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聚合物是一类具有独特性能和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其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耐候性、电学和光学性能等使其在众多领域不可或缺。
产业链来看,我国含氟聚合物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萤石、磷矿石和氢氟酸、氟气、硫酸、氯仿、甲烷、石脑油等原材料,以及相关生产设备等;中游为含氟聚合物生产;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新能源领域、光伏领域、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医药等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份额来看,东岳集团含氟聚合物产品规模占20.4%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其次是巨化股份,市场份额为10.8%;第三为三爱富,市场份额为7.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集中度来看,我国含氟聚合物行业CR3、CR5市场集中度分别为38.9%、51%。整体来看,我国含氟聚合物行业市场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专利申请数量来看,我国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含氟聚合物生产与消费国,但产业“大而不强”问题突出。当前,中低端领域竞争白热化,而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在“十四五”收官的关键时期,推动产业由规模扩张向技术引领转型升级。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5年10月14日,我国含氟聚合物专利申请数量共计2178件。其中,2018-2023年分别为239件、252件、268件、214件、270件、277件。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主要企业来看,目前,我国主要含氟聚合物生产企业包括东岳集团、巨化股份、三爱富、中昊晨光、永和股份、大金氟化工、鲁西化工、中化蓝天等,这些企业在含氟聚合物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含氟聚合物主要生产企业相关介绍
| 企业简称 | 相关介绍 |
| 东岳集团 | 主要从事新型环保冷媒、含氟高分子材料、有机硅材料、含氟功能膜材料等的研发和生产,掌握了大里全球领先的技术,产品广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氟硅膜氢产业链下共有12个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产品有5大类16个系列1170个品种。 |
| 巨化股份 | 建有100多套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置,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安全环保技术及其配套设施、生产运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品涵盖功能性材料、特种聚合物、新型制冷剂、特殊化学品等。 |
| 三爱富 | 曾用名三爱富,上海华谊集团旗下一家专业从事氟聚合物(聚四氟乙烯PTPE、聚偏氟乙烯PVDF、氟橡胶FKM等)、氟精细化学品、氟制冷剂等各类含氟化学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高科技企业。 |
| 中昊晨光 | 主要从事有机氟、有机硅、环氧树脂、新型工程材料、特种树脂及各种粘结剂、医用高分子药品与材料、塑料成型加工、专用塑料机械、化工设备与防腐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 |
| 永和股份 | 一家涵盖氟化工原料开采、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全产业链企业。主营业务包括混合制冷剂系列产品生产及危险化学品经营。 |
| 大金氟化工 | 主要从事氟化工产品的生产加工术服务。聚焦于“氟”的多样性特点将以“萤石“、“所”、“R22”为主原料,通过聚合生成氟碳化合物,最终生产出树脂、橡胶、化成品等聚合物。 |
| 鲁西化工 | |产业涉及化工、化肥、装备制造安装及化工研究设计,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煤、盐、氟、硅和石化”相互关联的产品链条,走出了一条“—体化、集约化、园区化”的科学健康发展之路。 |
| 中化蓝天 | 主营业务涵盖氟化工、医药流通及工程设计领域,拥有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氟化工领域,公司已形成集资源开发、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品覆盖ODS替代品、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其中10余个品种在国内、国际市场份额第一。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含氟聚合物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