高效复合肥十大品牌”“苏浙皖赣沪名牌产品50安徽名牌产品等称号。

生产优势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国家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专业从事各类磷复肥、缓控释肥料、专用测土配方肥、生态肥料、有无机肥料及新型肥料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上市公司,拥有安徽宁国、宣州、亳州及贵州开阳四大化肥生产基地与宣州马尾山硫铁矿山、贵州开阳磷矿山。

产品优势

主要产品有各类高浓度缓释复合肥、测土配方肥、高端水溶肥、全元生物有机肥、高塔复合肥、氯基肥、硫基肥、硝基肥、庭院肥宝系列、粉状磷酸一铵、颗粒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硫酸钾、土壤调理剂、硫酸、磷酸及副产品盐酸、硫酸渣(铁粉),综合实力跻身中国化肥行业百强、中国磷复肥行业十强、安徽企业百强行列,是国家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定点生产企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工业雷管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CR3占比不足30% 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工业雷管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CR3占比不足30% 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我国工业雷管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8.57%、43.06%、73.21%。整体来看,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程度较高。

2025年08月12日
【产业链】我国光伏胶膜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光伏胶膜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光伏胶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包括EVA树脂、POE树脂、交联剂、抗老化助剂等原材料;中游为光伏胶膜生产制造过程,可分为EVA胶膜、POE胶膜、EPE胶膜、PVB胶膜、TPU胶膜等多种光伏胶膜;下游应用于光伏组件,最终应用于光伏电站、光伏供热、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交通等。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工业炸药行业:CR10市场份额占比持续上升 特种能源、易普力产量优势突出

我国工业炸药行业:CR10市场份额占比持续上升 特种能源、易普力产量优势突出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工业炸药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特种能源、易普力,产量在50万吨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广东宏大、保利联合、雅化民爆、生力民爆、云南民爆集团等,产量在20万吨到50万吨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湖北凯龙化工、国泰集团、抚顺隆烨化工等,产量在20万吨以下。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碳纳米管行业:导电剂为主要应用领域 CR3市场占比达到80%

我国碳纳米管行业:导电剂为主要应用领域 CR3市场占比达到80%

从行业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7月我国碳纳米管参与企业总共有3128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省、安徽省;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588家、421家、278家、242家、201家;占比分别为18.8%、13.5%、8.9%、7.7%、6.4%。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草甘膦行业:CR5产能占比超65% 福华通达、泰盛化工、兴发科技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草甘膦行业:CR5产能占比超65% 福华通达、泰盛化工、兴发科技处于第一梯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我国草甘膦行业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46.92%、65.44%、96.30%。整体来看,我国草甘膦行业市场规模集中度较高。

2025年07月29日
我国三氯蔗糖行业:CR3市场份额占比超80% 金禾实业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三氯蔗糖行业:CR3市场份额占比超80% 金禾实业处于第一梯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我国三氯蔗糖行业CR3、CR5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83.34%、96.27%。整体来看,我国三氯蔗糖市场集中度较高。

2025年07月29日
【产业链】我国中硼硅玻璃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中硼硅玻璃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中硼硅玻璃上游为原材料、主要生产设备和其它辅助用料;其中原材料包括石英砂、硼砂、碎玻璃、方解石、长石等产品;设备包括马弗炉、拉管机、丹纳机等;其他辅助材料包括天然气、水、电力等。中游为中硼硅玻璃的加工制作。下游为各大医疗机构和医药销售、物流机构等应用市场。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产能较为集中 其中恒力石化、金发科技产能领跑市场

我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产能较为集中 其中恒力石化、金发科技产能领跑市场

目前我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PLA和PBAT合计产能达到目前生物降解塑料产能的80%以上,且国内生物降解塑料的产能大多聚集在行业内的头部如恒力石化、金发科技等企业内。

2025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